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时,我们最常遇到的问题是很多来访者没有完全消除心理防御,还有几件重要的事情。他们藏了很久,不知不觉地一直藏着,认为和要咨询的问题完全没有关系。
类似于病人去医院看病,顾客向律师提起诉讼。
医生问了过去的病史和生活习惯等几个问题,有些人立刻生气,认为侵犯了自己的隐私。据说有些东西藏起来了,一天抽40只烟,一天20只。
例如,有人认为,如果向律师提起婚姻诉讼,就没有必要让律师知道债务情况。但是,如果债务问题在法庭上对质,被对方律师抓住弱点,结果真的不是悲惨的。
他们对他们来说是秘密,不想影响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也许他们自己也知道这不好。只是不想被“揭露”。(约翰f肯尼迪)。
你知道,我们不是想窥探隐私。心理咨询师、医生、律师都有为来访者、患者和顾客保守秘密的职业道德。
因此,心理咨询、看病、诉讼困难的部分是,为了解决目前的问题,需要了解最真实、最全面的情况。任何隐瞒都可能因为我们的判断错误而不知所措,但事实往往不是我们想要的。(大卫亚设)。
20世纪40年代以后,人们越来越认识到,通过绘画可以确认一个人的情感和人格特征。在这个时期,绘画被研究为内部心理状态的视觉表象。
人们普遍认为绘画不仅反映了个人的内部心理事实,还反映了绘画者的主体经验。
人们希望孩子们能画画,表达事物和自己的情感和经验,通过这种表达来探索、发现和解决问题,帮助孩子们摆脱环境、记忆或情感问题引起的苦恼。
因此,“投影绘画”一词开始出现,绘画投影测试也产生于1940年至1955年。
一段时间以来,出现了大量使用绘画投射测试的研究。
今天,我们想通过讨论绘画投影测试及其在攻击性儿童心理分析中的应用和效果,为各位心理咨询师和教师提供一些想法。(大卫亚设)。
目前经典的标准化投影测试主要包括罗夏墨水测试、主体痛觉测试等。绘画投影测试对工具的要求不多,因此可以随时随地轻松运行,弥补了其他投影测试的不足,使用最广泛。(陈侃、宋斌、申河英,2011年)
另外,巴克家的树人(house-tree-person,HTP)测试也是比较有名的绘画投影测试。巴克认为,HTP测试可以刺激孩子们的意识和潜意识联想。
例如,房子可以反映家庭或家庭成员的信息和问题,树木可以表达孩子们的心理发展和对环境的感受。
通过这一点,研究者可以分析和诊断儿童是否画了房子、树和人的特征,儿童画的细节、比例、透视和颜色使用对画出的图像的影响。
对过去绘画投射测试结果的大多数分析都具有强大的精神分析色彩和精神分析程序,表现出简化倾向。
古德伊纳夫根据自己的观察批评了这一分析模式,指出童鞋不能用于精神疾病的诊断,也不能用作诊断手段。
因为艺术作品具有完整性,所以我们很难根据一个独立的特征来分割。使用绘画投射测试的心理医生首先要尊重儿童本人在作品中表达的意思。
因此,长期以来,心理学家、心理学家、咨询师和其他领域的研究者大多认为童鞋不是特别评价儿童的方法,而是交流的手段。
台湾学者胡振堂认为,儿童视觉艺术表现方式和表现内容相当多样,治疗师应避免主观解释或单一应对方式。
为了说明儿童的美术表现,有必要了解儿童的家庭、学校等一般社会情况和社会、文化背景等,观察儿童实际画画的过程和反应,主观解读,不愿意片面判断儿童作品表现的意义。
什么是攻击性
攻击性行为是儿童诸多问题行为中比较普遍的,是不良适应行为的一种形式,攻击性行为是在个人社会化过程中慢慢形成的。
心理学家多拉德)、西尔斯(R. R. Sears)等认为攻击性行为是“以伤害其他生命为目的的反应”。
艾伦森(E.A. Ronson)将攻击性行为限制为“造成伤害或疼痛的行为”。希尔加德(E.R.Hilgard)认为:“攻击性行为是故意伤害他人或(在身体和语言上)破坏财产的行为。”
我国学者认为,儿童攻击性行为是指儿童想伤害别人或东西的行为。这种行为可以是身体上的攻击(例如打、踢、咬、抓住、碰撞等)、语言上的攻击(例如大喊大叫、叫别人)
绰号、贬低他人、背后说坏话等),也可以是侵犯他人的财物(如暴力抢走别人的东西等)。下面,将引入一个个案的实验研究,进一步探讨绘画投射技术,在攻击性儿童心理分析中的运用及其效果,以便为幼儿教师和家长提供参考,帮助解决有关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困惑和问题,从而更好地防治和干预幼儿的攻击性行为。
个案基本情况
研究者依据教师经验判断,结合阿肯巴哈(Achenbach)行为量表,选取了南京市某幼儿园中一名具有攻击性行为的儿童R作为个案研究的对象。
研究者在一段时间内,深入到研究对象的幼儿园生活中的各个环节进行观察,以了解他的生活、社会交往情况和个性。并且利用半开放性访谈的方法,向R的教师、家长或亲属了解其相关背景信息。
R是一个四岁半的中班男孩,从小跟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一直到三岁半。爷爷奶奶和他交流很少,也几乎不带他出去和小朋友接触,因此入园前和小朋友交往极少。
之后被父母接回,现和父母一起生活,父母有着良好的受教育背景,皆硕士学历,家庭经济
状况良好。只是父母因工作繁忙,与孩子的互动时间也比较少,父母的教育观念还有很多不一致之处。
入园后,R在托班时经常喜欢一个人玩,上课时经常不能集中注意力,眼神游移,左右观望,有时玩弄自己的衣服,坐立不安。
平时爱以各种方式戏弄小朋友,比如拍小朋友脸,偷偷拿走小朋友积木,揪小朋友头发,拍小朋友头,用手指弹小朋友,放倒小朋友板凳,骑小朋友身上,伸脚绊小朋友等。
到小班时,经常会情绪突然变化,变得非常低落,甚至流泪;到了中班后这种状况有所好转,但经常会有较明显的攻击性行为,如抢小朋友玩具,破坏小朋友积木,推人、咬人、抓人等。
根据阿肯巴哈儿童行为量表(CBCL)的攻击性行为分量表,对R 进行评估和诊断,其攻击性行为得分为24 分,参考同年龄男童该项目的全国常模(分界值19-20 分)及南京常模(分界值16-17 分),该个案的攻击性得分偏高,可诊断该儿童具有攻击性。
研究过程
在本研究中,研究者采用测验法,根据个案的性格、兴趣和问题行为情况,参考以苏珊·布查尔特等人的著作《艺术治疗实践方案》为主的国内外相关文献,编拟了多次绘画活动。
设计了“自画像”“一个喜欢的人”“现在的心情”等多个主题,帮助个案逐渐将内心的焦虑、困扰、冲突表现出来。同时,研究者利用绘画投射技术,对个案的绘画作品进行了分析。
本研究即是在了解个案的家庭、幼儿园等一般社会状况的基础上,在仔细观察个案实际作画的过程和反应的基础上,力图对个案的美术表现进行解释,以了解他的认知、人格与情绪等状态。
研究者从儿童的绘画过程和绘画作品中收集的资料主要包括:
·非语言的信息(儿童的眼神、表情和肢体动作)
·语言的信息(儿童对美术作品内容的口语陈述和对问题的回答)
·互动状况(儿童与辅导者的接触及互动行为)
·活动过程(儿童的工作速度是持续且稳定的,还是冲动的,以至未能完成任何作品)
·作品的形式和内容等
需要说明的是,研究者在本研究中采用绘画投射技术,并不是为了对个案的人格特点加以诊断,而是帮助个案通过形象创作表达自己的情感和经历,从而缓解紧张,最后得以摆脱心理焦虑和问题行为的困扰。
研究结果及分析
在具体的研究过程中,研究者对绘画投射技术在攻击性儿童心理分析上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绘画投射技术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攻击性儿童当前的认知、思想、情感状况,以及儿童通过绘画宣泄情感、调和情绪冲突后在认知、思想和情感方面的变化
研究者要求R在第一次绘画活动中创作两幅作品,分别为“自画像”和“一个喜欢的人”。
从最终的作品来看,R 在“自画像”中将自己的形象画得非常小,只占一大张画纸的一个小角落。几乎所有绘画投射测验的研究都认为,画面上人物形象的大小具有突出意义。人物形象的大小与自尊和个体适应能力有关。
当让一个儿童画出一个人物形象时,儿童会画出反映自己情感的一个自我形象。很小的一幅画,特别是人物画,都会与儿童的自我感觉有关,也会与儿童自尊感较低有关。
有时儿童把人物画得很小,就是想把自己藏起来,不让自己受到成人的侵犯。同时,一个人画出的人物与这个人的冲动、焦虑、冲突密切相关。
儿童画的人物画往往是儿童内部自我的表征,如R所画的“自画像”,人物面部表情出现类似“撇嘴”的向下弯曲的线条,显示出研究对象此时内心的悲伤和不快乐。
而在“一个喜欢的人”的绘画作品中,R描述说他画的是幼儿园中的一个小朋友。这个小朋友上扬的嘴部、弧形线条和自然弯曲的双腿所体现的快乐情绪,与“自画像”所透露的悲伤情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儿童画可以反映儿童的内心世界,可以描绘各种各样的情感,表达与心理状态相关的信息,并体现出其人际交往风格。
儿童R对其自画像的描述是:“我自己撇嘴,因为我不开心呗!”“因为人家会打我,我就不开心!”“他觉得我坏,他就打我。”“因为他不听我的道理,他觉得我坏。”
从中可以看出,他的不快乐来自他与其他小朋友之间的冲突。他的绘画作品与讲述都显示“与小朋友之间的交往问题”是他内在的忧虑和困扰。
从他认为的小朋友打他的原因(“他觉得我坏”)可知,有攻击倾向的儿童会选择性地输入具有敌意的信息,他们对他人行为的解释存在着归因偏见。
儿童在绘画活动中,心象会自然地表现于图画上。当心象改变时,呈现于图画的形式与内容也会随之改变。
一旦孩子内心有所抑郁,画面上的表现可能就会充满抑郁沮丧的气氛。通过这种绘画活
动,儿童可以宣泄情感,从而调和情绪冲突,达到净化情绪的功能。
儿童R通过几次绘画活动,把内心的纠葛和冲突,借着绘画活动向外界投射或转移,在发泄后,逐渐唤起了一个更强壮的个体,恢复了朝气蓬勃的情绪。
如他在几次绘画活动后所创作的“现在的心情”,嘴部线条形状的变化正投射出他自我概念与态度的变化。
嘴部向上弯曲的弧形线条,和他过去自画像中横的“S”形表示撇嘴的线条形成了明显的对比,显示出他正从失落、悲伤、沮丧的情绪向积极、愉快、健康的情绪转变。
四肢长而自然弯曲的线条,和过去自画像中短而直的线条形成明显对比,显示出他正摆脱压力和紧张向轻松和自由的状态转变。
另外,他讲述自己开心的理由是“因为人家跟我好好玩了”,从中可以看出他与小朋友之间的交往状况,是他心情变化的主导因素,进一步显示出一直困扰着他的矛盾、焦虑主要来源于他
与小朋友之间的交往不良,以及这种交往不良给他带来的孤独和失落感。
另外,我们要求儿童R进行“房树人”绘画的第一次创作。
巴克的“房—树—人”(House-Tree-Person, HTP)测验借着人物的呈现可以探讨其人格特质、人际关系以及态度;而房子则象征着个人对生活环境的感受,能反映家庭成员的相关信息和问题;树关系着个体成长的意义,反映着较深的自我投射现象与个体人格特质的潜意识。
具体而言,树枝结构描述个体人格的组织和从环境中获得的满意度,也反映出个体在心理上或是社会上表现出来的能力与需求,以及对自我实现的满意度;
树干显现个体的自我强度,一般被认为反映了个体的基本力量和心理发展的感觉,过去个体所受的创伤或十分难过的事情都会显现在树干上。
这三个物体为每一个儿童所熟悉,包括年龄很小的儿童,研究者设计此主题的意图就是要借助于“房、树、人”的形象,诱发研究对象的联想,并将联想投射到绘画上。
在画中,R一共画了三棵树,其中最右面那棵大树,有着被大风吹倒了似的倾斜弯曲的树干,这也是他在“自由画”中常出现的形象。
根据巴克的理论,倾斜弯曲的树干代表其承受着内心压力和紧张。
画面中间那棵树是一个死掉的小树桩,个案在创作时边画边讲述:“这个小树它就死掉了,人家把它砍了它就死了,它还没长老呢,就砍掉了,怎么回事呢”。
进一步显示他内心否定、消极、阴暗的一面以及其自我当中被压抑、撕裂、丢失的部分。
但从个案为挽救这个小树桩,而在其上方画了绿色树叶来看,他试图要解决问题和适应环境,即他渴望自己从环境、记忆和情感问题造成的困扰中走出来。
另外,个案在这个“房树人”的绘画作品里所描画的人物嘴部下撇线条,再次显示其当前内心悲伤、忧虑的情感状态以及对自己的不满和困惑,他难以控制的内在感觉和体验通过绘画变成了外在表现,赋予了无意识感受以实实在在的形式。
在治疗过程结束后,儿童R再一次进行了“房树人”的绘画,因为已熟悉了“房树人”的创作要
求,因而他的创作过程认真而又投入。
不同于第一次“房树人”的创作,这一次的房子上出现了许多敞开的窗户。根据巴克的观点,房屋有多个敞开的窗户表明儿童期待与环境的接触。
小小的窗户一如他自己的内心之窗,期盼更多的人给他关爱,就像窗户期待更多的阳光一样。树干仍然倾斜,但已没有上一幅画中的弯曲,表明其仍承受着某种压力和紧张,但较前已有所改善。
人物咧开笑的嘴巴和腿部自然弯曲的线条表明他很开心,这也和他自己讲述的“人在做游戏”时的情绪状态是一致的。
从以上作品分析中可以看出,这位攻击性儿童的内心存在着较多的消极情感,这种消极性情感可以从“撇着的嘴”“死掉的树”等形象中看出。
此外,从个案“因为人家会打我,我就不开心”“他觉得我坏,他就打我”的讲述中,也可以看出他充满焦虑和敌意的认知状态。
在几次绘画活动后,人物形象中“嘴部向上弯曲的弧形线条”,房子形象中“多个敞开的窗户”等显示出他的情感在向积极的方向转变,同时,“人家跟我好好玩了”等自我讲述也显示出他的思想、认知正在向良性的方向转变。
(二)绘画投射技术可以帮助我们找出导致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原因
R在创作“自画像”时,讲到“因为人家会打我,我就不开心”“他觉得我坏,他就打我”,已经透露出“与小朋友之间的交往问题”是他此时内在的忧虑和困扰。
研究者接着设计了以“幼儿园的一件事情”为主题的绘画活动,其目的是帮助研究者确认R与同伴的交往问题,是否确实是其内心中的主要困扰。
在创作过程中,R讲述到:“(我抬胳膊)因为我要挡到人家小朋友的路走过。”“因为人家小朋友是坏小朋友”。R利用绘画和讲述,把他的思想、情感、事件和世界观外化了出来。
他将胳膊抬高挡住小朋友,当作只是他平时众多问题行为表现中的一种,从他的讲述中我们可以发现,他这样做其实是来源于他时常错误的社会认知,他认为别的小朋友是坏朋友,他觉得别的小朋友会打他。
在主题为“在家里的感觉”“在幼儿园的感觉”的创作中,他讲述到:“在家里爸爸妈妈喜欢我,(在幼儿园)人家小朋友老打我”。从这些言语中我们可以推测,R仍然觉得他在幼儿园不被大家喜欢,仍然觉得被拒绝、被孤立,这始终是他难以解除的困扰。
在主题为“感觉树”的创作中,R用苹果表达情感时讲到9个苹果,都是来源于和小朋友的交往。
其中6个不开心苹果是由于小朋友抢他东西,2个不开心苹果是由于小朋友骑在他身上,而1个开心苹果是由于小朋友愿意和他玩了(“我很开心,因为人家跟我好好玩了”)。
但是据研究者的观察,一般是他抢小朋友东西,很少看到小朋友先抢他东西;一般是他经常骑在小朋友身上,没有见到小朋友骑到他身上。
“感觉树”的创作及其讲述,再次反映出他时常错误和充满敌意的社会认知。
以道奇为代表的信息加工理论者认为,攻击行为的产生不仅依赖于情境中出现的社会线索,还依赖于个体对这种信息的加工或解释。
攻击性儿童对他人行为的解释存在着归因偏见,他们倾向于将情景中不明晰的信息当成具有挑衅意义的信息。
在“感觉树”的创作活动中,从他对小朋友骑他身上的处理办法(R:“我很生气,因为人家老是骑我身上,我就生气了”。
Y:“那你这时怎么办啊?”R:“我会打(说的很重)”。)可以看出他与小朋友冲突时的第一反应,就是采用攻击性行为“打他”。
这再次表明,攻击性儿童在行为反应搜寻和问题解决策略上存在缺陷,攻击性儿童通常比一般儿童缺乏、甚至无法构想出可解决问题的反应,无法采用和平的有效的建设性方法。
根据绘画投射技术所做的以上作品分析,同时参照个案的家庭、学校等一般生活状况及其社会、文化背景,我们可以挖掘出导致个案R产生攻击性行为的深层动因。
R在人格特质上表现出较为不信赖他人和缺乏安全感,因此其人格和情绪倾向于负面性发展,以攻击性行为来自我保护,或以各种“捣蛋”的方式来引起老师的注意。
R在3岁半之前一直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爷爷奶奶除了照顾他的生活外,很少和他交流,并且很少带他与外界接触。
因此他几乎就没有和其他小朋友交往的机会,只好一个人在屋里自娱自乐,这造成他入园以后仍习惯于经常一个人玩,不太和其他小朋友交往。
这不仅不利于其社会性的发展,同时造成他言语发展较为缓慢,社会交往技能欠缺。
不良的交往方式使他在交往过程中经常受挫,这种挫折正是他攻击性行为产生的重要诱因。心理学家多拉德的“挫折-攻击假设”认为,攻击性行为的起因是挫折。
当一个人朝着特定目标前进时,一旦受到阻碍,就会产生挫折感,进而使个体对物或人产生攻击性行为。
这种行为最终造成小朋友对他的孤立,使他产生“小朋友不愿和他玩”“小朋友坏”的想法。
此种信息在他的“自画像”“感觉树”“幼儿园的一件事情”“在家里的感觉”“在幼儿园的感觉”等多幅主题绘画作品中展现了出来,“房树人”和“现在的心情”等作品则体现了这种状况给他带来的焦虑。
同时,这种负面的想法,又造成他在与小朋友交往时经常性的敌意归因。
根据道奇等人对译码阶段的研究,有攻击倾向的儿童会选择性地输入具有敌意的信息,倾向于注意并较容易回忆具有威胁性的信息;
而R又比一般儿童缺乏、甚至无法构想出可解决问题的反应,无法采用和平、有效的建设性方法,以至产生更多的攻击性行为,由此造成一种恶性循环。
结论
1.通过绘画投射技术的运用,我们可以更深刻地了解,攻击性儿童的内心世界及其通过绘画发泄情感后内在心理的变化状况;
2. 利用绘画投射技术能够发现攻击性儿童内心的恐惧、焦虑和冲突,从而可以找出攻击性儿童攻击性行为产生的深层原因,以便于我们更有针对性地帮助他们走出困境,改正攻击性行为。
参考文献
Cathy A.Malchiodi.儿童绘画与心理治疗.李晓庆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6-7,12,146,12,13,146
侯祯塘.儿童艺术治疗的视觉心象作品与处理.台中师范学院特教中心特殊教育论文集,2005,(1)
丁新胜.儿童攻击性行为及其矫正.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4,(3)
孙华.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影响因素及教育建议.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
忻仁娥.Achenbach 儿童行为量表(中国标准化).上海精神医学,1992,(4)
范琼芳.幼儿绘画心理分析与辅导———家庭动力绘画的探讨.台湾:心理出版社,2002:79-86,86
智银利,刘丽.儿童攻击性行为研究综述.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23)
王江华.浅议幼儿攻击性行为产生的原因和对策.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幼教研究),2006,(2)
陈凤梅.简议儿童的攻击性行为.宜宾学院学报,2005,(7)
本文主要摘自陈琨、边霞2010年发表在《学前教育研究》上的文章。原文标题《绘画投射技术在攻击性儿童心理分析中的运用及其效果》。知识产权归原作者所有。
作者 | 陈琨、边霞
编辑 | 月阳
图片 | Behance
第11届中国心理学家大会最新日程
8月12日 上午 | |
8:30-9:00 | 第11届中国心理学家大会开幕式 |
9:00-12:00 | 大会开幕式演讲 |
9:00-10:00 | 主讲人:张侃 中科院心理所前所长 中国心理学会前理事长 题目:中国心理学服务的机遇、挑战与对策 |
10:00-12:00 | 主讲人:洪兰 台湾中央大学 台北医学大学讲座教授 题目:从大脑发展看科学的教育方式 |
8月12日 下午 | |
14:00-17:00 | 专家对话 |
14:00-17:00 | 本土化应用:正面管教、父母效能、华德福与蒙台梭利 |
14:00-17:00 | 青少年辅导: 青春期、学习与生涯规划 |
14:00-17:00 | 隔代教育:相隔与相融、困境与对策 |
14:00-17:00 | 婚姻情感:亲密关系、性与婚外情 |
14:00-17:00 | 校园霸凌:预防策略与处理机制 |
14:00-17:00 | 哀伤辅导:从失去(成瘾、死亡、离异)中恢复 |
8月12日 晚间 | |
18:30-21:30 | 主讲人:张梅玲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员 博士生导师 陆小英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博士 授课讲师 题目:中科院心理所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专题 |
18:30-21:30 | 主讲人: 廖凤池 高雄师大辅导与咨商研究所副教授 1879 计划总督 题目:1879 专场:如何化解亲子冲突 |
18:30-21:30 | 主讲人:格桑泽仁教授 四川大学教授 催眠专家 题目:催眠专场 |
8月13日 上午 | |
9:00-12:00 | 主讲人:胡佩诚 北京大学医学心理学系原主任 教授 博士生导师 题目:中国性心理治疗的理论与技术的应用与发展主题演讲 |
9:00-12:00 | 主讲人:Nicolle Zapien 加州整合学院人类性学助理教授 题目:如何通过生命教练提升夫妻关系主题演讲 |
9:00-12:00 | 主讲人:郭祥益 高雄学生辅导咨商中心主任 题目:看见自己、发现未来-家庭亲子生涯工作坊 |
9:00-10:30 | 主讲人:徐西森 高雄师范大学教授 台湾咨商心理师公会联合会理事长 题目:家庭危机干预与咨询工作坊 |
10:30-12:00 | 主讲人:方刚 社会学博士 北京林业大学心理学系副教授 题目:家庭性教育:如何让孩子做出积极的负责任的行为选择 |
9:00-10:30 | 主讲人:王铮 心理学哲学博士 国内知名格式塔心理咨询专家 题目:格式塔心理技术在家庭教育中的应用——格式塔家庭咨询会谈模式 |
10:30-12:00 | 主讲人:王纪琼 FLES·讲师训练体系总策划、中国梦·SPEC 爱心传播工程公益讲师团导师 题目:家庭教育实操化和生活化的技术演讲 |
9:00-10:30 | 主讲人:袁爱玲 华南师范大学教科院教授 中国蒙台梭利协会副会长 题目:蒙台梭利的敏感期及其运用 |
10:30-12:00 | 主讲人:何胜昔 中科院心理所心理学博士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博士后 题目:中美教育差异对中国教育问题的借鉴 |
8月13日 下午 | |
14:00-17:00 | 主讲人:贺岭峰 上海政治学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 题目:家庭心理拼图主题演讲 |
14:00-17:00 | 主讲人:Elizabeth J. Beaven 加州整合学院整合教师教育研究生导师 鲁道夫·斯坦纳学院(加利福尼亚州)校长 题目:拟华德福/家校社方向主题演讲 |
14:00-17:00 | 主讲人:曾文志 台湾清华大学教育心理与谘商学系教授 题目:认真玩在辅导谘商上的价值与应用工作坊 |
14:00-17:00 | 主讲人:连廷嘉 台南大学谘商与辅导学系教授兼系主任 题目:家庭游戏卡在家庭教育与辅导上的应用工作坊 |
14:00-17:00 | 主讲人:林旻沛 临床心理学博士 台湾师范大学教育心理与辅导学系任 题目:当心理辅导/心理咨询遇见网络沉迷行为:网络沉迷的评估与干预及实操演练工作坊 |
14:00-17:00 | 主讲人:王金丽 家庭系统排列国际导师复旦大学博士后 题目:“看见关系·看见我” 幸福家道体验式工作坊 |
8月13日 晚间 | |
18:30-21:30 | 主讲人:朱淑玲 北京景山学校高级教师 中科院心理所《学习策略研究》课题组成员 曾海波 中国传媒大学讲师 ICCP领导力教练 题目:青少年学习能力提升-学习教练论坛 |
18:30-21:30 | 主讲人:蔡春美 台湾师范大学卫生教育系博士 台北大学社会工作系兼任助理教授 题目:行动取向体验工作坊(Action method):理性与感性的最近距离 |
18:30-21:30 | 成果交流展 |
8月14日 上午 | |
9:00-10:30 | 主讲人:郭晓洁 萨提亚咨询师、培训师 题目:拟萨提亚方向演讲 |
10:30-12:00 | 主讲人:金洪源 元认知干预技术创始人 辽宁师范大学应用心理学教授 题目:科学潜意识观与传统文化融合的实效化家庭教育主题演讲 |
9:00-10:30 | 主讲人:刘伟 博士 江苏大学教授 题目:绘画投射测验分析在家庭教育中的应用工作坊 |
10:30-12:00 | 主讲人:郝景芳 第74届雨果奖获得者 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宏观经济员 题目:从认知和学习角度谈儿童创造力和教育演讲 |
9:00-12:00 | 主讲人:郑宁 北京建筑大学教授中国心理学会注册系统首批心理督导师 题目:关于大学生无气力症的诊断与筛查演讲 |
9:00-12:00 | 主讲人:Lorna Cordwell 英国心理学委员会注册心理治疗师 题目:拟催眠方向工作坊 |
9:00-12:00 | 主讲人:田秀兰 台湾师范大学教育心理与辅导学系教授 题目:家庭对个人生涯决定方面的影响工作坊 |
9:00-12:00 | 主讲人:蔡丽芳 台湾彰化师范大学辅导与谘商研究所博士、原台南大学谘商与辅导学系 副教授 题目:有技巧地陪着孩子玩——亲子游戏治疗工作坊 |
8月14日 下午 | |
13:30-16:00闭幕式报告 | |
16:00闭幕式及秘书处授牌 | |
注:该日程所列举专家演讲时间及论坛嘉宾均为拟定,部分专家和演讲题目尚在确定中,具体会根据实际情况做出调整。 |
会后工作坊(需报名) | |
时间 | 8月15-16日 |
9:00-17:00 | 主讲人:Lorna Cordwell 英国心理学委员会注册心理治疗师 主题:认知行为催眠在癌症治疗中的应用 |
时间 | 8月15-17日 |
9:00-17:00 | 主讲人:曾文志 台湾清华大学教育心理与谘商学系教授 主题:拟定阿德勒学派心理治疗工作坊 |
时间 | 8月15-19日 |
9:00-17:00 | 主讲人:郭晓洁 萨提亚咨询师 培训师 主题:萨提亚咨询师(初级)专业班 |
时间 | 8月16-21日 |
6天2晚 | 主讲人:朱淑玲 北京景山学校高级教师 中科院心理所《学习策略研究》课题组成员 曾海波 中国传媒大学讲师 ICCP领导力教练 主题:学习教练高级研修班 |
关于大会大家可以咨询大会组委会
电话:010-51653135/36
也欢迎后台留言哦
点击“阅读原文”还可以在线报名!
点击“阅读原文”,支持在线报名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