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涕虫(蛞蝓)
常见的蛞蝓就像没有壳的蜗牛。
成虫体伸直时体长30~60毫米,体宽4~6毫米;内壳长4毫米,宽2.3毫米。长梭型,柔软、光滑而无外壳,体表暗黑色、暗灰色、黄白色或灰红色。触角2对,暗黑色,下边一对短,约1毫米,称前触角,有感觉作用;上边一对长约4毫米,称后触角,端部具眼。口腔内有角质齿舌。体背前端具外套膜,为体长的1/3,边缘卷起,其内有退化的贝壳(即盾板),上有明显的同心圆线,即生长线。同心圆线中心在外套膜后端偏右。呼吸孔在体右侧前方,其上有细小的色线环绕。崎钝。粘液无色。在右触角后方约2毫米处为生殖孔。卵椭圆形,韧而富有弹性,直径2~2.5毫米。白色透明可见卵核,近孵化时色变深。幼虫初孵幼虫体长2~2.5毫米,淡褐色,体形同成体。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卡普
粉红色蛞蝓
塔尔山脉发现一种奇特的大型粉红蛞蝓,体长可达到20厘米,主要以苔藓为食。粉红色蛞蝓体长可达到20厘米,当地居 民报导称曾看到过一种奇特的粉红色蛞蝓,尤其是在大雨之后,直到2013年,生物分类学家才正式该物种归入红三角蛞蝓,将它命名为“Triboniophorus graeffi”。
科学家认为粉红色蛞蝓的历史可追溯至冈瓦那大陆,1.8亿年前两个大陆板块形成泛古陆的一部分,这两个大陆形成了现今澳大利亚。蛞蝓新物种生活在100平方公里的一个独特山顶地区,它的近亲物种发现于新西兰和南非地区。这种蛞蝓平时白天将身体掩埋在发霉树叶之下,有时夜晚会数百只爬出来吞食树上的霉菌和苔藓。它们长着与众不同的鲜艳粉红体色。
2大蚊
大蚊(crane fly),双翅目(Diptera)大蚊科(Tipulidae)昆虫。体细长似蚊,足长。有的很小,长的可达3公分吋)。飞行慢,常见於水边或植物丛中,不叮咬人或牲畜。牧场大蚊(Tipula simplex)卵小而黑,产在阴湿处。孵出的幼虫细长,皮坚韧而褐色。幼虫通常食腐败植物;有些种类的幼虫肉食性;有的危害谷类和牧草的根。一冬都进食,到春天进入休眠。成虫食性尚不清楚。
大蚊的幼期一般生活在潮湿的泥土中,通常取食土壤中的腐烂物质,有些种类也危害植物的根,成为水稻的一害。因此,在稻丛中常见到大蚊的成虫用前足抓住叶片,后面的两对足伸得直直的垂吊着,摇摇晃晃的身体象是在荡秋千。如果不去触动它,又好像一具干枯的虫尸,原来它是以装死迷惑敌人。部分种类的雌性大蚊在遇险时会从后部产卵器后向远处射出卵以求自保,距离甚远,最远可达20厘米。
大蚊属双翅目,大蚊科(Tipulidae),不咬人的。与吸血传病的蚊虫,只能
算是远房亲戚。
3洋辣子
褐边绿刺蛾,属鳞翅目刺蛾科。别名绿刺蛾、青刺蛾、黄缘绿刺蛾、四点刺蛾、曲纹绿刺蛾等,俗称痒辣子。分布地域广泛,几乎遍及全国。
成虫体长15至16毫米,翅展36至40毫米,体绿色;复眼黑褐色。头胸背绿色,胸背中央有1条棕色纵线,腹部灰黄色。下唇须棕色。前翅绿色,基部有1暗褐色大斑,外缘为灰黄色宽带,带上散有暗褐色小点和细横线,带内缘内侧有暗褐色波状细线。翅背面灰绿色。前翅的前缘与外缘及后翅前缘呈暗褐色,前后翅缘毛浅棕色。触角褐色,雌虫触角丝状;雄虫触角近基部十几节为单栉齿状。卵扁椭圆形,淡黄绿色,长径1.3至 1.5毫米,短径0.8至0.9毫米。老熟幼虫体长25至28毫米,宽7至8.5毫米,略呈长方形,初黄色,后稍大为黄绿至绿色。头小,黄褐色,缩于前胸下。前胸盾上有1对黑斑,背中线黄绿至浅蓝色,亚背线部位有10对刺突,气门下方有8对刺突,刺突黄绿色,生有毒毛,毒毛顶端近棕褐色,气门上线及气门线呈蓝、黄色相间的纵带。胸足浅黄绿色,无腹足,每腹节的中部有1个扁圆形的吸盘,腹部共有7个吸盘。腹末有4个毛瘤丛生蓝黑刺毛,呈球状。其毒毛有刺,伤人痛痒难忍,所以俗称痒辣子。蛹卵圆形,长15至17毫米,宽7至9毫米。初为乳白色至淡黄色,后渐变为黄褐色。茧椭圆形坚硬,长14.5至16.5毫米,宽7.5至9.5毫米,颜色多与寄主树皮色,一般从灰褐色至暗褐色
成虫体长15至16毫米,翅展36至40毫米,体绿色;复眼黑褐色;卵扁椭圆形,淡黄绿色,老熟幼虫略呈长方形,初黄色,后稍大为黄绿至绿色;蛹卵圆形,初为乳白色至淡黄色,后渐变为黄褐色;茧椭圆形坚硬,颜色多与寄主树皮色,一般从灰褐色至暗褐色。
褐边绿刺蛾寄主广泛,食性复杂。在笔者所在的河北省任丘地区主要危害白蜡、刺槐、山碴、杨、柳、榆、桑、悬铃木、紫荆、梧桐、苹果、海棠、梨、桃、杏、枣、柿等多种园林植物。
低龄幼虫取食下表皮和叶肉,留下上表皮,致叶片呈不规则黄色斑块,被害叶成网状;幼虫长大后把叶食成缺刻,严重时将叶片吃光,致使秋季二次发芽,影响树木生长和发育。[1]
褐边绿刺蛾(Parasa consocira)是常见园林食叶害虫。近年来,伴随经济林果和城市绿化发展格局的改变,褐边绿刺蛾种群猖撅趋势逐渐加重。调查发现,在上海管理粗放的局部林区,该虫短期内即可将杨树等寄主树种整株叶片取食殆尽,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和景观效益。[2]
褐边绿刺蛾在浙江1a可发生2代,其寄主十分广泛,常取食植物的叶、嫩枝、嫩梢等部位,形成孔洞、缺刻或咬断枝梢,减少光合作用,增加水分蒸腾,严重时可使枝条或整株枯死。另外,褐边绿刺蛾幼虫虫体有毒毛,人体接触后会引起皮肤肿痒,对小区居民和景区游客的身体健康存在较大威肋。
4鞭蝎
有鞭蝎(学名:Thelyphonida)或简称鞭蝎,蛛形纲之无脊椎动物,鞭蝎目的统称。该蝎约有七十余种,身长约5厘米以下,最长可达8厘米。最主要活动的约在日本,印度,以及新几内亚。另外,美国南部以及墨西哥一带亦有体积庞大,可达80毫米的有鞭蝎。
鞭蝎在外形上与蝎非常类似。但是鞭蝎腹部末端有一细长的尾鞭(flagellum),因此鞭蝎目又名尾鞭目。
鞭蝎腹部下面无梳状构造(pectines),末端也无毒刺,其触肢各节特别粗壮,具强棘,为主要的捕食工具。第一对步足细长,特化为一个探索的工具。当其受到干扰时,尾鞭的基部会喷出含有浓烈醋酸味道的液体。头胸部背甲可分为前,中,后三块,无眼。螯肢三节向前伸出,脚须无 分化,用作步足。而第一步足用作触觉,其余三对为步足。
补充说明:鞭蝎≠鞭蛛。鞭蝎有尾巴,鞭蛛没有尾巴,而且鞭蛛的前螯细长,鞭蝎的前螯粗壮且弯曲。
在中国已经发现的有6个品种和1个亚种。主要分布在河南南阳,湖北黄冈、广西融安等地。鞭蝎在河南南阳俗话称为“醋牛公”,当它受到攻击时,发出一种液体,具有强烈酸味。液体主要成份为含84%的醋酸和5%的辛酸,但是对人体伤害不大,如果被喷到请用水冲洗。
5白额高脚蛛
白额高脚蛛,Heteropoda venatoria,俗称高脚蜘蛛、大蜘蛛、马龙骑、旯犽、拉牙、喇牙、(或作虫拿虫额)、地虎。是高脚蛛科高脚蛛属的大型的室内蜘蛛,是家居蟑螂的主要天敌。
白额高脚蛛喜欢潜入人家、农舍,是室内最大型的蜘蛛,不结网,平常白天喜欢躲在屋顶、橱柜缝隙等处,夜间出来觅食,捕捉蟑螂或飞行的昆虫。 体长约20mm~30mm,全长(包括脚)约100mm~130mm,张开脚时约有CD的大小。全身密生黄灰色毛,其额区有一条白色横带,此为白额高脚蛛名称的由来。雄蛛背甲有一个很大的黑色V字形斑纹(强LED光照射下会有些偏红),雌蛛则没有这个斑纹,且体色较深,体型也较大。白额高脚蛛是夜行性动物,喜欢出没于稍微阴暗的地方。
6盲蛛
其体长一般少于5毫米, 但足距可达10厘米以上。大部分盲蛛目动物的步脚细长;头胸部和腹部间无明显的分隔;不吐丝。食性:可分为植食性与肉食性两种。植食性种类步脚细节,上颌及触须无明显特化;肉食性则步脚粗短,上颌及触须特化成钳状之捕食构造。
一般体长 (足除外)5~10毫米。头胸部 (前体)与腹部 (后体)连接处宽阔 ,整体呈椭圆形 。背甲中部有一隆丘,其两侧各有一眼。背甲前侧缘有一对臭腺的开孔。可以屈折。腹部分节。头胸部和腹部之间无腹柄,步足多细长,腹部有分节的背板和腹板。气管呼吸。
7马陆
马陆(millipede)也叫千足虫、千脚虫、秤杆虫。马陆属于节肢动物门,多足亚门,倍足纲,体节组成。长约20~35毫米,暗褐色,背面两侧和步肢赤黄色。马陆能喷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热带雨林中的马达加斯加猩红马陆喷出的液体能使人双目片刻失明。
马陆在世界上约10000种。世界上最大的千足虫是非洲巨人马陆,可达38厘米长,身围直径有4厘米。身体黝黑光亮,被触碰后,它的身体会扭转成螺旋形。
特征为体节两两愈合(双体节),除头节无足,头节後的3个体节每节有足一对外,其他体节每节有足2对,足的总数可多至200对。一般雌虫可以长750只脚,是世界上脚最多的生物[2]
。除头4节外,每对双体节含2对内部器官:2对神经节及2对心动脉。头节含触角、单眼及大、小腭各一对。体节数各异,从11节至100多节,体长2~280毫米。除一个目外,所有马陆有钙质背板。自卫时马陆并不咬噬,多将身体蜷曲,头卷在里面,外骨骼在外侧。许多种可具侧腺,用分泌一种刺激性的毒液或毒气以防御敌害。
马陆属于无脊椎动物,倍足纲,暗褐色,背面两侧和步肢赤黄色。头部有触角1对,大颚1对,小颚1对。眼为聚眼。躯干近20节,第1节与头部愈合,第2~4节各有1对步足和1对气孔,自第5节开始,各有2对步足和2对气孔。一般在第5、7、9、10、12、13、15~19节两侧各有臭腺孔1对。从发生看,成倍的步足和气孔,是由于2个体节愈合的结果。昼伏夜出,多栖息潮湿耕地、或枯枝落叶堆、瓦砾、石堆下,行动缓慢,常成群游行。生殖孔1对,在第2对足基部。植食性,多食腐殖质,有时也损害农作物。当受惊动时,身体常卷曲成盘状。
倍足纲包括常见于许多花园的种类,如土马陆(Julus terrestris,有时作Iulus terrestris)其体长为25毫米,原产於欧洲,已引进北美;体光滑的种俗称切根虫(wireworm)。有的马陆无眼,颜色鲜明,如温室马陆(Oxidus gracilis)。最醒目的常见种之一为美国东南森林中的美洲山蛩(Narceus americanus),长10厘米,有黑、红两色。
8蚰蜒
蚰蜒[scutiger],拼音(yóu yán)∶蚰蜒是百足虫的一种类型,节肢动物,像蜈蚣而略小,体色黄褐,有细长的脚十五对,生活在阴湿地方,捕食小虫,有益农事。
与蜈蚣是近亲,黄褐色比普通的蜈蚣小,触角和脚部很细很长,毒颚很大,栖息房屋内外阴湿处。如:蚰蜒路(喻弯弯曲曲的路);蚰蜒壕(迂回曲折的壕沟);蚰蜒堑(即蚰蜒壕)。
蚰蜒体短而微扁,棕黄色。体长1.5至21厘米。全身分十五节,每节有组长的足一对,最后一对足特长。足易脱落。气门在背中央。触角长。毒颚很大。栖息房屋内外阴湿处,捕食小昆虫。我国常见的为花蚰蜒,或称大蚰蜒。
生活习性
蚰蜒行动迅速,气管集中,几千个单眼聚集在一起构成伪复眼,甚至在庭院和住室中也往往出现。唇足类中的蜈蚣只有4对单眼,虽然视力很差,但行动却很迅速,不论爬行、捕食或是寻找栖息的处所,主要依靠1对触角。
蚰蜒白天在腐叶、朽木中体休息到了晚上才出来觅食,行动迅速,以昆虫及蜘蛛为主食。
蚰蜒,属于代谢较低、生长缓慢、繁殖能力差而寿命很长的物种。种类颇多,我国常见的大蚰蜒或称花蚰蜒,分布在南方各省。蚰蜒多在夏秋季节活动,爬行速度较快,常栖居房屋内外阴暗潮湿处,爬行于墙壁、蚊帐、家具、床下,以捕捉小昆虫为食。
9负子蝽
田鳖,半翅目,负子蝽科,又名田付(负)蝽,也就是大田鳖。是一类水生昆虫它和负子蝽、蝎蝽等及其容易混淆,大田鳖不负子,直接将卵产至水草的茎上,负子蝽为2厘米左右,大田鳖最大可长到12厘米,国内常见的个体为7至9厘米,较小的个体只有5厘米左右,它是中国广泛分布的昆虫。它头部小,身体扁阔,生活在水中,呼吸管在腹部的末端.以水中的小鱼小虫为食.性凶猛。当负子蝽或田鳖咬到猎物时,它们会快速向猎物体内注射一种可以溶解组织的酶,然后吸食液化后的组织。
田鳖虽然属负子蝽科,因雄性个体不负子而被称为负子蝽科的另类,也称大田鳖或田付(负)蝽,身体扁阔,椭圆形,通常灰褐色或黑色,喙短而强,腿粗壮,前足强壮,体长约为6-9cm。
此虫头较小,三角形。触角短,4节;喙5节;复眼突出,无单眼;前胸大。前翅革质,发达且较为坚韧,前足粗大且强壮,呈镰刀状,通常为横向摆放,同时也是与国产负子蝽的区别之一。后翅膜质,色淡黄。跗节短,有一钩爪。中后肢胫节及跗节具长毛,足端有2个长爪。田鳖的尾巴尖端,有较长而细的吸管,用以露出水面时进行呼吸。卵比较大,初孵幼虫可做鱼养殖饲料。
10蜱虫
蜱(音pí)虫属于寄螨目、蜱总科。成虫在躯体背面有壳质化较强的盾板,通称为硬蜱,属硬蜱科;无盾板者,通称为软蜱,属软蜱科。全世界已发现的约800余种,计硬蜱科约700多种,软蜱科约150种,纳蜱科1种。我国已记录的硬蜱科约100种,软蜱科10种。蜱是许多种脊椎动物体表的暂时性寄生虫,是一些人兽共患病的传播媒介和贮存宿主。2010年夏天,河南省商城县,有多人被做蜱虫咬伤,不治身亡,引起村民恐慌。当地2009年已出现死亡病例,但2010年尤其多,成为蜱虫“重灾区”。[1]
截至2011年6月份,中国已有河南省、湖北省、山东省、安徽省、江苏省等省报告“蜱虫病”病例280多人,死亡10余人。
蜱(pí)也叫壁虱,鳖吃,俗称狗鳖、草别子、牛虱、草蜱虫、狗豆子、牛鳖子。在四川方言中有叫逼煞(读音shà)等。蛰伏在浅山丘陵的草丛、植物上,或寄宿于牲畜等动物皮毛间。不吸血时,小的才干瘪绿豆般大小,也有极细如米粒的;吸饱血液后,有饱满的黄豆大小,大的可达指甲盖大。蜱叮咬的无形体病属于传染病,人对此病普遍易感,与危重患者有密切接触、直接接触病人血液等体液的医务人员或其陪护者,如不注意防护,也可能感染。
该寄生虫极其喜欢皮毛丛密的动物,尤其喜欢黄牛,经常可以在黄牛的脖子下方、四腿内侧发现其身影,多时会聚集成群,并且非常不容易剔除。在四川、云南、贵州等地农村极为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