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三国故事和人物引入史作是宋代文人的一大创作,宋史中出现了不同的故事和人物,被赋予了不同的含义和特征,形成了独特的宋代三国史。
关于宋代三国词的特点及涉及到的主要人物,我在前面的文章中已经做过详细的介绍,本文不再赘述,笔者仅对曹操在宋词中的形象做一个简单的介绍。后世对于曹操的评价,可谓是各抒己见、褒贬参半。其中,较为较典型的要数《三国志》。西晋史学家陈寿编著该书时,通过对曹操有生之年主要功绩的详细记载与描述,称其是一个集才华与谋略于一身的乱世豪杰。而到了南北朝时期,史学家裴松之又通过在该书中加入大量的注引,着重凸显了曹操奸诈、残忍、包藏祸心的一面。一部著作中两种不同的解读,使得曹操的形象复杂多样,对后世的影响极大。
到了宋代时期,同样出现了这样一现象,北宋与南宋对曹操的评价也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声音。北宋时期的史学家们认为曹魏集团才是三国时期的正统,曹魏代替东汉是一种正常的朝代更迭,这主要体现在《资治通鉴》和《魏论》两部著作中。司马光编撰的《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史籍,其中采用了魏历纪年,这是尊魏为正统的一种体现。该书中对曹操的评价中也非常中肯,既肯定了曹操一生的功绩,对其残忍暴虐的行为也没有刻意回避。
欧阳修编撰的《魏论》,更是对曹魏正统的历史地位做出了肯定的解释。欧阳修认为,朝代更迭自秦代以来就是“兴者以力,功之成败而已。”曹魏取代东汉,跟西汉取代秦朝、秦朝取代周朝是一个道理,是一种正常的朝代更迭现象。按照这种“强者得之论”来说,既然秦、汉、晋都能称之为正统,那么曹魏取代东汉之后必然也是正统,这一点没有丝毫的疑问。
南宋时期,由于受到特殊历史环境的影响,曹魏的正统地位被史学家们否定,曹操的形象也随之发生了改变。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主持编撰的《资治通鉴纲目》中,就持有以蜀汉集团为三国时期正统的观点。该书中,曹魏的正统地位被蜀汉所取代,书中称刘备为帝、刘禅为皇太子,而曹操只称之为曹。另外,书中对曹操的记载也更倾向于残忍暴虐、嗜杀成性等方面。
两宋史学家们对曹魏集团及曹操持有的不同观点,对文人们的创作也造成了较大的影响,曹操在宋词中的形象也变得复杂多样。曹操最早出现在宋词中的作品,是由北宋文学家范仲淹创作的《剔银灯•与欧公席上分题》,这也是三国中的三位枭雄首次进入宋词的作品。这首词的创作背景,是范仲淹于庆历五年(公元1045年)推行的新政失败,遭群臣弹劾被罢官免职后创作的戏谑之笔。作者以戏谑的口吻嘲讽曹操、刘备、孙权三人,虽然在创业的过程中“用尽机关”,但也是“徒劳心力”,最终只得到了“三分天地”。如此这般仔细盘算,还不如“刘伶一醉”活得痛快。
此时宋代文人创作的三国词中,由于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三国风云人物并不是引入词作中的主题。所以,曹操在这一阶段也不具备具体的形象,只能算作是一个被引入作品中的人物。自政和元年(公元1111年)宋徽宗赵佶继位之后,大宋饱受金军的侵扰,社会动荡、时局不安,三国风云人物也逐渐成为了文人们引入词作中的主题。自此之后,曹操在三国词中出现的频率逐渐增加,虽然涉及到曹操的作品不多,但却把曹操复杂多变的形象完美地展现了出来。
比如,莫蒙创作的《江城子》中,作者不仅用“魏武帝”的称谓赞美了曹操一生的功绩,而且,以“从老大、好威仪”来形容曹操威风凛凛,器宇不凡的体貌特征。苏轼创作的《前赤壁赋》中,以“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展现了曹操气吞山河的英雄气概。李子正创作的《减兰十梅》中,作者借用望梅止渴的典故,以“庚岭将军,久思止渴”赞美了曹操的机巧与谋略。毛滂创作的《玉楼春•赠孙守素》中,作者以汉末乱世中的文人都“好在魏公门下客”展现了曹操文采雅量、爱惜人才的形象。
王迈创作的《贺新郎•寿右史》中,以“魏公风力”一句呈现了曹操的豪迈与直爽的性情。辛弃疾创作的《卜算子》中,又以“伏枥如公者”展现了曹操在迟暮之年仍心怀壮志的励志形象。刘将孙创作的《沁园春》中,以“叹孟德周郎,英雄安在”称赞曹操为盖世英雄,又以“武昌夏口,山水相缪”来慨叹曹操的历史功绩。
除了将曹操塑造成正面形象之外,也有不少人在词作中将曹操塑造成了一位反面人物。陈人杰《沁园春•赠人》中,就以“雀台夜月”描绘了曹操沉湎于铜雀台声色歌舞中的荒淫无度形象。刘克庄创作的《沁园春》中,以“平生奸伪”,揭示了曹操奸诈、虚伪的形象。苏轼创作的《满江红•寄鄂州朱使君寿昌》中,借用祢衡被杀一事,以“曹公黄祖俱飘忽”痛斥了曹操邪恶、弑杀的本性。戴复古创作的《满江红•赤壁怀古》中,以“万骑临江貔虎噪,千艘列炬鱼龙怒”,讽刺了曹操空有野心,但谋略不足的形象。总的来说是,曹操在宋词中是一个“既雄又奸”的形象。
参考书籍:《全宋词》、《宋代文学通论》、《资治通鉴》、《魏论》、《三国志》、《词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