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北京下雪,一张照片开始在网上热传,原来故宫门前排着长龙,等着进入入宫拍摄雪景的男女们纷纷换上汉服。画面上有一些幻想,有横穿的气势。马上传来了短句。下雪的话故宫就成了横店。
这个段子听起来很耳熟,没错,它是从“一下雪,北京就成了北平”、“一到秋天,北京就成了北平”这个段子中衍生而来的,而原始版的“北京成了北平”虽然一度成为了各大媒体的标题,但这句话也终于在最近被骂上了热搜,原来很多人都被传说中的北平“光环”欺骗了,如果你知道了在这座城市被称为“北平”的那几十年里,它的真容究竟如何,那么一定会后悔向往北平的。
首先在历史上,“北平”这个名字其实远远没有“北京”使用的时间长,战国七雄中的燕国最早在内蒙古赤峰设置“右北平郡”;“右北平郡”在西晋到北魏期间改名“北平郡”,郡治迁到了河北遵化;而隋朝时重新设立的“北平郡”郡治在河北昌黎,可以说这些名字中带有“北平”的地方,其实都和今天的北京没有任何关系,只有在明初到朱棣定都前,以及民国期间,北平这个名字才用了70多年。
可是自明成祖朱棣定都开始,北京这个名字可是实打实的用了600多年!所以我们向往的,其实多数时间就是北京,根本不是北平。接下来再来看看清末民国时期,北平的真实样子吧~
近代作家梁实秋写过一篇回忆故乡北平的散文,名字就叫做《北平的街道》,文章的第几句就写道:“无风三尺土,有雨一街泥”,这是北平街道的写照。后来又说:也有人说,下雨时象大墨盒,刮风时象大香炉,亦形容尽致。从这两句中就不难看出当年北平街道的“惨状”了。原来旧日的北平道路,多数都是处于“放任”状态,只要还能用,就没人会去修整,因此晴天时,街上尽是尘土,如果有车辆经过,那更是黄沙漫天。一旦下了雨雪,那么便是满城“泥路”了。
梁实秋在文章中就有所提及,北平苦旱时,一刮风就有又黑又黄的尘土兜头洒下,顺着脖埂子往下灌,牙缝里会积存沙土,咯吱咯吱的响,有时候还夹杂在小碎石头,大打在脸上生疼,眯眼睛更是常事。要是下雨了,大街上深坑太多,积水没漆,甚至还淹死过人,在小胡同里走路一定要靠墙,不然被泥水溅一脸的事也常有发生。
更糟的是,那个时代的北平没有垃圾处理系统,居民将垃圾随手倾倒在路边,难闻的气味和各种污物病菌满街飘荡,这样的北平,哪还有人有心情赏雪景啊?而且民俗学家、作家崔金生还曾在文章中回忆:到了国民党统治时期,北平严冬街头“倒卧”随时可见,每逢雪夜倒卧尤多。“一场大雪过后,一条不到千米长的小胡同里,就有十二具倒卧。”这里的“倒卧”,就是指那些被冻毙的流浪者。
在一些老照片中,我们仍能感受到那时北平的道路和生活日常,在这些深深的车辙里,就可以想象一下当时生活的不便利了。
所以,在当下我们可以换上一袭华美汉服,带着摄影设备,通过便利的交通去往包括故宫、颐和园、北海,乃至更小众的智化寺、更偏远的西山大觉寺时,所回望的当然不该是那个曾经脏乱破败的北平,历史遗迹、文物古建也当然不只是北平时代的专属名片。
下次北京再下大雪,千万别再用“梦回北平”来形容它的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