您的位置 首页 > 萌宠星球

【乌龟的资料】这才是国风|龟的形象演化

乌龟获得了被称为龙、凤凰、长颈鹿和灵物的资格

前几年我去上海宝山调查,我和一个干部模样的人谈论了“生命在于运动”的话题,没想到这位老老师会和我争论。他说:“不,生命是不动的。”说。

他特地例举了乌龟不动而长寿的理由作为论据。我觉得很有意思,乌龟是不是“不动”而长寿呢,显然不是。我不想与这位仁兄抬杠,但由此也使我很受启发,启发我进一步了解龟的形象和在中国民俗中的形象问题,倒是蛮有趣的一个话题。

在中国风中,古人有四灵之说,说起龟,人们对其并不陌生,它是一种爬行动物,大多生活在江河沼泽,有着旺盛的生命力。其形状大体可描述为:身体长因而扁,背部隆起,腹背有坚硬的甲壳,四肢短小,趾有膜,头、尾及四肢可以缩进甲完里面,人们常见的有乌龟。龟其貌不扬,但是“四灵”之首,从人们的视觉形象中,龟显然不能同龙、凤、麒麟相比,但它是“四灵”中唯一能在现实生活里经常看见的动物,而且龟的耐久力,龟的寿数绵长的禀赋,则为人们直接的感觉经验所证明,于是便有“龟一千年生毛,寿五千岁谓之神龟,寿万年曰灵龟”等种种说法。在中国,龟获得了与龙、凤、麒麟并称灵物的资格,并且成为“四灵之首”。

龟在人们心目中的神灵性相当丰富,包括卜凶吉、兆寿瑞、扬武威、镇邪恶、赐富贵等多方面功能,但是龟也时常扮演让人憎恶的角色,如兴风作浪、危害樯橹,且能作祟,使人惑于妖魅而患病,甚至不治身亡等等。所以,同样是灵物崇拜,龟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终究不比凤凰和麒麟来得抚媚瑞丽,亦无从与龙的英武伟岸相提并论较。古人在向龟表示敬畏和礼拜时,希图免祸的心理因素或许更多于祈求赐福。正因为如此,中国人的民间俗信中的灵龟崇拜礼数,反倒不及相关禁忌之多,否则的话,为什么人们要不时买龟放生,大约是向龟示好的手段吧?!

在我国古代相当长的历史时期,龟在我国先民的心目中,被认为是一种颇有灵性能传递“天意”、“神意”,凌驾于圣王天子之上的宝物,倍受先民们的崇拜。考古资料表明,距今七千年前的浙江河姆渡遗址出土的大量动物遗骸中。便有乌龟、中华鳖等。原始社会后期.先民在长期的渔猎活动中积累了驯育动物的经验。在此基础上,家畜饲养业也有了发展。与马、羊、牛、猪、鸡、狗一样,龟包被纳入饲养之列。

北京紫禁城里的龟形象

龙头龟,被民间作为各种镇宅之物

图为西安的石碑龟座老照片,美国记者哈里森·福尔曼1932年和1937年之间摄影

《礼记》上说:“麟凤龟龙,谓之四灵。”麟、凤、龙、纯属人为虚构的灵物符号,只有龟的形象是实有的。早在新石器时代,古人已将龟视为护身之宝。殷商时期,人们将占卦的内容刻于龟板上,从而留下“甲骨文”。龟能跻身于神物之列确实不凡。龟作为地球的古老居民,生存已有二十几亿年。它行动迟缓,适应能力却很强,寿命也长,是长寿的象征。庄子《秋水篇》云:“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话虽夸张,倒也符合龟的身份。另外,“龟”与“贵”谐音,又是富贵的象征。古代殷商,人们起用龟甲作为“占卜”的用具,神圣无比。周代专设“龟人”的官职,由其“掌六龟,若有祭祀,则奉龟以往(《周礼》)。在汉代,丞相、列侯、将军所用的金印,印钮一律作龟形;俸禄2000石以上的大官,所用银印,印钮也是如此。在官饰上,唐代的职官习佩鱼袋。武则天上台后,改为龟袋,女皇帝崇拜灵龟,显而易见。陆游到了晚年,自号“龟堂”,并用龟壳做了一顶帽子戴在头上,以示尊贵。

《庄子•秋水》记载了这样一则故事:楚威王欲用庄周为相,并因此四处寻找庄子。当时“庄子钓于濮水,楚王使大夫二往先焉,曰:‘愿以境内累矣!’庄子持竿不顾,曰:‘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王以巾笥而藏之庙堂之上。此龟者,宁其死而留骨为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乎?’二大大曰:‘宁生而曳尾涂中。’庄子曰:‘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龟在这里既象征世俗权力和功名业绩,又是“大年”,即长寿者。龟之象征长寿,本由龟的自然属性所定。《庄子•追逐游》说:“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具灵即龟,可见龟是长寿之物。三国时期的曹操曹操在其《步出夏门行》组诗之四中写道:“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语气中流露出对人生短促的慨叹,其中即提到了龟的长寿。

相传龙生九子之长,貌似龟,有齿,力大,好负重。其背亦负以重物,在石碑下的石龟为其形象,也称赑屃(拼音

相传龙生九子之长,貌似龟,有齿,力大,好负重。其背亦负以重物,在石碑下的石龟为其形象,也称赑屃(拼音

大凡重要的御碑或石刻都有这种龟驮碑

古人认为龟是负驮河图的。河图洛书一出就为太平盛世,人生也有着远大前途。因此孔子说:“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夫子以不衰之心、不竭之志却未能得遇贤达之主、清明之世,因而发出了似自嘲实怨天尤人的慨叹。随着时间的推移,龟从神的信使一转而为神本身,随后统治者又把象征世俗权力和功业的石碑,放在它的身上,并称之为赑屃(bì xì)。从而成为世俗君王泅水泛渡之舟,有它托驮,何愁江山不能永固?世俗君王及其权贵们用隐恶扬善之法,将自己的功德业绩刻在石碑上,企图让赑屃托举给后人,从而实现千秋万代、永垂不朽。

随着竹简的发明,龟作为文字负载者的使命宣告完成。它虽然卸去了身上所负的传播文化的历史重任,卜的意义也渐渐消失,但作为世俗权力象征物的意义并未结束,同时又增加了吉祥福寿的意义,并因此而逐渐进入世俗生活。至于元明时期,凡娼家男子,无论亲属役侍,一概得裹绿巾,恰与龟头的颜色相合,于是讳龟风气渐起,“乌龟”、“王八”成了詈词,与此同时,渐有以“仙鹤”取代龟而成为兆寿灵物的趋向,龟真是蒙冤不少,这是另外一个话题了。

发一组民间龟形象的老照片,与各位分享。

江西南昌市民俗博物馆收藏的三龟图(玉石雕刻)

1880年福建厦门鼓浪屿寺庙亭廊里的石龟碑刻

山东崂山巨峰上的神龟背石雕

2018年12月4日于沪上五角场凝风轩

关于作者: luda

无忧经验小编鲁达,内容侵删请Email至wohenlihai#qq.com(#改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