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框架:1、因果关系。2、核心证据。3、顺序。4、两个比喻句子。
5、认识大自然。6、习作要求。课文分析《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阅读指向写作
文/陆生作
这是一篇记叙文,《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
既然是记叙文,它肯定有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
时间是背着书包上学去的时候,应该是早上。
地点是水泥道,而且应该就是从家门走出来不远的水泥道。
人物就是“我”。
事情就是看见雨后天晴的风景,水泥道的景色,然后抒发自己的情感,觉得水泥道真美。就这么回事情,对吗?这告诉我们写作文其实并不难。你看,就早上出门上个学,看到下雨之后的水泥道,也可以拿来写一写。
作者是怎么写的?这里面有写作的方法。
因果关系
开头第一段:“一夜秋风,一夜秋雨。”这就是一个原因。因为刮过秋风,下过秋雨,所以地上才会潮湿,所以树上才会有水珠,所以地面才会有小水塘,所以我才会穿雨靴,所以水泥道才会变得这样漂亮。所以作者一开始就交代原因“一夜秋风,一夜秋雨”。那时,环卫工人都还没有来扫地,说明时间早。如果扫掉了,还有凌乱的梧桐叶吗?没有了。当然也可能这段水泥道不归环卫工人打扫。
我们写作文的时候,要特别注意因果关系。一个故事的发生,它不会无缘无故的,肯定是前面有原因,后面才会有故事。一个故事在开头之前就已经开始了。
核心证明
我们继续讲因果关系,因为下了雨,刮了风,所以我看到了这样的水泥道。
因为我看到了这样的水泥道,所以我感觉到了水泥道真美。
这个“美”就是一个核心,就是这篇课文的关键。作者写了那么多内容,都是为了表达,写出水泥道的美。这是一种证明。
我们想一想:在这水泥道上,有没有垃圾?我想肯定有。在这水泥道上,有没有脏的地方?肯定有,也许还有一坨隔夜的狗屎。但是,作者没有去写那些东西。如果把那些东西写进来,合适吗?不合适,它们不美啊。这就是告诉我们,证明要集中,不要出现反向证据。
写作文要有自己的观点。这篇课文的观点就是“美”,所写的东西都围绕着“美”,这些东西是集中的、有序的,可不能东一斧头、西一锤子,更不能一会写美、一会又写丑、一会又写臭,这样就乱了。理解吗?所以作者写到的东西都是很美的,或者说都是发现了这些东西身上的美,没有去写这些东西身上的不美。
顺序
作者来写这些美的景物的时候,是有顺序的,不是乱七八糟写出来的。
我们想象一下:“我”背上书包,走出家门,出门看天气,抬头一看,最直观的感觉就是有没有下雨。情况怎么样呢?没下雨,而是多么明朗的天空。
写了“多么明朗的天空”之后,紧接着写“可是地面上还是潮湿的”,这一个转折,就是从上到下的一个顺序。这从天上直接到地上,好像有点突然,有点突兀,但是作者很厉害,后边跟着一句“映着一角小小的蓝天”。在地面上也出现了蓝天呢。这是一个写作文的高手,就像宗璞写《丁香结》:“有的宅院里探出半树银枝妆,星星般的小花缀满枝头,从墙上窥着行人,惹得人走过了,还要回头望。”能写上“惹得人走过了,还要回头望”,这是高手。就像鲁迅在《故乡》里写“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高手。很多同学的作文,总却一口气,他们不会这个地方写到天空。我们联系上朱熹的《观书有感》:“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课文中,地面上,一个个亮晶晶的水塘,也有“天光云影共徘徊”的功能啊。有蓝天倒映在水面,把天跟地都结合在一起了,所以作者从上写到下、从天空直接写到地面上,写得很漂亮。尽管小水塘只映着一角小小的蓝天。
作者的视线从天空到地面,从上到下,紧接着又要往上走,因为目光不可能穿过地面,总不能看到下面有煤炭吧。所以视线又往上走,就看到了梧桐树。梧桐树怎么样呢?秋天里,叶子黄了,叶子掉下来了。随着梧桐叶的飘落,视线又回到了地面,然后视线沿着铺在地面上的梧桐树叶,一直往前走,一直到路的尽头。
这就是作者写这一段景色的视线的变化。看出来没有?从上到下、到上、到下、到远方,从上到下,从近到远,理解没有?
接下来,作者再讲讲自己,讲处在水泥道这个环境中的自己。“我”像穿着一双棕红色的小雨鞋,像两只棕红色的小鸟,愉快地欢跳着,歌唱着。
作者既写了景色,也写了自己,然后再发出感叹:门前的水泥道真美!
这就是《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的写作顺序。
两个比喻句
一句在第八段,一句在第九段。
第八段:每一张法国梧桐树的落叶,都像一个金色的小巴掌。课文的题目就是“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
这个巴掌,是一个比喻。梧桐树的叶子,像人的伸开的手掌。
比喻的本质是什么?相似性,就是这梧桐树的叶子跟人的手很像。它们有相似的地方,就能够写比喻句。
而且同样是一张梧桐树的树叶,可以写出不同的比喻句。
这里讲它像巴掌。
如果它漂在水面上像一艘船,可不可以?
如果盖在某个地方,它就像一个盖子、一块布。
你看,梧桐树叶有不同的用处,不同的特点,就能够写出不同的比喻句。明白没有?就像一个月亮,我可以说它是一盏灯、一个球,可以说它是天空的眼睛,可以说它是白玉盘,还可以说它是一个饼子。
由此,我们就可以发现,其实作文都可以写出我们自己想写出的模样,对吗?不一定要跟别人写的一样,我们每个人都是不同的,我们做自己。李白将月亮呼作白玉盘,你也说月亮像一个白玉盘?你就不可以说月亮像一个灯笼,月亮是天空的眼睛吗?
再来看第二个比喻句!
我穿着一双棕红色的小雨靴,多像两只棕红色的小鸟。——因为他穿着雨靴在蹦跳,所以像小鸟一样在飞。这个比喻很好,它让我想到诗人林焕彰的一首诗,叫《妹妹的红雨鞋》。也许这篇课文跟这首诗,在创作上是谁借鉴了谁;也许是英雄所见略同。
我念一下《妹妹的红雨鞋》:
妹妹的红雨鞋,
是新买的。
下雨天,
她最喜欢穿着
到屋外去游戏,
我喜欢躲在屋子里,
隔着玻璃窗看它们
游来游去,
像鱼缸里的一对
红金鱼。
诗人把妹妹穿着红雨鞋在雨里走来走去比喻为红金鱼游来游去,跟这里棕红色的小雨靴比作两只棕红色的小鸟,是不是一样的?
我们学习作文,要这样举一反三,由此及彼相互之间联系起来,明白吗?这样就是打通任督二脉,你记住的知识就可以越少,但是运用起来就越方便,因为牵一发可以动全身。
认识大自然
如果你连这棵树是梧桐树也不认识,那怎么办?这就没法写了。
知识,要知道,能识别。孔子也讲“多识于草木鸟兽之名”。
我走出门口,树叶落下来了。什么树叶?知道吗?所以我们要去认识大自然。
认识大自然的同时,要仔细观察它。你看,梧桐树叶像巴掌,这是作者观察来的,在形状上写比喻句。作者说,像一个个亮晶晶的水塘,映着一角小小的蓝天。这也是他观察来的。我们走在雨过天晴的街上,有没有注意到水塘里面映着蓝天?很多人都没有注意过。就像我们晚上走在路上,很多人都不会抬头去看一眼星星。作文需要细节,观察,明察秋毫,这是细节的捕捉。正因为大多数人不去这样观察,如果你去这样做了,那么你的作文就容易有新鲜感,能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鲜。
习作要求
我们今天也来写一篇作文,就写你们家门口出来的那条路。
我不知道你家门前那条路长什么样,但你一定知道,你都住很久了,对不对?不管怎么样,或好或坏,或平或坑坑洼洼,或美似花园或泥泞,总有路,总有风景。
不管这条路长什么样,你都可以发现它的美,并写出来分享给大家。
记住一点:我一开始就讲了,作者写的这条水泥道上,也有垃圾,可能还有狗屎,但是他没有写,因为跟这些跟“美”不搭,与主题不符。明白吗?
你家门口这条路,有没有漂亮的东西?有没有种树?有没有开花?有没有人来车往?旮旯里有没有一个蚂蚁窝?树枝上有没有发一颗像螃蟹眼那样的芽?因为这些你都不知道,请你今天放学回去看看,你在路边随便找地方蹲下来,静静地看,肯定能够看到小虫子。你把这些东西写下来,从你家走出来,用一个顺序,或从上到下,或从近到远,把路上的景物写下来,写出它的美,就完成任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