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的水果有颜色,每个人的颜色还不一样。
可是在大陆人眼里来看,水果只有好吃不好吃的问题。我第一次对台湾水果有印象,是在2009年文博会期间,当时台湾很多农渔业者参展,在深圳造成不小的轰动,多家媒体都有报道。之后,深圳的超市和水果店里开始较多地出现了产自台湾的水果。当时的台农芒,是市场上的抢手货。更早几年,我还在广州的时候,有次去经常光顾的一家水果捞店。老板说今天不要吃杨枝甘露和其他有芒果的食品。我为什么,老板说今天的芒果很酸。那天客人不多,我就顺便多问了几句。老板说,店里一直选用的是吕宋芒,产自菲律宾,但是前阵子菲律宾遭遇台风,来不及出港的芒果只能全部放在冷库里,等到台风过去再出港。这就造成了供应链的破坏。因为按照一般的程序,芒果的采摘时间相当苛刻,必须是在成熟之前就采摘,这样一来,在精确计算好时间的运输和清关过程中,芒果将继续自熟,等到目的市场时就熟得刚刚好。而台风造成一批芒果过长时间进入冷库,影响其自熟过程,因此到了目的市场的时候,芒果还没有成熟,发酸。
而产自台湾的芒果,运输时间更短,供应链管理是较菲律宾为简便的。因而盛名在外的台农芒总以其鲜美的滋味成为深圳食客的饕餮之物。然而所有农产品是一种商品属性较低的商品,最容易受到生产要素变化的影响。果然,不出几年,台湾以及其他地区的资本涌入适宜栽种台农芒的大陆以及东南亚地区,以台湾技术种植出品质同样优秀的芒果。这下台农芒的地位就尴尬了。
作为最早登陆的台湾水果,台湾芒果逐渐被资本淘汰。不过很妙的是,台农芒进入大陆市场激发了大陆食客对芒果的需求,在源自香港的“捞水果”的绝妙吃法之下,芒果从食谱的背面走向了餐桌的中央。大中华地区对吃的执着追求就这样改写了一种农作物的命运。
然而后继的台湾水果却没有这么幸运,例如芭乐,或者叫番石榴。这种“水果中的芹菜”由于独特的味道和口感,但是缺少文化作为媒介的转换和推动,因而始终在大陆市场上居于小众地位。
芒果搭上的顺风车,其他台湾产水果未必能搭得上。而作为一个食客,我的直观感受是,这两年来,在大陆互联网产业风起云涌,海量信息大浪淘沙的情况下,关于台湾水果的信息已经逐渐湮灭。例如,在我老家湖南,葡萄和橙子等水果采摘时有了网络直播,食客们一边看直播一边下订单,前几个下单的还能看到自己下单的那一箱水果被打包发快递。而台湾水果的信息,则被淹没了。
在我看来,台湾的业者失去了开拓市场的动能。而在水果市场继续新的品种来填充越来越多样化的味蕾的情况下,一种以往一直被中国人排斥的水果竟然独领风骚——榴莲。这种散发着臭味的水果太过于异域风情,多少年来都无法走进中国人的厨房,而今却以一种尊贵的姿态走进了中国人的客厅。与当年的芒果不同,榴莲的出现没有自带华丽的吃法。但是中国食客竟然硬生生地创造出榴莲火锅、榴莲炖鸡、榴莲披萨这样听起来简直是黑暗料理的烹调方式来善用大自然的恩泽。而榴莲做到的,台湾水果全都没有做到。
更糟糕的是,在台湾的政治生态下,销往大陆的水果被简单粗暴地染上了颜色,甚至一些果商也乐此不疲地给自己的水果涂上颜色。
比糟糕更糟糕的是,农业也有其摩尔定律,随着每一种作物的生长规律而不同。从2009年我第一次对台湾水果有印象到如今已经过去了十年。各种水果的自然规律我不晓得,但是可以肯定的是,资本在十几年前已经流向热带水果种植业、加上种植技术的发展,扁平的地球早已消弭了水果产地的边界。市场需要越来越多的新水果来满足越发难以伺候的味蕾。这些挑剔的味蕾也一刻不曾消停——当我们食客在一边感叹水果越来越贵,又一边乖乖掏出手机下订单的同时,台湾水果却仍在为它们是什么颜色而挣扎。
水果就是水果。赶紧卖过来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