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宝骏成立了,数百万大人物
2010年成立了宝骏。通用汽车(中国)将宝骏与凯迪拉克、别克和雪佛兰并列为中国第四大品牌。上汽集团将宝骏、荣威、名作称为上汽集团自主品牌的“三车马车”。由此可见,上海通用集团起初相当重视宝骏。宝骏也没有辜负大众的期望,凭借上述通用提供的技术和全国各地的经销商网络,迎来了品牌成立8年(2017年),成功登上了百万台。有段时间风景无限美丽。
宝俊,快点;走也很匆忙
2018年,中国汽车市场的整个大环境总体停滞不前,各大汽车品牌销量持续低迷,市长/市场竞争进入库存时代。汽车企业为了保持市长/市场份额,开始了“价格战”,无法避免合资品牌、自主品牌。他们的价格持续下降,压缩了攻克廉价汽车市场宝骏的生存空间,宝骏的众多潜在用户被抢走,销售量从“百万辆”下降到了87万辆,2019年下降到了60万辆。遗憾的是,鲍俊面临这场危机,出现了误判。
复盘宝骏销量下降至少可以得出结论:在中国市场,汽车受到品牌影响力甚至技术的影响,低端品牌在面对中端品牌的“次元打击”时,连反击的力量都没有。这值得所有自主品牌的警惕。早年的保俊之所以能掌握市场,是因为主力低端市长/市场(10万级以下)的竞争者较少。因为即使是速度、回流,保俊当然也能稳定地坐在钓鱼台上。
市场变化多端。当大众(捷达)、丰田、本田、吉利、长城决心扭转枪口进入低端市场时,就意味着留给宝骏的时间不多了。因为宝骏在辉煌的时刻没有树立好的品牌形象,性价比高的产品也以良莠不齐的质量为代价。
车辆质量数据,仅供参考
危机四伏,申宝俊要哭了。
销售量下降,宝俊惊慌失措。自主品牌近年推出子品牌进入高端市场,宝骏也越来越坚持不下去了,2019年4月推出“新宝骏”品牌,一再强调“新宝骏”和宝骏(露天)的区别。按照市长/市场规律,保俊“推新”的道路是正确的,但太草率了,走错了方向。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宝骏没有制造高端车的经验,所以一直是廉价车的代名词,刚出来的“申宝俊”努力摆脱与卢宝俊的关系,但申宝俊请扪心自问,你能摆脱吗?
吉利冲击了沃尔沃担保的高端市场。比亚迪,高端冲击。
有新能源汽车撑门面;长城冲击高端有SUV车型的销量支撑。反观宝骏有什么呢?说它有上汽通用为靠山,可宝骏并未利用好这一资源,更别提核心技术的运用。说到这里还是为宝骏感到可惜,虽然起初上汽通用对它是夸奖不断,但是宝骏只是一个干苦力活的"人",一直在外努力钱挣,却没得到任何核心技术。
说到底,新宝骏除了"换壳"和新增各种智能科技配置外,其实它的三大件和以至于做工并没有实质性的进步,但随之而来的是新宝骏的价格却提高。消费者为什么喜欢买老宝骏,很大原因是价格便宜。
现在呢?新宝骏旗下的车型的价格大多突破10万元"天花板",这样一来消费者的选择的范围就广了,完全没必要选择贴着"低端化"标签的宝骏。宝骏忘记了自己的初衷,你是否忘记了你的客源分布?
写在最后:
宝骏走高端化之路遵循的是市场规律,可没有足够技术支撑的新宝骏如同空中楼阁,随时可能倾覆。最关键的是,新宝骏不应该急于与老宝骏撇清关系,以此证明自己"高大上"的形象,难道奇瑞高端化品牌失败的案例还不够形象吗?
宝骏,既然凤尾做得很吃力,那你为何不努力做好鸡头?将质量和性价比做到极致,成为廉价车市场的"高端化车型"难道不好吗?
注:配图来自网络,权利归原作者所有,一并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