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天生丽质

【黄梅戏最初产生在湖北的】黄梅戏”究竟起源于黄梅还是安庆?

古代鼓说唱玩偶

有一件事,安徽和湖北两省争论了几十年,但最终双方始终没有争夺各自满意的结果。

这桩事,就是“黄梅戏”的起源问题。

黄梅戏资料

黄梅戏是一种地方戏,中国五大剧种之一。在中国诸多的地方戏中,黄梅戏显然已不是普通意义上的地方戏。

黄梅戏演员马兰

2006年,黄梅戏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这一“非遗”,又被界定为安徽、湖北两地共有,这在众多“非遗”之中也是不多见的。

戏曲演员化妆扮戏

黄梅戏的起源,通常被表述为起源于湖北黄梅县,清乾隆、道光年间传入安徽安庆地区,在安庆地区发展为独立剧种。这种观点,被当代学界所采信,并被收入诸多权威性著作。

黄梅戏艺术家韩再芬

这种“权威”观点,其实存有很大的误区。姚鼐《刘海峰先生八十寿序》曰:“夫黄、舒之间,天下奇山水也。” “黄州”即湖北黄冈,“舒州”妈安徽安庆,姚鼐对地方文化的考察,“文化圈”被划到秦置“九江郡”。

严凤英、王少舫电影版《天仙配》

黄梅戏起源认识的最大误区,就是失去了姚鼐这样学术大家的开阔视野。早期行政区划的设置突出便利性原则,区域内的文化圈与社交圈具有同一性。至少至明清时期,安庆的社交圈仍多见今江西、湖北,而不限于行政区划“调整”后的“南直隶”或“江南省”,这在当时的文人交游轨迹及相关著述中见有清晰的显示。

严凤英

“文化圈”的同一性,决定了安徽、湖北、江西交界地区文化的同质与同源,包括其中的民间文化与民间艺术。就黄梅戏早期的采茶戏而言,在安徽、湖北、江西广泛存在,甚至涉及中国更为广大的其他地区,并不为某一地方独有,源、流更是难以厘清。艺术皆起源于生活,不同艺术形式总是个性与共性并存,视采茶戏发源于湖北黄梅的观点,本身就难以立论并经得起推敲。

凤阳花鼓

化募(讨乞)、花鼓、采茶等民间小调,有时也被称作“小戏”,但这种剧情简单的小戏,与严格意义上的戏曲有着本质上的区别。戏曲的形成,前提是有职业性质艺术家的介入,高素质文人的加入促进元杂剧的兴起,这些皆为戏剧史所反复证明,观之世界戏剧史也一无例外,以黄梅与安庆的不对等,即可排除黄梅在黄梅戏形成中的意义。

昆曲

“南直隶”与“江南省”这类“新”区划,对安庆文化圈的影响其实又是巨大的。安庆地区戏剧的传承与发展,同样经历了这种“楚文化圈”到“吴文化圈”的转变。浏览诸多黄梅戏起源的议论,似乎普遍忽略了这种影响,尤其是对明清时期安庆戏曲盛况知之甚少。

戏曲演员化妆扮戏

就现有的史料文献来看,“黄梅戏”首见于民国九年(1920)《宿松县志》(今安庆市宿松县)。地方戏曲被命名为“黄梅戏”,具体一定的偶然性与复杂成因,并不能证明黄梅戏的源、流关系。

黄梅戏资料

安庆是一个文化昌盛的地区,同时也是一个文化包袱沉重的地区,传统主流文化影响深重。传统文化观,文学大宗为诗,其次为文,戏不入流。受传统主流文化意识影响,戏曲在安庆一度处于被禁止状态,包括官方与民间,这在官方文告及民间族规中均有明确记载。将地方戏命名为“黄梅戏”,是地方主流文化对民间艺术排斥的反映。而在当代,这种价值观又被完全颠覆。

戏曲演员化妆扮戏

安庆市根亲文化研究会调查显示:清乾隆时期,安庆迁陕移民后裔群体中,完整、全面地保存了孕育黄梅戏诞生的安庆民歌小调,即流行于陕南地区的“蛮子腔”。

旧戏本

作为中国五大剧种之一的当代黄梅戏,实际上成熟于新中国建立之后,是安庆老一辈艺人努力的结果。建国前后的黄梅戏,都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当代黄梅戏的源头,只能追溯到当时既有的安庆民歌小调,而无需更远。事实上这种“跳跃式”的溯源,既不符合艺术传承规律,也没有太强的可信度。

戏曲演员化妆扮戏

民国九年黄梅戏命名后,这一安庆地方剧名几乎又被改写。1926年北伐军进入安徽,安徽省城安庆文化界人士,动议将流行于地方的戏曲定名为“皖剧”。“皖”,本指安庆,现为安徽的简称。如果这一动议顺利实施,现在只会存有“皖剧”,而会不再有所谓的“黄梅戏”。黄梅戏的起源,很可能“跳跃式”地溯源某一“南戏”,并且更符合安庆地区的“戏剧史”,根本就不会再出现湖北、安徽之争。

“皖剧团”徽章

民国时期的安庆“皖剧团”,已经处于实质性的筹办中。近年安庆城中出土有当时的“皖剧团”证章,但未见更为详细的“皖剧”文献史料。安庆“皖剧团”及“皖剧”,因抗战爆发而胎死腹中。可惜,这方面的文献史料并不祥实。

戏曲演员化妆扮戏

由此可以看出,安徽、湖北的黄梅戏之争,真正的罪魁祸首是日本。如果没有日军侵华事件的发生,安庆地方戏只会有“皖剧”,“皖剧”的源头指向,只会是既有的安庆民间地方小调,不会再有湖北黄梅县之说了。至少可以肯定,黄梅戏起源之争完全是或然的,根本就不是必然的。

传统戏曲表演

关于作者: admin

无忧经验小编鲁达,内容侵删请Email至wohenlihai#qq.com(#改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