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汽车百科

奥迪托雷披风哪个好,奥迪托雷披风有什么用

海洋和陆地交汇的地方总是有繁忙的港口。

出海的渔船满载而归,远航的风帆呼呼作响。当月光层层涌入港口,群船也收敛了驿动的情怀,像是一幅幅轻描的油彩画。

执笔舒韵律,婉约颂诗音。港湾的本色在柔光中盛放,与水天相映。静夜缓袭,清风入港,枕一方素纸华章。渐渐褪色的油彩里,流淌着数不清的故事,让现实中的我们得以在《名画,略知略知》中再次感受那些风浪中裹夹的经年过往。

Claude Joseph Vernet

克洛德·约瑟夫·韦尔内(Claude Joseph Vernet,1714-1789)是18世纪法国杰出的风景画家,他对港埠有种特殊的感情,时常以广阔的视野描绘着或平静或狂暴的海边风景。韦尔内年轻时居住在意大利,直到39岁才回到法国,其作品大多被巴黎卢浮宫、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伦敦国家美术馆收藏。

1772年,韦尔内接受杜立巴夫人的委托创作了这幅名为《A Sea Port by Moonlight》的作品,其本意是为路易十四的城堡设计一个可以供休憩与观景的港湾(杜立巴夫人是韦尔内最大的艺术赞助人之一)。画中的岩石海岸上有渔民抽着烟斗休息,一旁临时搭建的炉火上正熬煮着可口的晚餐,妇女们似乎在欢快地分享着什么,前景中勤劳的人们正趁着幽微的夜色继续捕鱼。

朦胧的视线中,船是琴、桅是弦,从桅顶上挂下的细绳在风中轻扬,像是琴弦上散乱的马鬃。

韦尔内以海边劳作为蓝本,描绘了平静而悠闲的海港生活。在这幅名为《Calm at a Mediterranean Port》的画作中,渔民们在石墩上清点着当天丰盛的战利品,旁边三个穿着体面的商人在低声交谈着,他们所谈论的话题似乎与停泊在海湾中的大船有关。与此同时,一名男子坐在阶梯上,烟斗发出鲜红的光芒,应和着天边的云霞。朦胧的落日平静而温暖地挥洒着最后的余光,人们也期待着新一天的美好生活。

韦尔内笔下的港湾,不仅是娴静安详的,也可以是狂暴危险的。海浪卷着牛毛般的雨丝冲向大地,在喧嚣的港湾中,狂风焦躁地侵袭着薄衫下的身躯。

《A Storm on a Mediterranean Coast》是韦尔内最为著名的作品之一。愤怒的海面上黑云密布,波涛猛烈地拍打着海岸线,在岩石上留下一层层白色的泡沫。一艘失事的帆船和几名惊恐的幸存者吸引着观者的视线,画作的中心位置耸立着一座孤独的灯塔,目睹着这场突然爆发的灾难。

韦尔内用绿色、黑色和棕色表现着汹涌的浪涛,在暗色调的衬托下,幸存者身上鲜亮的衣着显得格外醒目,而远处晴朗的天空则给这些幸存者们投下了希望的光芒,一时间,风声、雨声、呼喊声,甚至一丝海风的寒意,全部由画作传递而出。

Joseph Mallord William Turner

揭开四季的门扉,羡慕一种淡雅意境。浅黄色的微光,朦胧中带着些许晕眩。画家笔下的光线从不矫揉造作,那夕阳的余晖近在咫尺,仿佛伸手就能触到丝丝明弦。

约瑟夫·马洛德·威廉·特纳 (Joseph Mallord William Turner,1775–1851)是英国著名画家,也是19世纪上半叶学院派画家的代表。他以描绘光与空气间的微妙关系而闻名。1789年,特纳考入英国皇家艺术研究院,后于1799年成为了该研究院的会员。

特纳善于用光,笔下的景色常常沐浴在明亮的光晕之中。他对于光线的表达不同于伦勃朗的逐渐减弱并融于阴影中,而是以逐步强化的方式描绘,使画面变成一整片明亮的视野。

这幅名为《Dido Building Carthage》的画作,其灵感源于古罗马诗人维吉尔(Publius Vergilius Maro)的史诗《埃涅阿斯纪》。故事中特洛伊城被希腊人攻破,特洛伊王子埃涅阿斯和他的追随者们一起漂泊了数年,最后定居意大利。但在旅途中,埃涅阿斯遭遇海难漂泊至迦太基。迦太基的王后迪多(Dido)对他一见钟情,待他离开之后,王后绝望地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画作中的迪多身穿蓝色长裙、头戴皇冠,正在检查死去的丈夫西凯厄斯(Sychaeus)墓地的修葺进度,而她身旁那个穿着斗篷、戴着头盔的男人很可能就是埃涅阿斯。该作品现藏于伦敦国家美术馆。

Johannes Vermeer

约翰内斯·维米尔 (Johannes Vermeer,1632-1675)是荷兰最伟大的画家之一,但这样一位画家却被人们遗忘了长达两个世纪之久,直到1850年才被法国艺术史学家泰奥菲勒·托雷 (Théophile Thoré) “打捞”出来。

维米尔的作品大多以风俗画为主,基本取材于市井平民的日常生活,画面温馨舒适,给人以舒缓的感受,充分表现了平民阶层对洁净环境和惬意生活的喜爱与向往。维米尔擅于在他的作品中营造一种宁静的氛围,这种氛围能让观者暂时忘却忙碌的生活、快速移动的图像和喧闹的声音。他邀请观者进入他的世界,却从没有向世人表明他是如何做到的。

维米尔的《View of Delft》是一幅前所未有的风景画。画中棉团一般的积云慢慢地在天空中浮动,若隐若现的阳光抚摸着水面、陆岸及疏疏密密的古老建筑。画中的光影不仅唤起了人们对浩瀚天空的关注,也将人们的目光吸引到暖阳下的城市中心。幽暗的树木和亮黄的屋顶交错在一起,给人以转瞬即逝的幻象……

Anders Zorn

宁静的港湾被青烟似的晨雾笼罩着,远远望去,显得模糊又安逸。有时,远处的港湾讲述的不只是声势浩大的故事,也有平凡的日常生活。

安德斯·佐恩(Anders Zorn,1860-1920)是瑞典杰出的画家、铜版蚀刻画大师、雕塑家。1875年,他考入斯德哥尔摩皇家美术学院,毕业后到英国、德国、西班牙、意大利、法国、美国等地旅行作画,在巴黎和伦敦逗留期间受到印象主义绘画的启发,开始研究光与色的关系。他的水彩画笔法轻快、色彩清朗,常以阔达奔放的笔触塑造形体。

佐恩的《Fishmarket in St Ives》画于1888年。当时他与妻子在英国的海边小城圣艾夫斯度假,意外地拍摄到一幅鱼市美景,后以水彩的形式绘制出来。佐恩巧妙地避开了美丽的海滩景色,反而以鱼市上整齐排列的大鱼为背景,巨大的海鱼鼓着眼睛,嘴巴大张,努力地呼吸着最后的空气。渔夫的妻子头戴草帽,手中拎着新鲜的海鱼,裸露在外的胳膊上布满了污渍,那是生活烙印下的幸福印记。

Hermann Corrodi

赫尔曼·科洛迪 (Hermann Corrodi,1844-1905)是意大利著名的东方主义画家。1866年,他进入罗马美术学院学习,后游历欧洲、北非、中东等地。1873年,他获得了维也纳万国博览会的金牌奖章。1893年,他被圣路加学院授予爵士功勋学者称号。

在这幅名为《Galata Bridge》的画作中,雄伟的清真寺占据了远处的地平线,加拉塔大桥上商人和购物者繁忙的脚步为这座喧嚣的城市注入了更加生动的活力。加拉塔大桥横跨金角湾,金角湾是博斯普鲁斯海峡的河口,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港口。传说中,拜占庭人曾将很多贵重物品扔进金角湾,致使河水闪闪发光。

Johann Christian Dahl

白日的港湾繁忙而嘈杂,港中帆樯林立,舳舻相接。而每当夜幕降临,港中的一切动作渐次停歇下来,慢慢衰弱的波浪,好似也有些懒倦了。就这样,港湾蜕去了热闹,迎来了属于夜晚的恬静。

约翰·克里斯蒂安·达尔 (Johann Christian Dahl,1788-1857)是浪漫主义画家,也是挪威本民族绘画风格最重要的开拓者之一。1811年,达尔在哥本哈根艺术学院进修时,结识了德国浪漫主义画家卡斯帕·大卫·弗里德里希(Caspar David Friedrich),受其影响,早期的作品大多以幽静的自然和崇高的宗教题材为主。

当月色洒向粼粼的海面,静夜的时空便轻轻地载入画卷。《Larvik by Moonlight》是达尔的代表作之一,画作以极其细腻的创作手法、柔和温润的色调,描绘了拉尔维克海滩沐浴在月色之下的瑰丽光景。

Anna Gardell Ericson

同样的月光之下,海水中的一抹帆影幽幽地摆动着,晃出如绸的质感,也晃出了夜曲的节奏。

安娜·加迪·埃里克森(Anna Gardell Ericson,1853-1939)是瑞典水彩画家,以绘制瑞典海岸而闻名。16岁时,她前往瑞士学习,后考入瑞典皇家美术学院。1876年,她获得了百年博览会的铜牌。

安娜的《Marstrand in the moonlight》以瑞典西海岸的马斯特兰德为模板,描绘了月光下的宁静港湾。柔和的暖光映照出静夜中沉睡的海港,若隐若现的白色满月,赋予了画面童话般的意境。

Oscar Törnå

奥斯卡·托尔纳(Oscar Törnå,1842-1894)是瑞典风景画家、插画家和平面设计师。1866年,他进入瑞典皇家美术学院学习。他的作品被多次拍卖,自2010年以来,其作品的最高拍卖记录是14792美元。

托尔纳是港湾和月光效应的研究者,他巧妙地利用不断变化的暗夜微光展现着夜间港湾的独特魅力。在这幅名为《Coastal Landscape in Moonlight》的作品中,明月当空,两个妇人在码头上交谈,似乎等待着远处的帆船。平静的水面闪映着强烈的银光,属于港湾的一切都归于寂静,只有月光仍在倾诉着它的心声,夜复一夜。

港湾,是归航的终点,也是启航的家园。长浪漂摇,世事纷繁,港湾目送着人与船的熙攘,始终张开她温柔的臂膀,标识着牵挂的方向。有声岁月,弥散于无声的水光之间,而你听到的,是谁的呼唤?

我们下期再会!

眼缘艺志 第744篇献给生活的艺术礼物。

文字撰写:眼缘艺志

如需转载请先获得授权,转载后请标明出处

关于作者: luda

无忧经验小编鲁达,内容侵删请Email至wohenlihai#qq.com(#改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