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前,凯迪拉克旗下高性能车型CT4-V/CT5-V Blackwing刷新浙江国际赛车场新纪录的消息在汽车圈爆炸。
其中,CT5-V Blackwing以1336039.278的转速创造了4辆量产车的记录,CT4-V Blackwing以1:41.403的成绩刷新了同级量产车最快的转速。通过此次营销,凯迪拉克黑翼这次在中国进行了首次秀宣传工作,可以说是一个位置。(莎士比亚,凯迪拉克。)
凯迪拉克黑翼真的会进入中国吗?未来凯迪拉克CT4-V/CT5-V车型真的能引进国内市长/市场销售吗?
我先向大家报告。这是我们从上述通用内部人员处得到的消息。据悉,上海通用目前没有引进凯迪拉克CT4-V/CT5-V Blackwing车型的计划,嘿,我真的买不到。
开玩笑,说真的,凯迪拉克以赛道旅行的方式完成了ct4-v/ct5-v黑翼两种型号在国内的首秀,但更像是提高凯迪拉克品牌形象的营销手段。
最终,CT5-V Blackwing版本在北美市场的售价为84990美元,最高价格为125980美元,换算后计算进口关税,如何达到100万等级的价格。(威廉莎士比亚、温斯顿、Northern Exposure(美国电视剧),成功)所以老实说,引进这两辆车后,究竟谁能买得起,这可能是蒸汽通用担心和担心的问题。
但是性能差患者也不要气馁。官方说暂时没有引进的计划,并不意味着完全不会引进。所以这两辆车还是有可能进入我们国内市场的。(威廉莎士比亚、温斯顿、性能车、性能车、性能车、性能车、性能车、性能车)
很多买车的白人肯定无法理解。这个CT4-V/CT5-V Blackwing到底是什么由来?如何来到国内第一场秀,刷新浙江国际赛车场最快的周转速度?
事实上,凯迪拉克V-Series系列最初诞生于2002年,现在随着CT4-V Blackwing和CT5-V Blackwing车型的发布,凯迪拉克的V-Series Blackwing家族也在持续增长。
对于凯迪拉克来说,V系列就相当于奔驰的AMG、宝马的M-Power以及奥迪的RS车系,只不过,这些年凯迪拉克旗下的V系列车型都很少进入到国内市场,因此国人对它的认可度自然也就比AMG、M-POWER、RS要低很多了。
再来说说破浙赛圈速纪录的这两台CT4-V Blackwing和CT5-V Blackwing车型。从外观来看,两台高性能版车型都是基于CT-4/CT5所打造,因此整体造型其实与普通版的车型没有什么太大差异。
不过,在细节上,CT4-V Blackwing和CT5-V Blackwing还是有一些不同的。比如两台车都采用了全新的空气动力学套件以提升性能。
比如两台车均配备了米其林PS 4轮胎,刹车卡钳也用上了Brembo的前六后四活塞的刹车卡钳。另外,CT5-V Blackwing还提供碳陶刹车系统供选装,这你受得了吗?
内饰方面,两款车的内饰整体风格和普通版没有太多出入,但融入更多性能化的设计,比如高性能前排座椅、高性能方向盘以及其他内饰套件。
值得一提的是,两台车的座椅不仅都有着出色包裹及支撑性,还同时具备座椅加热、通风、记忆、腰部按摩等功能。此外,在CT5-V Blackwing上也还可以选装带有轻量化碳纤维背板的真皮高性能座椅,以充分满足驾驶者的需求。
动力方面,CT4-V Blackwing搭载3.6升V6双涡轮增压发动机,最大功率为479马力、最大扭矩为603牛·米,0-100km/h的加速时间约为3.8秒,极速304km/h。
CT5-V Blackwing则是搭载一台6.2升V8机械增压发动机,最大能输出677马力和893牛·米的夸张扭矩,0-100km/h的加速时间约为3.7秒,极速为322km/h。
变速箱方面,两款新车均匹配6速手动变速箱,并提供10速手自一体变速箱供选装。不同于其对手而言,两款车均只提供后驱。
悬架和底盘方面,后桥电控LSD自然是两台新车的标配,这一功能在急速过弯时可以自动将扭矩分配给牵引力更大的后轮,以增强对车尾的控制。另外,第四代凯迪拉克电磁悬架系统也出现在CT4-V Blackwing和CT5-V Blackwing身上,可以让车辆兼顾日常驾驶和激进的赛道驾驶。
最后,两款新车都配备了V-Mode驾驶模式以及手动挡转速匹配功能,驾驶者无需松开油门就可完成换挡。
总的来说,凯迪拉克CT4-V Blackwing和CT5-V Blackwing的国内亮相无疑是让人惊喜的,虽然上汽通用官方表示目前暂时不会有引进的计划,但看到其炸裂的性能以及“扮猪吃老虎”的外观模样,我们还是非常期待它们两能够来到中国市场。
毕竟,像这种大排量V8自吸的“性能猛兽”,在国内已经越来越少了,而性能车拥簇者显然也想要在有生之年里拥有一台这样的车,难道不是吗?最后,你们觉得这两台车将来能否进入国内呢?评论区里留言说说吧,咱们一起来交流探讨下。(文/优视汽车 大卓)
注:配图来自网络,权利归原作者所有,一并感谢!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优视汽车的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