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天生丽质

【东北蒲公英】在东北,蒲公英为啥叫做婆婆丁?

这几天东北气温升高,大地上可以看到涩丁等野菜。查了很多资料,西布汀的学名叫蒲柏,为什么东北叫西布汀?

(西布丁)

这张照片是编辑从网上下载的,现在的Sibudin比照片要嫩得多。

在东北,很多人都非常爱吃婆婆丁。吃饭也很多,可以蘸酱,也可以熬汤,编辑还看过一种吃法,包饺子。婆婆丁做饺子馅,里面都要加上配菜,常用的是鸡蛋。

一到这个这个季节,很多人都去路边挖婆婆丁,但是路边的野菜其实是不能挖的。有人也做过试验,路边的野菜铅超标,对人物有害。

当然,人们爱吃婆婆丁,还有一个理由,因为它可以当作药用。编辑查了一下,婆婆丁的药效很多,具有清热解毒;消痈散结等很多作用。

(李时珍)

婆婆丁的学名叫做蒲公英。应该说,蒲公英的名字全中国都这么叫,但是在东北,蒲公英则叫婆婆丁。根据史料记载,《唐本草》是这样记载蒲公英的。蒲公英,叶似苦苣,花黄,断有白汁,人皆啖之。

《唐本草》是在唐朝显庆四年(公元659年),由苏敬等23人编纂的,可以见唐朝的时候,人们就知道蒲公英的名字。 那么,为什么叫这种植物为蒲公英呢?有很多传说。

现在流传最广,最为公认的是这个故事。相传在很久以前,有个十六岁的大姑娘患了乳痈,乳房又红又肿,疼痛难忍。什么是乳痈呢?就是乳房红肿疼痛,结脓成痈。这种病,多是生完小孩的女子得的。

这位女孩羞于开口,只好强忍着,这事被她母亲知道了。封建社会,从未听说过大姑娘会患乳痈,以为女儿做了什么见不得人的事。姑娘见母亲怀疑自己的贞节,又羞又气,更无脸见人,便横下一条心,在夜晚偷偷逃出家园投河自尽。事有凑巧,当时河边有一渔船,上有一个蒲姓老公和女儿小英正在月光下撒网捕鱼。他们救起了姑娘,问清了投河的根由。

第二天,小英按照父亲的指点,从山上挖了一种小草,洗净后捣烂成泥,敷在姑娘的乳痈上,不几天就霍然而愈。以后,姑娘将这草带回家园栽种。

为了纪念渔家父女,便叫这种野草为蒲公英。

(蒲公英)

在中国,很多植物的来历,并没有历史根据,大多是依据几个传说故事而来,蒲公英就是这样。但是,故事中都有宣讲教育的味道。比如蒲公英名字的来历,就是褒扬了蒲姓老公和女儿小英乐于助人的事迹。

那么,为啥在东北蒲公英就改名成了婆婆丁呢?也有一个传说故事。相传很久以前,在松嫩平原上有一个村庄叫丁家窝棚,其中有一户人家在全村比较出名,就是赛神仙丁寡妇家。丁寡妇中年丧夫,一个人拉扯一儿一女两个孩子。

儿子长大后娶了一位好媳妇,叫做孝梅,非常孝顺,但是丁寡妇却孽待儿媳妇。儿子看不惯,就外出打工去了。

有一次,丁寡妇要吃苣荬菜蘸酱,孝梅到了野外,只有在向阳的坡地上有一种叫不出名字的野菜,它比苣荬菜发芽早,叶子有锯齿。孝梅想,这遍野也没看见苣荬菜,这种菜也有点象苣荬菜,不管是不是先挖回去一些,要不回到家又要免不了一顿打骂。

婆婆吃完后,身上起了红点子,最后变成了水泡,就认为是孝梅下毒了。这事最后闹到了衙门,县太爷请县里的名医来给丁寡妇诊治。老中医来了以后,真相大白。原来是丁寡妇想儿心切,再加上看媳妇怎么都不顺眼,心积於火,还有刚到春天,肝火於燥,於毒攻身,身上便起了这些疔毒泡诊。

老中医说,这种野菜学名叫浦公英,它即能食用,裹腹充饥,还是一种草药,它能清热解毒,有通便润肠之功效。它在任何地方都可以生长,生命力极强。它和苣荬菜是同科植物。如果大家要是记不住它的名字的话。今天,丁寡妇的事情就是给大家一个警讯,我们就叫它“婆婆疔”吧。

(婆婆丁)

中国宣教是很有意思的,大多要用脍炙人口的故事,上面的两则故事,宣教意味就非常浓。但是,东北人管蒲公英叫做婆婆丁,还和蒲公英的药效有关。

最开始,人们发现蒲公英的药效,是因为蒲公英能够治疗乳痈。“痈”这个字和“疔”意思相同,都是局部表现为红、肿、热、痛,呈小结节,并可逐渐增大,呈锥形隆起。所以,南方人也管这种病叫做乳疔(ding)。北方人俗语中管“乳”叫奶,所以这种病也叫做奶疔。奶是对于孙子来说,对于儿媳妇则是婆婆,连起来,这种病就叫做婆婆疔。因为蒲公英能够治疗这种病,人们慢慢的就管这种美食叫做婆婆丁了。【参考资料:《蒲公英的营养价值及其开发利用》、《中国民族药志要》、《唐本草》】(作者:每日汉字)

关于作者: admin

无忧经验小编鲁达,内容侵删请Email至wohenlihai#qq.com(#改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