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天生丽质

【西安千年银杏古树】我们可能找到了西安城里最老的古树,今年1100岁

西安的历史已经入土,周围的古墓陵寝都沾上了灰尘,从来没有听说过只存在“阳光”的几缕遗迹也是冰冷的文物建筑。(莎士比亚,莎士比亚。)

可是他们不知道,有这样一些生机勃勃的事物也镌刻着这座城市的记忆,带着旧时光的况味,静静伫立在街巷里。

这便是西安古树。

“秋风生渭水,落叶满长安”。倘若在深秋挑上一个好日子,在这雾霾消散阳光正好的时节里,花个一天半日偷闲一番,在城街小巷里徘徊信步,也是一种幸福。

这一次,我们从城墙脚下起,由西向东,一路寻觅古树的踪迹。

我们的路线

“梓桐花幕碧云浮,天许文星寄上头。”

——唐·章孝标《蜀中上王尚书》

和已被各种商业模式开发过度而疲惫不堪的大雁塔相比,小雁塔的宁静和这个季节更为相符。

楸树,又名梓桐。一句“望长楸而太息”似乎重现了屈原在树下哀叹的场景;韩愈“仰视何青青,上不见纤穿”又说尽了它的茂密。楸虽长寿,但古楸亦是难寻。至于梓桐花开的盛景,就等到来年再看吧。

楸树 小雁塔 一级保护 树龄800年 胸径112CM 树高17.5M 管护单位:西安博物馆

“雕鞍承赭汗,槐路起红尘。”

——南朝·梁元帝《长安道》

这座院落中,最多的古树便是国槐。有5株唐槐伫立在这里。“槐”者,怀也。汉、唐以来,宫殿称为“槐宸”,官衙称“槐衙”,街道称“槐路”,皆与槐有关。

这些树的主干、主枝早已空心,却从旁支侧干中重发新叶,令人不得不叹枯木逢春,造化神奇。

国槐 小雁塔白衣阁西 三级保护 树龄130年 胸径83CM 树高18M 管护单位:西安博物院

国槐、银杏 西安小雁塔荐福寺碑前

“当秋霜染红了皂荚树,

鲜红的叶子之间便缀满累累果实,

一串串黄嘟嘟的”

——李升宝 《皂荚树》

从小雁塔往北,进了南城墙,才算踏在了寻找古树的正道上。

书院门牌楼后面的西安师范附小,最早是清末设立的小学堂。在它的教学楼后,现在还留存着一颗当年的皂荚树。

儿时读过一篇《皂荚树》,对那能在衣衫上留满清香的皂角充满了好奇,后来寻遍家周围也没能找到一颗皂荚树,但那缕皂角的香气却始终萦绕在我心里。此刻我站在这里,无比羡慕这些能在树荫下嬉戏的孩子们,和他们同皂角一样清新的童年时光。

皂荚 西师附小教学楼后 三级保护 树龄200年 胸径115CM 树高17.6M 管护单位:西师附小

“竹柏翠环阶,芝兰香满室”

——关中书院仁在堂联

书院门直向北,来到明清时期的著名学府,关中书院。万历二十年,冯从吾罢官回乡,在城东南宝庆寺讲学,冯先生乃当世高贤,听者日众,于是在万历三十七年建府授学,始有关中书院。

古人喜在学堂植松柏翠竹,以示名利淡泊,志向高远,方志敏在醒钟亭上题“园栽四物:青松翠竹白梅兰”就是真实写照。但如今的关中书院,留下的古树却多为国槐。槐树乘凉,荫庇学子,不论是否无心插柳,都为这绿瓦青砖的院落染上了古朴葱郁。

国槐 关中书院 三级保护 树龄250年 胸径88CM 树高16M 管护单位:西安文理学院

国槐 关中书院 三级保护 树龄250 胸径72CM 树高19M 管护单位:西安文理学院

左国槐 关中书院 三级保护 树龄200年胸径97CM 树高18M 右国槐 一级保护 树龄500年胸径117CM 树高16.6M 管护单位:西安文理学院

皂荚 关中书院 二级保护 树龄300年 胸径123CM 树高12.6M 管护单位:西安文理学院

“投迹依槐馆,荒亭草合时。”

——唐·林宽《穷冬太学》

出关中书院往东,有由南到北的三条小巷,依次是长安学巷、府学巷、咸宁学巷,都是西安城里最古老的巷子。唐时这一带为太庙,唐末太学迁至此。如果你从喧闹的书院门市场穿过,来到这里,这种与世无争的古意与幽静之感尤为明晰。巷内绿荫参天,几株古槐历经千百年风雨沧桑,依然焕发着勃勃生机。

府学巷是藏龙卧虎之地。著名书法家段绍嘉、吴三大等都曾居住在此巷内。府学巷口的“翰墨堂碑帖局”是段绍嘉先生祖上从明代就开设至今的;而府学巷3号则是“吴三大书画艺术馆”。在古树绿荫下漫步,顺便欣赏翰墨书画,别是一番滋味。

国槐 府学巷 二级保护 树龄350年 胸径120CM 树高12M 管护单位:碑林区园林绿化队护

皂荚 府学巷西 二级保护 树龄300 胸径80CM 树高9M 管护单位:碑林区园林绿化队护

国槐 府学巷 二级保护 树龄350年 胸径98CM 树高17M 管护单位:碑林园林绿化队

比起相对宽阔的府学巷,咸宁学巷则更为狭窄,街道宽度仅为10米,甚至不出百步就能走到头。这条路上统共只栽种了十余棵树,其中有5棵国槐都是两三百年的古树。巷内还有一座明代修建的奎星阁,只可惜在不断扩建加高的房屋中间已然矮了下去,静静立在在被人们遗忘的角落里。

国槐 咸宁学巷 二级保护 树龄300年 胸径56CM 树高14M 管护单位:碑林区园林绿化队

府学巷和咸宁学巷中间,是孔庙、文庙与碑林。也不知是否是文脉深厚的缘故,这一带的古树尤为密集。国槐茂密,侧柏苍劲,虬枝峥嵘,仿佛一幅幅翰墨作品。

国槐 碑林博物馆孔庙西 一级保护 树龄1100年 胸径150CM 树高16M 管护单位:碑林区园林绿化队

古树最神奇的的地方就在于,当你以为它已然沉睡死去,它却倔强拼命的要在侧枝发出新芽来。即使根茎已然腐朽,树冠却依旧枝叶茂密。

侧柏 碑林博物馆内 二级保护 树龄300年 胸径64CM 树高12米 管护单位:碑林博物馆

侧柏 碑林区博物馆停车场 二级保护 树龄300 胸径43CM 树高14M 管护单位:碑林博物馆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唐·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碑林再向东,便来到卧龙寺。卧龙寺始建于汉灵帝时,距今已1800多年,是西安现存历史最久远的寺庙之一。有古庙必有古树,几乎已经成为一个隐藏的定律。这里大殿前后的几株古柏,承载着它沉甸甸的历史。

和其他寺庙不同的是,卧龙寺还可以当做一个小型专题博物馆。唐代吴道子的观音像最早就藏在其中。还有宋代的幽冥钟和无数的经文典籍、石碑石幢,即便在此流连一个下午,也不算虚度。

侧柏 卧龙寺大殿后 三级保护 树龄200年 胸径40CM 树高11.6M 管护单位:卧龙寺

“只知紫绶三公贵,不觉黄粱一梦游。”

——宋·苏轼《被命南迁途中寄定武同僚》

与卧龙寺古树遥相呼应的,是东城外的万寿八仙宫。八仙宫又名八仙庵,是唐兴庆宫旧址,也是传说中唐代吕洞宾遇汉钟离,“一枕黄粱”点破千秋迷梦之处。

现在的八仙庵中虽然没有什么千年古树,但是殿前尚有古柏,与周遭的银杏相映衬,更显得苍劲挺拔。远远望去,青松、翠柏、红殿、黄叶,正是秋日里不可多得的风景画。

(注:本文图片均来源于《西安市碑林区古树图谱》,感谢西安市碑林区城管局的支持)

作者:月婵

贞观作者

微信:meiguanlive

新浪微博:@贞观club

关于作者: admin

无忧经验小编鲁达,内容侵删请Email至wohenlihai#qq.com(#改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