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长春6月15日电:中国军子兰看长春
新华社记者刘硕
几十年来,长春君子兰经历了过山车般的起伏。
近几年,才重新回到相对稳定的状态,犹如涅槃重生。“不管在外面一天有多劳累,回来都要先看看自己栽培的这些君子兰!”拥有40余年养植君子兰经历的长春资深养兰人郭长有告诉记者。(小标题)曾经疯狂
君子兰是从国外传入中国的一种珍奇花卉,与生俱来,挺拔的大叶片子、美丽的橙红色花朵。喜欢赋予花卉人文品性的国人将这种兰花命名为“君子兰”,象征君子坚韧不拔的品格。
常言道,世界君子兰看中国,中国君子兰看长春。
长春作为全国最早种植和普及君子兰的城市,几十年来已经形成浓郁的君子兰文化。热爱君子兰的长春人发挥聪明才智,陆续培育出以培育者身份命名的油匠、技师、和尚等优良品种,受到市场青睐。
上世纪80年代初,长春百姓把君子兰选为“市花”。在一段时间内,长春几乎每家每户窗台上皆有君子兰绽放。伴随君子兰一路走来,赢得市场越来越多的关注,上世纪80年代中期,品种优质的君子兰身价一路蹿升,一盆花型好、品种好的君子兰,甚至可以换回一辆价值不菲的轿车。曾经有一盆君子兰居然售出10多万元的高价。当时这一价格可以购买40多两黄金,或者换回几套住房。
那个年代,吸金能力极强的君子兰曾被称为“绿色金条”,价格越炒越高。但也有人看到了其中暗藏的风险。不料好景不长,风头正劲的君子兰,1985年遭到当头一棒。政府部门通过限价、征税等措施,对价格虚高的君子兰市场进行扭转,君子兰的价格犹如跳水一般急转直下,不少投资者因此损失惨重。
(小标题)重生之路
疯狂过后的君子兰元气大伤,这位花中君子一夜之间跌下神坛。长春市花卉协会君子兰专业委员会秘书长李茂林说,君子兰历经大起大落,俨然是一种不理性的炒作所致。
涅槃重生是痛苦的,但这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从上世纪90年代末至今,长春市相关部门多次提出振兴君子兰产业,吸取了教训,君子兰重振雄风没有再走“大干快上、任由市场无序发展”的老路,而是立足于对市场规律的细心把握,以及对自身价值的充分认识。
通过相关部门对市场进行规范和引导,上世纪90年代初,君子兰产业开始逐渐摆脱阴霾,再度驶入平稳发展的轨道。
如今,君子兰市场高低分明,百姓养来玩玩的普通品种和行家悉心把玩的精选品种互不影响。“既要让老百姓消费得起,又要培育出精选品种”这是许多长春养兰人的共识。
记者在长春市一些花卉市场走访发现,眼下几十元、几百元一盆的君子兰十分常见。部分花卉品种经营者告诉记者,现在君子兰的价格已经稳定地回归到正常水平,尤其是“八项规定”实施之后,政府部门不再采购,经营者不得不降价转向普通消费者,从而使得更多的精选品种君子兰走入寻常百姓家。
与普通消费市场不同,精品君子兰的价格依然保持在高位。长春市资深养兰人陈英种植的君子兰,是当地花卉市场上公认的好品种,单株价值不菲,一株小苗可售价几万元。为此,各地慕名前来购买君子兰小苗的消费者不在少数。陈英告诉记者,这几年精品君子兰市场还是不错的,发展比较稳定。比如,自家的房子、孩子读大学的学费皆是养植君子兰所赐。
(小标题)回归“君子”
虽然不少人认为,30多年前的“疯狂市场”不会重现,但近几年来,蓄意炒作的苗头再度显现。比如,前两年的君子兰花卉展上,不但标价近亿元的精品君子兰令人瞠目结舌,而且标价数百万元、数千万元的精品君子兰也屡见不鲜。
业内人士认为,虽然这些天价君子兰有价无市,但对于市场而言则是一种不利的搅动,会催生虚火再现。因此,让君子兰的价格真正表现得像一位“君子”是当务之急。
今年举办的长春君子兰节上,主办方规定,所有君子兰标价一律不得超过百万元,哪怕是品种再名贵,也不能在展会上用天价扰乱视听。据主办方透露,此举的目的在于消除对君子兰价格的错误引导,让君子兰价格回归到正常轨道。
在行业协会的引导和扶持下,君子兰的种植者和经营者不仅在价格方面开始自律,而且建立了君子兰专业网站,成立了专业化水平较高的销售网络,并且通过电商、微信等平台开拓市场,意在深耕大众消费的广阔田地。
在资深养兰人的倡导下,君子兰在“君子”之外渐渐有了“父亲花”的美誉。一眼望去,身姿挺拔、气度不凡、禀性豪爽、风骨坚韧。同时,又有动人的花朵如期绽放,正如严慈相济的父亲一般。如此形象的树立,更容易让民众接受并喜爱君子兰。
目前,长春市君子兰种植总面积超过100公顷,拥有10多个大型君子兰培育基地,相关从业人员约10万。据了解,长春市是目前国内最大、最知名的君子兰培育基地和销售集散地。除此之外,在辽宁省、黑龙江等地的部分地市,君子兰产业也在迅猛发展。
郭长有说,他很看好君子兰产业的未来。“君子兰24小时释放氧气,根断了还能长出新根,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因此,它的舞台自然更加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