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绍兴地区的“祝福”习俗一般指农历12月20日至30日,我们可以广义地称之为“祝福期”。
一旦进入“祝福期”,人们便皆呼“夜”而不呼“日”,如二十日呼“二十夜”,二十五日呼二十五夜。“祝福”期间最为隆重的活动是“拜菩萨”与“请羹饭”仪式,这两项仪式也会被狭义地称为“祝福”,在这里我们称其为“祝福”仪式,以区别于广义上的“祝福”习俗。“祝福”仪式举行的时间每家每户不完全统一,可以在“祝福期”内挑选一个吉日,但必须在腊月三十之前举行,如果没有腊月三十,则必须要在立春前的那一天举行。在当地人看来,只有在立春之前进行的“祝福”才比较灵验,习俗中的“祈福”会在来年得到实现。立了春再进行祝福仪式,则失去了祈福的意义。
“祝福”期间,人们会举行一系列的活动,包括: (1) 掸尘,把家里打扫得干干净净; (2) 请灶神爷上天; (3) 预备“祝福”仪式所用的各种“福礼”; (4)“祝福”仪式的举行———包括“拜菩萨”(即“拜神”仪式)和“请羹饭”(即“祭祖”仪式) 。
(一) 送“灶神”
“灶神”也称“灶神菩萨”,往往是在阴历二十三夜举行“送灶神”上天的仪式。在请灶神爷前,每家每户都会掸尘,把家里打扫得干干净净,据说那天灶神爷上天会向玉皇大帝汇报该户人家里的清洁状况。
灶头上放蜡烛和香,三碗、四碗或者六碗素菜,不能放五碗。一般人家选择三碗,放点素菜之类的意思是保佑来年庄稼长得好,放油豆腐是希望来年油菜长得好,日子过得油润一些。
(二)“福神”的传说
“福神”又被称为“祝福菩萨”或“大菩萨”,神像一般有“黄山西南”和“南朝圣宗”两种。“黄山西南”的画像上是两个神,而“南朝圣宗”则印有帝王和将领多人。有关“黄山西南”和“南朝圣宗”的传说如下:
“黄山西南”中的两个神是兄弟二人,他们生活在北宋末年。当时正值金兵南侵,绍兴的兄弟二人,于年底从临近绍兴的萧山回家探亲,路过铁岭关,恰遇金兵抓民带路。为了解救乡亲,兄弟俩挺身而出,冒死领路。
此时夜色黑暗,兄弟俩翻山越岭,把金兵带到黄山西南外的海涂上。他俩佯装走不动了,而金兵也早已精疲力竭,就在海涂上歇息。到了午夜子时,海潮似万马奔腾,席卷而来。顷刻间,金兵大队人马被巨浪吞噬,兄弟俩也同归于尽。人们为了纪念他们,却又不知其姓名,所以就以他们牺牲的地点为名,尊其为“黄山西南”。
“南朝圣宗”,一说是南宋灭亡后,遗民们对于大宋君王的祭祀。慑于元朝的淫威,不敢公开祭祀,只能在夜深人静时进行;一说则是明朝灭亡以后,百姓为对于抗清复明的英烈的祭祀。神像正中着帝王服饰的是明末“福王”,旁边是杨继盛、史可法、张苍水等明朝大将。因反清复明在当时为非法活动,百姓是不敢公开的,因此祭祀活动只好在夜深人静时悄悄进行。
(三)“祝福”仪式
祝福仪式往往被分为两个过程,一是拜菩萨(祝福菩萨) ;二是请羹饭,即祭祀祖先。从时间顺序上说,必须先拜菩萨,再请羹饭。据人们说,菩萨比祖宗更大。这两个仪式可以紧挨着进行,中间可以相差一两天或者几个时辰。比如,在年三十夜的上午或下午请菩萨,中饭或晚饭前请羹饭, 但有的人家请菩萨和请羹饭也可以分开在两天内进行。
按照仪式大致进行的时间顺序,我们将其分为这样几个过程: (1)“掸尘”; (2) 准备“福礼”; (3)“福礼”的摆放; (4)“拜菩萨”; (5)“请羹饭”; (6)“散福”与“关门”。
1. 掸尘
一年一度的祝福,在绍兴无论贫民还是豪绅,一般都从腊月十五日起,掸扫房屋,粉刷墙壁,冲洗地面,擦洗家具,把里里外外打扫得干干净净,名之曰“掸尘”。即,在规定祝福日期之前,必须把厅堂、祭桌、祭器等掸扫、洗刷得干干净净。
2. 准备“福礼”
进入“腊”的节庆期,人们便忙着舂糕裹粽,杀鸡宰鹅,买鱼买肉,置办福礼和年货。最为重要的福礼,是指“三牲”、“五牲”或“七牲”福礼。一般人家用“三牲”福礼,考究一点的用“五牲福礼”,如鸡、鹅、元宝肉、猪头及鱼;最讲究的则加上熊掌、羊肉,为“七牲福礼”。所谓“三牲”福礼,即肉一方(农民喜用猪头) 、鱼一条、鹅一只(,或者鸡、鹅和肉一方。
挑选福礼有特别的讲究:
大抵是鸡鹅各一,都是预先栈养得极大的,猪肉长方一块,系腰背连肚腹部分,俗称“元宝肉”,先期宰杀洗净,至时放入淘锅去煮,至半夜可熟为度……
此外又有活鲤鱼一条,买来养在水缸内,祭时拿去挂在八仙桌右边横档上,事毕仍放在水里,过几天拿到城外河中放生。这恐怕是读书人家的风俗,他们平常忌吃鲤鱼,因为它是要跳龙门的, 是科举的一种迷信, 所以可能是后起的事。
挑选福礼很有讲究,比如鸡必用阉鸡,毛色要特别鲜艳;肉呢,必用正方(但据我所知,古镇人在选用肉时,更推崇猪头) ,以大块为上;鱼则非鲜活不可。
3.“福礼”的摆放
福礼被摆放在木纹方桌上,鱼放在八仙桌右边横档上。到傍晚时,将八仙方桌两张接长了,放在靠近檐口的地方。方桌可两张,也可以四张,但都必须按照木纹横摆。大多数的文本对“祭品”与“祭器”进行了描述,然而以上物品的排列秩序也有一定成规。
4.“拜菩萨”
“祝福”仪式在夜里五更天举行。一旦选定祝福的日子,就要在这一天的凌晨起床,烧煮福礼(供品) 。祝福大都在后半夜五更天举行,由于彻夜准备福礼,几乎整夜不得睡眠,所以也把祝福的时间叫作“请勤俭菩萨”。
“祝福”在黑夜举办,又特别强调了静悄悄的气氛,使仪式显得庄严肃穆。因此,当“祝福”举行时,难以安静的孩子,受到大人们特别叮嘱。
祝福仪式必须在正厅、堂前举行,而且必须大开正门。仪式必须由男性当家人主持,点燃香烛后,家中男丁按辈份大小,依次由里朝外行三跪九叩大礼。女眷和个别忌生肖的男丁,一概回避,不准拜神。这应该是过去的习俗,在现代社会里,则越来越不执行这些规定。(注13)具体的仪式程序如下:
主持者先点香,拿着点着的香朝外面拜三拜,然后把香插在香炉里。再点燃烛台上的蜡烛。值得注意的是,拜菩萨时人们是双手合十着平拜。但在随后的“请羹饭”时则双手交叉着拜。据说,福神菩萨吃东西动作很快,所以请福神,往往一次斟酒后立即转入送神仪式,这叫“快菩萨,慢祖宗”。
拜毕之后,便是到门外烧佛。同时,将一杯酒、一杯茶、三根香拿到门外去。所谓“烧佛”,是在门外的土地上铺上一把稻草,再在稻草上放上一些元宝和太包。将元宝、烧纸连同神祃(俗称马张干) 一起焚化。之后,将酒、茶叶和香撒到灰烬上,意思是菩萨把这些东西拿去了。烧的时候或烧完之后,家人再拜三拜。烧完佛后,把蜡烛吹灭。
送走了百神之后,静谧而神秘的气氛立即被响亮的鞭炮声打破,“随即大放其爆仗,普通多是鞭炮,即霸王鞭,一串一千枚,双响爆仗十个” 。
5.“请羹饭”
祭祖仪式的时间可以在“祝福”后几个小时进行,也可以在第二天举行。祝福完毕后接着祭祖,这叫“做回盘羹饭”,这时候的祭品、祭拜方式都需要做相应的改变。例如:祭神时方桌按照木纹横于堂前,祭祖时则要将桌子按木纹改成纵摆,所以绍兴俗称“横神直祖”;请福神的福礼在回请祖宗时要调个方向,并拨下筷子;祭神时人们由里往外拜,祭祖则要由外朝里叩拜。
6.“散福”与“关门”
请好羹饭之后,接下来便是“散福”。“散福”就是用煮福礼的汤汁烧吃年糕,人们取“吃了散福糕,来年节节高”的美意,以表神赐之福,散给全家。还有一种说法是,用请羹饭时用过的菜和饭,表示纪念祖先,每年在这个时候想起他们。
“散福”之后,就放“关门爆仗”。有的人家关门后,仍终夜围炉而坐,俗称“守岁”。
“祝福”与“散福”是在两种完全不同的情绪与氛围中进行的,“祝福”时静悄悄、庄严肃穆,甚至可以称为“悲哀”的气氛,被“散福”时享受美食、欢乐与喜庆的气氛所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