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F-蚂蚁隐私计算专业科学研究基金自7月4日公布以来,截至2022年08月10日,申报截止,共收到47所高校的101份申报,经过CCF和蚂蚁集团专家委员会审查,共资助了20个项目。
在数据要素流通的背景下,行业面临着网络空间安全和数据安全的新挑战。隐私计算是数据安全和数据流通并行的核心技术,涵盖加密、系统安全、机器学习、可靠硬件等多个领域。多方面安全计算(MPC)、联邦学习(FL)、可信执行环境(TEE)、可信秘密计算(TECC)等。
2022年7月,在蚂蚁可信的隐私计算框架“银鱼”开源发布会上,CCF联合蚂蚁集团推出了百万级隐私计算专用科研基金。以全球优秀学者为对象,开展开放开放开放开放开源隐私计算平台的安全性研究、“隐私保护下的终端云推荐模型”、“后量子MPC研究”等16个隐私计算相关前沿探索课题和11个实战论证课题,推进隐私计算技术研究,产出高质量研究成果,推进数据安全领域的高新技术探索和落地。
此次CCF-蚂蚁隐私计算专业科研基金受到科学家们的广泛关注,吸引了101名学者积极举报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47所高校。
最终,通过CCF和蚂蚁集团的专家委员会的专业审查,来自16所高校的20个项目脱颖而出,每个项目将获得25 ~ 40万韩元的资金支持。以下是今年隐私计算专业科学研究基金选定学者名单(按姓氏字母顺序排序)
类别
作业名称
高中
老师
a类
上岗培训模式中的隐私保护
华东师范大学
陈震
隐私保护推荐算法
浙江大学
天草草
基于MP-LWE的安全多方计算研究
广州大学
陈文彬
小程序的用户隐私数据合规性分析
西安交通大学
范明
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的深度学习隐私保护算法研究
北京大学
郭瑶
垂直联邦学习的隐私脆弱性和安全风险评估技术研究
浙江大学
滨江研究院
韩孟、林玉婷
基于软硬件协同设计的全同态计算FPGA加速器研究
山东大学
华雷
跨域自适应协作多角度医疗隐私图像鲁棒性脱敏技术研究
武汉大学
雷城
基于邻域重构的高效联邦地图学习研究
浙江大学
刘健
基于隐私保护的端云推荐模型
华中科技大学
李瑞宪
隐私计算下多边市场的联合建模与优化技术研究
四川大学
吴鹏
基于核心密码技术的高效生物特征处理技术研究
重庆大学
尚涛
基于特征扰动的多场景通用解释框架研究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张福珍
基于Rust安全功能的TEE OS架构
南方科技大学
张恩干
b类
安全nn秘密状态协议研究
究和优化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郭华
具有隐私鲁棒性的高效安全四方计算协议研究与实现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
蒋琳
联邦学习安全性评估平台
上海交通大学
李高磊
非同分布可迁移的人脸表征嵌入通用对抗扰动生成方法
上海大学
孙广玲
Shamir Secret Sharing
青岛大学
于佳
适用于机器学习的零知识证明协议设计与实现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张宗洋
陈岑:华东师范大学数据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上海市领军人才(海外)。瞰点金融科技联合实验室负责人,IEEE&ACM 会员。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数据挖掘、隐私保护机器学习、NLP 应用等。主持和参与了阿里巴巴创新研究(AIR)项目、之江天枢人工智能课题、瞰点科技联合实验室等多项科研项目。在 AAAI,WWW,SIGIR,INFOCOM 等国际顶级会议和期刊上发表论文约50篇,两次获得最佳论文提名。相关工作成果申请国内外专利30余项,其中授权专利8项。
陈超超: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特聘研究员,浙江大学现代服务创新实验室副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隐私保护机器学习、分布式机器学习、图机器学习和推荐系统等。他于2016年获得浙江大学博士学位,并于读博期间在UIUC担任访问学者。他曾作为主要骨干获得了2020 年度“CCF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卓越奖以及2021年度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优秀科技成果奖”。他曾在NeurIPS、WWW、ACM MM、SIGIR、ICDE、KDD、AAAI、IJCAI、TKDE、TDSC、TKDD等国际会议和期刊发表论文60余篇,申请国内外发明专利200余项。
陈文彬:广州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是格密码及应用,图算法及应用和计算复杂性等。主持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以及其他省市级等项目6项。目前已发表高水平的学术论文40余篇。在信息理论的国际著名期刊IEEE Transactions on Information Theory发表论文1篇,在理论计算机科学国际著名期刊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发表论文8篇。在其他国际著名期刊如 Journal of Computer and System Sciences,Security and Communication Networks,Journal of Combinatorial Optimization和国际会议发表论文多篇,大部分都被SCI或EI检索。
范铭:西安交通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隶属于管晓宏院士和郑庆华教授领导的智能网络与网络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获香港理工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计算机系双博士学位;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基金、CCF腾讯犀牛鸟基金等10余项课题;在国际顶级期刊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获国际/国内会议最佳论文奖4项;获2022年陕西省科协青年人才托举计划、2021年陕西省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2020年西安市科协青年人才托举计划等荣誉奖励。
郭耀:北京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副院长。在北京大学计算机系获本科和硕士学位、美国马萨诸塞大学(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Amherst)获计算机工程博士。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操作系统、移动计算、隐私保护与系统安全等。主持和承担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核高基、863等多项国家级科研项目。在重要国际学术会议和期刊发表论文100余篇,担任10多个重要国际学术会议的组织委员会和程序委员会委员。
韩蒙:浙江大学滨江研究院数智融合研究中心主任,“百人计划”研究员,毕业于佐治亚理工学院及佐治亚州立大学获计算机科学博士及MBA学位,曾获得美国佐治亚州第二大公立高校终身教职。专注于从事数据驱动的智能以及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有关问题的研究和产业转化。截止 2022 年, 共计发表包括CCF A类CCS、ISSTA、TDSC等学术会议及期刊论文, 图书章节等出版物 60 余篇, 并获得了6个最佳国际会议论文奖或最佳会议论文候选奖。
林昶廷:浙江大学滨江研究院“百人计划”研究员。主要从事网络空间安全、人工智能及计算机网络等领域的研究。在顶尖期刊和会议上发表论文16篇。作为项目负责人,目前在研纵向项目5项,其中包括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信息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面上项目等。作为项目负责人和联合负责人,目前在研横向项目4项,其中包括与华为的研发项目、与涂鸦的研发项目。作为第一或主要发明人,目前已授权发明专利12项。
鞠雷:山东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齐鲁青年学者。网络空间安全专业负责人。在芯片设计自动化、体系结构及可信计算等领域发表高水平论文(CCF-B 类及以上)30余篇,论文引用 1600 余次,H-index19。已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16项,完成发明专利权转让2 项。近年来作为负责人承担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后摩尔时代新器件基础研究重大研究计划”在内的国家级科研项目4项。
雷诚:武汉大学工业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教授、博导,博士毕业于清华大学,获工学博士学位。长期从事医学信号与图像与方法研究,具有较为扎实的理论基础与实践经验。在相关领域共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其中以第一作者或者通信作者发表SCI论文20余篇,论文引用超过1793次;国际会议特邀报告 7 次;申请国家发明专利并获授权20余项、申请国际专利并获授权2项。并获得包括日本光学学会最佳论文赏(2017)、SPIE Photonics West最佳论文奖(2016)等在内的多项奖励。
刘健:浙江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百人计划”研究员,博导,技术四级,芬兰阿尔托大学获得博士学位,曾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担任博士后研究员,师从Prof. Dawn Song。目前担任浙江大学金融科技安全国际研究中心副主任。以第一或通讯作者身份在国际顶级期刊会议发表论文7篇,获CCF-A类期刊最佳论文奖一次。主持浙江省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以及与蚂蚁、华为等行业领军企业的多个产学研合作项目。
李瑞轩: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副院长,华中卓越学者计划特聘岗教授,智能与分布计算实验室主任,湖北省大数据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科学院信息工程研究所客座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加拿大康考迪亚大学兼职教授,澳大利亚西悉尼大学兼职高级研究员。在国内外权威刊物和国际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论文被SCI、EI收录200余篇次。以第一作者编写出版专著和教材2部,申请国家发明专利50项,其中已获授权32项,多项专利已转让并实施,获计算机软件著作权9项。
吴鹏:四川大学商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供应链管理、低碳运营管理、企业可持续发展策略等方向研究。近年来,在国内外重要刊物发表论文10余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等科研项目。研究成果曾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在KDD、TRA、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中国管理科学等国内外会议和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
向涛:重庆大学三级教授,博导,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获得者,重庆市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重庆市英才计划创新领军人才,重庆市优秀博士论文获得者,重庆大学计算机学院副院长。主要研究方向为区块链、隐私保护、人工智能安全、多媒体安全、云计算安全、大数据安全等。在顶级国际学术期刊上录用和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获得WASA 2018, ProvSec 2021,DMBD 2021等国际学术会议最佳论文奖,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9项。
庄福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已经在本领域顶级、重要国际期刊和会议发表论文150多篇,其中CCF A类60多篇,CCF B类60多篇;Google Scholar总引 6900多次,h-Index 39。多次获得本领域重要国际会议最佳论文提名, 主持/参与国家基金委、科技部项目10余项,承担校企合作项目20余项。在大数据挖掘算法以及应用方面已经申请专利10多项,其中授权10项,另外获得软件著作权11项。研究成果已经在百度、蚂蚁金服、微信等企业获得了很好的落地应用效果。
张殷乾:南方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教授,曾任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终身副教授、助理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是计算机系统安全、体系结构安全和区块链安全。ACM 云安全研讨会指导委员会主席,曾担任 IEEE 安全和隐私执行环境设计大会程序委员会主席,并多次担任各类顶级学术会议程序委员会委员,以及美国国防部和国家科学基金会、以及欧洲和香港等国家地区的基金项目评审专家。他的研究曾获得多项美国国家科学基金项目和企业合作项目的支持,并有数十篇成果发表在四大顶级安全会议上。曾获美国国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家奖,北美计算机华人学者协会明日之星奖,并入选全球前 2%顶尖科学家榜单以及《麻省理工科技评论》中国 2022 年隐私计算科技创新人物。
郭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博导,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密码学、隐私计算、安全协议,具体包括密码算法/白盒密码的设计、国密算法高性能实现,机器学习模型的隐私保护、联合数据分析隐私保护、安全协议设计与分析等方面。在国际知名期刊和国际会议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40余篇,其中以第一作者发表 SCI检索论文11篇(JCR 分区Q1区论文7 篇);单篇文章被 ISI 数据库他引63次,Google 数据库被引114次。已授权国家发明专利 6项,公开发明专利3项。
蒋琳: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计算科学与技术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青年和主任基金共3项,主持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深圳市基础研究项目共3 项,作为副组长负责国家863计划课题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共2项。在上述项目的支持下,近5年共发表 SCI检索论文30篇,JCR1/2区论文10篇,CCF推荐期刊会议 25 篇,获得深圳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2项,指导学生获得2021年中国密码学会第六届全国密码技术竞赛一等奖。
李高磊:上海交通大学长聘教轨助理教授、博导,院长助理。主要研究方向为人工智能安全、边缘计算安全等。已在 IEEE TIFS、TDSC、TMC、TII 等国际顶级期刊和AAAI、IEEE ICC 等国际旗舰会议上发表论文 50 余篇,其中一作论文入选科睿唯安 ESI(1%)高被引论文1篇,曾获 IEEE CSIM 委员会 2018 年度全球唯一最佳会议论文奖、IEEE GLOBECOM Student Travel Grant Award奖、中国密码学会最佳会议论文奖各1项,已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0 项。
孙广玲:上海大学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副教授,研究领域为深度神经网络的对抗攻击与防御;后门攻击与防御;用于深度模型版权保护和篡改认证的理论与算法;视觉目标检测。近五年主持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面上)项目,621712、61771301两项,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自然基金,16ZR14111003一项,学术论文及授权发明专利15项。
于佳:青岛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副院长,大数据技术与智慧城市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青岛大学网络空间安全研究所所长。青岛市崂山区政协委员、九三学社青岛市市委委员、九三学社青岛市科技专委会主委、九三学社青岛大学基层委副主委。青岛大学信息安全方向学术带头人、网络空间安全学科负责人。
张宗洋: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副教授,院长助理,博士生导师,现隶属于刘建伟院长团队。团队长期从事密码学、区块链和信息安全领域的研究工作,先后主持科研项目(课题)十余项,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民用飞机专项科研、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等。在国内外著名信息安全领域会议与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代表性论文包括密码学三大旗舰会议ASIACRYPT、Cell子刊Patterns、中国科学、计算机学报等。申请技术发明专利20余项,已经授权10项,出版区块链教材一部。
蚂蚁集团一直重视产学研合作,通过科研基金、联合实验室、访问学者、专项研究等形式,积极探索与高校、研究机构的科研合作。未来将进一步加大科研创新力度,助推产学研深度融合,与高校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积极开展前瞻性、高水平的科研合作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