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商业模式不是所有人都擅长的,而是部分用户怀疑,部分用户沉迷。
好的产品大都蕴含着某些顾客愿意支付的咨询价值。
没有经历过太诱惑的善良经不起考验。
秒懂的东西也容易秒射。
三观不合,主要是对“牛逼”的定义不同。
现实有时是枷锁,有时是保护垫。就宇宙的极小生存概率,以及人类的极大愚蠢来看,现实更像是个设计周全的保护垫。
大部分新书的内容,对不起外面那层塑料薄膜包装带来的环境污染。
大两分法的归类中,内向和外向几乎是两侧分布最不均匀的,99%的人认为自己是内向的。
更不均匀的则是好人坏人的两分法,99.9%的人认为自己是好了。
确认一个人懂某件事需要很长时间,确认一个人不懂某事则很快。
现实是很深的幻觉,哪怕看起来是肤浅的。
有些人试图用“扫射”的方式来拍照,认为总会有一张会撞上好照片,但并不会。先“扫射”然后挑出好照片的成本,比拍摄前挑出好景象更难。
也许人生就是某种类似于摄影的机制:现实是扫射,选择是快门。
他整天都在思考,以至于没时间思考他的思考。
当你的想象力足够丰富时,才会怀疑想象力这件事。
在一个脆弱的生态体系里,诗人和数学家将率先灭绝。
尊严很难成为一种独享的奢侈品。假如尊严成为昂贵的奢侈品,穷人无法企及,那么富人也不能享有。
别是劝富人做慈善,而是要将慈善“设计”成一种富人追逐的“奢侈品”。
有些人像一年生植物,枯萎了就再也回不来。
人们嫉妒那些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的人,
羡慕那些做了自己想要做的事情的人,
仰慕那些做了自己想都没想过的事情的人。
存留在记忆深处的,大多不是情节,而是场景,犹如梦境。
你的相机无法拍出你的大脑洞察之外的景色。
将来值得说的事情,和现在值得说的事情,很少是相同的事情。
一句的真实程序与其定语数量成反比。
不以貌取人,是以貌取人的一种。
想的太多,是因为想的不够深。
有些人是在忽悠别人的过程中,弄假成真地重建了自己的价值观与人生目标。
我们感受到的多是温差,而非温度。
完善主义者,经常由于达不到完美的条件或效果,而什么都不做。结果,他实现了“完美的不完美”。
人类对情绪强度的偏好,强过对情绪种类的偏好。
只有当你老到离未来的终点很近时,才会理解“从未来回到现在”这类时光机的意义,但那时你已经不想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