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清华大学池塘
今天是端午节,我看到一些人挂着艾叶和香囊。“清明插柳、端午插柳”、“北方端午”虽然不如南方讲究,但除了吃粽子,在自己家门口挂艾草是江南北通常见的习俗。
进入校园后,临时起意,不如今天就应景的寻找下“艾草”吧。从植物分类的角度,其实民间俗称为“艾”的并非特种某一种,而是包含了艾、野艾蒿、南艾蒿等一系列的植物,它们都归在菊科的蒿属下。
羽状分裂的绿色叶片,浓烈的挥发性气味是“艾草”给人的第一印象,看到时并不会感觉陌生,似乎它们总生长在周围。即便没在野外或荒地上见过,提起餐桌上常见的茼蒿、蒿子秆,也不难发现两者形态上的相近之处(茼蒿、蒿子秆为菊科茼蒿属)。
顺着荷塘南侧的岸边游走,在堤岸的几块石头之间发现几小丛“艾草”,约30厘米高,主茎秆较粗壮,上面有明显的纵棱条纹,叶片的形态自下而上有着差异,下部的叶片多为二回羽状深裂,有长长的叶柄,叶柄基部还能看到迷你型碎小的羽状分裂叶片,上部的叶片多为羽状全裂,叶柄逐渐变得不明显,裂片细细窄窄的,近乎线状的披针形,先端尖锐,微微反卷。
翻转叶片,背面密被灰白色的棉毛,唯有中脉翠绿,对比鲜明,这是野艾蒿(菊科 蒿属)的特征。轻搓一下叶片,手指上有刺激性的味道,但算不上浓烈。
走不多远,在一片林地下又看到一种“艾草”,叶片看上去较野艾蒿细碎许多,仔细分辨裂片的形态,多是浓密的三回羽状深裂,翻看叶背,同样是绿色,轻揉叶片,指尖有浓烈的刺激味道,提神醒脑,我倒是喜欢的,这是较常见的黄花蒿(菊科 蒿属)。
2015年屠呦呦凭借青蒿素的抗疟疾功效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奖,令青蒿素名声鹊起,走进大众视野,而黄花蒿正是提取青蒿素的原植物。我国的多个古本草书中,都对黄花蒿有所记载,最早在《神农本草经》中被称为“草蒿”,且将“青蒿”作为一种别称,至《本草纲目》误将“青蒿”“黄花蒿”当作两种植物记载,实则都是指黄花蒿,而在传统的中医领域,仍多沿用“青蒿”的叫法。
另在当今的植物学分类中,确实存在一种名为“青蒿”的植物,同为菊科蒿属,然而青蒿中并不含“青蒿素”,算是在中文命名上一个混乱的例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