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元素周期率
元素周期表历史:八音律-三元素法-门捷列夫周期表
门捷列夫:1。主要:原子量增加
辅助:物理化学性质
现代元素周期率
1.质子数依次增加
2.根据电子层的数量换行
3.质子数=原子负载数=原子序数=电子数
4.电子层数=周期数
二。周期表结构
1.从上到下:7个周期1个周期.第七周期
2.前三个周期称为短周期元素(2、8、8),剩下的是长周期元素(18、18、32、32、)
3.从左到右:18列:主族:IA族到VIIA族
腐败米莉:IB族~VIIB族
VIII族:第3列
0族元素:1列
子族和VIII族统称为转换因子,主族数=最外层电子数
4.价格电子分类:1 .NS1至NS2: s区
2.ns2np1到ns2np6: p区
3.NS2 (n-1) D1至NS2 (n-1) D10 ((n-1) d1ns2至(n-1) d10ns2): d区
4.(n-2)fns2到(n-2)f14ns2 f区
(n-2) f14 (n-1) d1ns2到(n-2) f14 (n-1) d10ns2d区域
不考虑洪特规则,也没有ds区。
5.周期表位置估计
1.上/下:同族元素原子序数差异
2。左右:将同一周期的其他元素与IIA,IIIA主族进行比较
3。在原子序数上推位置
20: 4周期IIA主族
30: 4周期IIB父系
108: 7周期VIII系列
结合图形推测:元素1-20
5.周期表的详细信息:
5.1金属和非金属
过渡元素都是金属元素
5.2元素数量最多
第3列/IIIB族
5.3元素对应的化合物最多
第14列/第IV周族
5.4状态(常温常压下的元素)
固态:金属:金属旁边
非金属:石头旁边
液体:金属:汞
非金属:溴
气体:气体
5.6实际用途
杀虫剂:非金属S P Cl
金属转变:合金,催化剂
边界:Si半导体
三。元素周期率
位置推测结构,结构决定化学性质
原子半径r得失电子能力——宏观特性
1.原子半径比较
1.1化学键半径(非零系列元素)h原子
H气体分子:
0族元素原子:单原子分子
分子间作用力标准:非零原子不与零族原子比较半径
比较标准:
与主族元素R比较:从上到下电子层数增加(主要因素),半径增加。
相同周期R比较:相同周期从左到右,电荷增加(二次因素),重力增加,半径减少。
离子和离子r比较:负离子和阳离子:电子分布和稀有气体原子
电子阵列是一样的:电荷增加、重力增加、半径减少
其他电子阵列:电子层数增加,半径增加。
离子和原子的比较:电子损耗、电子层数因素
获得电子,电子间排斥力增大(最后一个因素),半径减小
r判断标准概要(主族元素、转换元素例外)
电子层数量增加,R增加周。
核电站负荷增加,半径减少
最外层电子的数量增加,半径增加最多。
2.得失电子能力比较(不包括壮族因素、短周期为主、英族)
3。得失电子能力的说明
3.1电离能量和亲和力
电离能量:原子失去电子时需要吸收的能量大小(绝对值)
多级电子损耗比较:I1I2I3 .……。
不同的原子比较电离能量I1。电子能力越强,第一次电离能量越小,电子能力越弱。
亲合能:原子得电子时,所放出能量的大小(绝对值)
多步得电子比较:E1>E2>E3……
不同原子的E1:EA>EB, B得电子能力比A弱,FB<FA,B的失电子能力比A强。
3.2 电负性
两个原子比较抢电子的能力
电负性越强,吸电子能力越强,失电子能力越弱
3.3 元素
得电子能力:非金属性
失电子能力:金属性
对比:按Cl原子分析
Cl元素非金属性强,得电子能力强
具体:Cl2 氧化性强:得电子
Cl-:只有还原性:失电子
具体物质有价态差别
小结:原子:单原子:I1,E1
两个原子比较:电负性
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
具体物质:氧化性与还原性
4. 向宏观物质化学性质推广
元素(得失电子):
单质:氧化性或还原性
化合物:金属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
非金属:含氧酸: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
非含氧酸:氢化物热稳定性
活泼性(越活泼):
金属:金属性越活泼,还原性越强,金属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越强
非金属:非金属性越活泼,氧化性越强,非金属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非金属氢化物热稳定性越强,非金属氢化物大部分是气态,水、标况氟化氢是液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