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农业时代,松阳人重视“立春”节气。但是一般被称为“春天”或“教春”。老白是掉泥的开始。
旧志载,松阳有迎春、祭神、鞭春等俗。一
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一般在每年公历2月3-5日(农历正月初一前后),今年(2018)是在2月4日,太阳到达黄经315°时。
立春与立夏、立秋、立冬一样,都是反映四季更替的节气。明代王象晋《群芳谱》载:“立,始建也。春气始而建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正月节。立,建始也。五行之气往者过来者续于此。而春木之气始至,故谓之立也。立夏、秋、冬同。”立春作为节令早在春秋时就有了,那时一年中只有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春分、秋分、夏至、冬至八个节令,到了《礼记·月令》一书和西汉刘安所著的《淮南子·天文训》中,才有24个节气的记载。
自秦代以来,中国就一直以立春作为春季的开始。立春是从天文上来划分的,春是温暖,鸟语花香;春是生长,耕耘播种。故左河水的《立春》诗云:“东风带雨逐西风,大地阳和暖气生。万物苏萌山水醒,农家岁首又谋耕。”
古代有这样一个传说:立春快到来的时候,县官会带着本地的知名人士去土地里挖一个坑,然后把羽毛、鸡毛等轻物质放在坑里,等到了某个时辰,坑里的羽毛和鸡毛会从坑里飘上来,这个时刻就是立春时辰,开始放鞭炮庆祝,预祝明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我国传统将立春的十五天分为三候:“一候东风解冻,二候蜇虫始振,三候鱼陟负冰”,说的是立春过后,东风送暖,大地开始解冻。东风解冻。冻结于冬,遇春风而解散;不曰春而曰东者,《吕氏春秋》曰:东方属木,木,火母也。然气温,故解冻。五日后,蛰居的虫类慢慢在洞中苏醒。蛰,藏也;振,动也。密藏之虫,因气至,而皆苏动之矣。鲍氏曰:动而未出,至二月,乃大惊而走也。再过五日,河里的冰开始溶化,鱼开始到水面上游动,此时水面上还有没完全溶解的碎冰片,如同被鱼负着一般浮在水面。陟,升也。鱼当盛寒伏水底而遂暖,至正月阳气至,则上游而近冰,故曰负。
而与其相应的立春花信为:一候迎春。迎春花,别名金腰带,落叶灌木丛生。迎春花不仅花色端庄秀丽,气质非凡,具有不畏寒威,不择风土,适应性强的特点,与梅花、水仙和山茶花统称为“雪中四友”,是中国常见的花卉之一。这个时候刚刚春节前后,黄色的迎春花开。二候樱桃。樱桃花是樱桃树的花,和我们常说的“樱花”不同;樱花属于樱属,樱桃属于李属。立春后5天,樱桃树开花。三候望春。即木兰科的白玉兰、紫玉兰等,属落叶灌木或小乔木。立春后10天,玉兰花开。
二
从立春交节当日一直到立夏前这段期间,都被称为春季。那么,春天到底从什么时候开始?古今说法不一。一说春天从“立春”开始,理由是“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之首。立春一般在阳历二月四日至五日,正好处在春节前后的十天之内。但单以“立春为”春天的开始,并不符合天气的实际情况。农历的春天一般是指正月、二月、三月,并把正月叫“初春”“孟春”,二月叫“仲春”,三月叫“阳春”。由于我国的冬季南北温度相差很大,平均从南向北每100公里气温下降1.3℃。1月份,广州平均气温是13.4℃,哈尔滨却是-19.7℃,两地相差32.1℃。过了立春,南北温度差距逐渐开始缩小。根据现代气象学规定,连续五天(一候)的日平均气温稳定在10℃以上的始日划分为春季开始。我国幅员辽阔,南北由热带到寒带,因此,还是以平均气温来确定进入春天的迟早较为科学。
就松阳而言,春季一般始于每年的3月19日左右(候平均气温在10℃以上),终于6月4日许(候平均气温超过22℃),季长约78天。这样,松阳进入春季一般在农历二月中旬左右,五月上旬左右进入夏季。
立春后气温回升,东亚南支西风急流已开始减弱,隆冬气候已快要结束。而北支西风急流强度和位置基本没有变化,蒙古冷高压仍然比较强大,大风降温仍是盛行的主要天气。但在强冷空气影响的间隙期,偏南风频数增加,并伴有明显的气温回升过程。这段时间气候特点是:日夜温差较大,冷空气活动频繁。
过去,人们根据立春这天的天气预测将来天气及收成情况。如以晴天无雨为依据的有“立春晴,雨水匀”“立春晴,一春晴”等,以雨雪为依据的有“立春雨淋淋,阴阴湿湿到清明”“打春下大雪,百日还大雨”等,以雷电为依据的有“雷打立春节,惊蛰雨不歇”“立春一声雷,一月不见天”等,以冷暖为依据的有“立春寒,一春暖”,以风力为依据的有“立春北风雨水多”“立春东风回暖早、立春西风回暖迟”等等。松阳也有“雨打立春节,惊蛰霝弗歇”“立春三场雨,遍地都是米”“春来阳气升,雨水满圳窜”等类似熟语。
民间是以立春日为一年农事之始,俗以为立春宜晴不宜阴。如当日晴,则代表未来的一年之内是大丰收之年,国泰民安、风调雨顺;如果是阴天或下雨,则代表未来的一年内不太顺利,农作物不会有好的收成,因此,民间有“晴则诸事吉,阴乃万事愁”的说法。旧黄历上也说:“岁朝宜黑四边天,大雪纷飞是旱年;最好立春晴一日,农夫不用力耕田”。
顺治《松阳县志·世本杂占》云:立春日天阴无风,人安岁丰;东风,人民安,乐菜熟;南风,六畜安;西风,大孝;北风,水涂禾。是日行夏令,雨不时,草木早落,国时有恐;行秋令,民有疫;行冬令,水潦为灾,雪霜大至。
三
立春是汉族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古代民间都是在“立春”这一天过节,相当于现代的“春节”,阴历正月初一称为“元旦”。辛亥革命后,民国用公元纪年。2年(1913)7月,袁世凯拟定阴历“元旦”为“春节”,阳历的一月一日为“元旦”;次年(1914)起开始实行。自此,阳历“元旦”, 夏历岁首称“春节”,“立春”还是“立春”一直相沿至今。如立春恰逢正月初一,俗谓“岁朝春”,百年难遇,最近一年是2038年,民间认为这一年的收成肯定好,有“百年难遇岁朝春”民谚。而上次“岁朝春”是1924年,1924年立春不但既逢正月初一,而且又恰值甲子日,因此,松阳前贤高自牧在《甲子元旦立春记》中写道:“甲子为花甲之始,元旦(指正月初一)为一岁之始,立春则又为四时八节之始,乃三者会合于一日,殊属罕觏。查历书凡六易甲子,方于元旦逢立春。盖三百六十年乃会合一次也。”
作为古代一个重要的节日,“立春”形成并留下许多风俗习惯。
“迎春”。我国自古为农业国,春种秋收,关键在春,古人非常重视立春这个节气,民谚有“一年之计在于春”的说法,所以,立春既是一个古老的节气,也是一个重大的节日。立春时天子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去东郊迎春,祈求丰收。回来之后,要赏赐群臣,布德令以施惠兆民。这种活动影响到庶民,使之成为后来世世代代的全民的迎春活动。为什么到东郊迎春?因为春神句芒神居住在东方。句芒为春神,即草木神和生命神。句芒的形象是人面鸟身,执规矩,主春事。在周代就有设东堂迎春之事,说明祭句芒由来已久。还有朝贺,《梦梁录》载:立春日宰臣以下入朝称贺。文武百官,觐见天子,齐呼万岁。
“打春”。即鞭春牛。《事物记原》记载:“周公始制立春土牛,盖出土牛以示农耕早晚。”历代帝王都在立春这一天举行鞭春之礼,意在鼓励农耕,发展生产。鞭春牛又称鞭土牛,起源较早,盛行于唐、宋两代,尤其是宋仁宗颁布《土牛经》后,使鞭土牛风俗传播更广。《燕京岁时记》中记载:“立春先一日,顺天府官员,在东直门外一里春场迎春。立春日,礼部呈进春山宝座,顺天府呈进春牛图,礼毕回署,引春牛而击之,曰打春。”
“躬耕”。 在古代,天子诸侯都有亲耕措田的礼仪。精田是古代天子诸侯征用民力耕种的田地。典籍中记载,天子有精田千亩,诸侯百亩。《礼记·月令》关于孟春载有:“是月也,天子乃以元日祈谷于上帝。乃择元辰,天子亲载来耙,措之于参保介之御间,帅三公九卿诸侯大夫,躬耕帝藉。天子三推,三公五推。卿诸侯九推。”汉文帝、景帝时,先后颁布诏令,告示全国“朕躬耕以给宗庙粟盛”,又说“朕亲耕为天下先”。上行下效,郡府州县行政长官,也在立春之日,象征性躬耕。
此外还有拜太岁、祭祖、贴春字、剪花彩、浴兰汤,躲春和春游(民间要踏春,妇女戴春胜)、“卖春困”(立春日孩儿早起呼“卖春困”)等习俗。还有“走马”即跑马、骑马,“蹴鞠”就是如今的踢足球,搭春台戏演戏等活动。
在食俗方面主要是咬春。过去,立春吃春饼、生菜等,俗称嚼春、咬春或者尝春。唐《四时宝镜》记载:“立春,食芦、春饼、生菜,号‘菜盘’。”我国北方,立春日盛行吃萝卜,据说可以解春困。在立春吃萝卜,叫作咬春。
四
南宋大儒松阳项安世,其诗《母氏立春日庆七十》“土牛门外打春鞭”和《立春前一日书事》“明日天车始建寅,今朝犹是去年人。旋烘寒饼缠生菜,想见家贫忆路贫。”之句。元代大儒松阳周权,其诗《立春》“宴罢辛盘转晓风”之句(辛盘:用葱、韭等五辛菜蔬置盘中供食,寓意迎新)。明初举人松阳沈国栋,其诗《立春遇雪》有“东郊初迎青帝回”之句。乾隆《松阳县志》云:立春前一天,迎春于东郊,祭芒神,鞭春牛,民乃兴土功,士庶出观以受生气。寥寥数字,却是一个庞大的系列活动。
根据松阳史志办何为松先生回忆,立春节气,也是松阳农事的狂欢节,时有塑春牛、迎春、鞭春、咬春等习俗。
春牛:春牛是指泥土塑成的耕牛。塑春牛是一种流行久远的民俗,它具有鞭策开展春耕生产的含义。不过在塑造时还有一定的讲究:首先是塑造的日期必须定在冬至节后的第一个辰(龙)日取土塑成;其次是春牛的用料必须以桑木为骨架,外塑以黄土,泥牛身高四尺(四季)长八尺(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牛尾长为一尺二寸(十二个月)。牛背上还得有芒神(牧童)及牛身上还须绘上360日及十二个时辰的图纹。但春牛的某些细节,却每年有所不同,因为还得考虑当年的天干地支及立春日的干支等,同时彩绘的颜色也必须有所区别。如:牛头代表年干,牛身代表年支;牛角、牛耳及牛尾代表立春日的日干,牛胫代表立春日的日支。在颜色上也须按干支五行来区分。如属金为白色,属木为青色,属水为黑色,属火为红色,属土为黄色等。这些规律在制作时都可以从当年的历书中之“春牛图”上查找。春牛塑成后,就摆放在先农坛上以备“迎春”“鞭春”之用。
迎春:是一种古老的民族习俗文化。我县的迎春活动究竟兴自何时,已无从考证。不过据父辈流传,在清代松阳的迎春活动是非常之昌盛,其盛况根本不亚于其他的传统节日。整个活动连演两天,真是普天同庆官民共欢的喜庆节日。
第一天的活动放在立春前一日进行。整个活动又分“报春”与“迎春”两部分。所谓“报春”,其实就是由一艺人(或乞丐)装扮成春官,身穿特制的冠冕官服,在鼓乐队的引领下,沿街吆喝通报市民百姓“春来了,春来了!”而市民百姓听到通报后,就都得出来作揖致礼。待春官游遍全城四门后,报春活动就算结束。不过春官等原班人马必须马上赶回县衙门前以组织迎春队伍。
迎春队伍由一对幡旗引领,幡旗上书“风调雨顺”与“国泰民安”。随后紧跟的是銮驾、乐队、春官等,后面才是冠带整齐的县官及其县署僚属,最后才是背负农具的农民队伍。整个队伍在锣鼓及鞭炮声的陪衬下,浩浩荡荡地走向东门外的先农坛(现在神农殿岗,过去为五村蚕场),接着就进行祭祀仪式。祭祀仪式非常简单,先由执事官员手持壶爵,斟酒授于县官,县官再将酒爵高高举至头顶,然后毕恭毕敬地将酒洒在地上,再行二跪六叩首礼,最后再走至春牛前行作揖礼。礼毕,鼓乐鞭炮再次齐鸣,四壮汉抬牛回府,一路上热闹非凡,直将春牛移入衙门前,整个迎春过程才告结束。
鞭春:鞭春是整个活动之高潮,活动人员与迎春队伍相同,有春官、县官及衙内僚属、道士及黎民百姓等。鞭春放在立春当天举行,不过要按交春时辰的迟早而定,所以大家都得提前等候,只待时辰一到,鞭春仪式便即刻开始。
鞭春仪式先由道士念咒、傩舞开始,接着由主持官员行初献爵、亚献爵、终献爵等礼仪。然后春官又将手上两尺四寸长(表示24个节气)的彩鞭递于县官,让县官行鞭春礼。县官的鞭春礼须在道士的配合下完成,即道士高唱:“一鞭风调雨顺”,而县官就向春牛抽打一鞭。道士又唱:“二鞭国泰民安”,县官则抽打第二鞭。道士再唱:“三鞭六畜兴旺、五谷丰登”,县官则抽打第三鞭。三鞭结束,县官则弃鞭回衙。不过此时已是鞭春的高潮,所有百姓一拥而上,大家争相鞭打春牛,一时半刻就把春牛打成稀烂。最后就是“抢春”活动,每人上前抢一把牛泥带回家去,据说将该泥涂在灶台及牛角上,有辟邪祛病之功效。所以这一年一度的鞭春仪式,绝不亚于现今的狂欢活动。
民国6年(1917),新上任的钱世昌知事(县令),见坛倾祀废,总觉得有愧于这巍巍功业之先农。于是毅然决定,以己之钱,置备祭品,恢复祭祀。该年三月七日己亥,躬率僚属刘德怀、丁拱辰、刘绍宽、宋微封、蔡克猷等在神农殿内举行这既废复兴之祀典,当年曾被百姓传为佳话。
钱公在松阳连任三年知事,先农祭祀也未间断。据说以后县令也沿续了多年,直至抗战爆发,祭祀才正式终止(坛祀先农厉山氏。左祀炎帝神农氏,右祀后稷氏)。
咬春:立春日除鞭春外,民间还有咬春习俗,即在这天有吃春盘、春饼及咬生萝卜等习惯。不过在我们松阳却吃得比较高级,家家户户皆吃“春卷”。松阳的春卷是以豆腐皮制作而成,先将豆腐皮湿透浸软,然后以冬笋丝、肉丝、香菇丝等为馅,卷成两端封闭的圆柱形,其封口以蛋清粘合,最后下锅煎炸,待炸至金黄色时,再起锅切段装盘。食用时,外酥内嫩,香气扑鼻,口味特佳,为一年一度的特等美食。
另外,在民俗方面还有以“交春”为属相的交接点(不过,现在多以农历“年”为交接点),无“春”之年(农历正月初一到除夕夜没有“立春”节气)不办好事(因无科学依据,越来越不被人们接受)等等。
(本文得到潘云飞、李伟春、何为松等先生的帮助,在此表示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