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就是力量?
何东胜
“知识就是力量”培根说的。很多学校和图书馆经常把这句话作为鼓励语录刻在最显眼的地方。
如果说这句话是外国人说的,传入的时间也不是很长,对我们的影响还不够深刻,那么中国版的就是这首诗了: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
安居不用架高楼,书中自有黄金屋。
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
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
男儿欲遂平生志,五经勤向窗前读。
这是宋真宗赵恒写的,与培根的这句名言有异曲同工之妙。不说别的,其中的“千钟粟、黄金屋、颜如玉”我们耳熟能详,也迷醉了万千仕子近千年之久。与这首诗同时期的,还有当时的九岁神童汪洙写的《神童诗》,其中名句“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也是传唱千古。这两首诗,一个出自帝王,一个出自幼童,对读书的推崇、读书人的自豪、希翼等种种情愫,几乎达到了巅峰。“天子重英豪,文章可立身”,又有一套完整的科举取仕制度做保障,完全可以想见当时的读书人拥有何等尊崇的社会地位和潜力。难怪有人说,文人最愿意生活的时代是宋朝。
赵恒推崇读书,是帝王术,出于统一思想(也被后来人解释为束缚思想),以科举取仕为国家选取行政管理人才,便于加强统治的目的;神童汪洙的诗是为了顺应时代潮流、呼应上层方略;培根晚一些,有机会集更多前人学说,而且身兼学者、散文家、哲学家、科学家数项头衔,更有条件和可能性站在全人类的高度,将读书作为人类一种共同的行为,思考和评判知识、读书与力量之间的关系,从而得出了“知识就是力量”的结论。这句话太简约,按理应该包含一个完整的推演过程:知识不是天生的,要通过学习;知识可以增加自身的力量,也可能成为推进全人类进步的力量;学习最主要的途径是读书。如果替换其中的概念,不是可以得出一个“读书可以增加力量”的结论呢?
不论赵恒、汪洙还是后来的培根,他们的主张基本没错。是否“学而优则仕”并不是断定读书价值的原因,培根是英国人,那里没有过科举制度,他不必为科举代言。早在科举制度诞生之前的几千年时间,中国的历史舞台上就从来没有缺少过读书人的影子,文化传承、知识储备、技能习得、素质养成,没有一样可以离开读书,天赋迥异、“生而知之”的大智慧者、大成就者毕竟是极为罕见的少数,绝大多数人还必须以书籍为阶梯,踩在前人的肩膀上。相当多的人通过读书提高了生命质量,改善了自身乃至更广阔的范围的人的命运。
但也有人“皓首穷经无一成,皆因读书误终身”,书于他不再有滋养、有启迪、有帮助,反而是遮月蔽日的乌云、摧花折柳的霜风、刮骨剔髓的利刃,读书与他也不过是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的生命死结。可见在这类案例身上,读书并没有增加他的力量,反而常使他身体更加孱弱、心智更加蒙昧、灵魂更加浑浊。而且,这样的例子在现实中并不是少数。难道以培根为代表的这伙人骗了我们?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倘若我们把培根的这个论断当作一个简单而直接的公式,我们还真就上当了。读书、知识、力量三者从因到果,有一个复杂的转化和形成过程,其中任何一个环节既可以是台阶,也可以是陷阱。一步踏错,万劫不复。
读书可以增加学问,但读书本身就是一门大学问。开卷有益、博览群书的主张其实也是很误导人的。并非所有的“卷”都是好“卷”,并非所有的知识都是有益的。读书若不加选择、不加鉴别,香花毒草一并吸收,最后获得的益处和害处是什么样的比例,谁也难说。各类书籍浩若烟海,知识的海洋无穷无尽,若毫无目的,一味求“博”,企图用有限的生命鲸吞世间所有的学识,“学海”就不难成为永无出头之日的苦海。有选择、有鉴别还不够,还需要构筑。特别在今天,由于新技术、新手段、新载体的普及,各类信息、知识大爆炸,阅读越来越倾向于碎片式、快节奏的传播环境下,构筑一个属于自己的知识模型显得尤为重要。缺乏有硬度、深度和广度,相对禁得起时间检验的著作或者思想、学说来筑基,来构成骨架和支撑,习得的所有东西就无处安放,如同超市需要货架。没有基础和框架,阅读行为看似勤奋、频繁,实则像风吹垃圾,不过是随意堆砌,各种物品之间缺乏逻辑和分类关系,要么杂乱无章、毫无头绪,要么互相抵触、污染。最坏的结果就是知识储存败坏变质,学习系统坍塌崩溃。
有鉴别、有明确目的的学习还远远不能形成力量,知识还需要转化。倘若比储存知识的能力,论速度、论储存量、精确度等,计算机比人类强无数倍。但计算机永远是机器,在眼见的现在的人工智能水平下,计算机的情况只能叫储存信息,不能叫学习知识。因为人类有自主意识,会思考、有情感,但机器没有。“思而不学则殆,学而不思则罔”,储存的知识就如同刚进入消化系统的食物,仅仅是原料,还需要经过消化,也就是思考,才能转化为营养物质和生命能量。一味储存而不消化,人容易积食和生病;一味学习而不加思考,人会更加迷茫困惑。必须通过思考,才能让知识真正成为自己的东西,融入到自己的生命。融入了生命的知识,就是智慧。必须提醒的是,力量是有方向的,智慧也是有方向的,它和人类共同的利益一致。知识是中性的,是物理学意义的标量;智慧是矢量,是温暖、光明、仁慈的。那些将化学知识用来毒杀同学、制造有毒食品,将物理学知识用来制造大规模杀伤武器,或者将财经知识、通讯技术用来实施经济犯罪、电信诈骗的等等,因为它的指向是反人类、反社会的,是负面力量,所以都不能称之为智慧。
从读书到力量,或者从知识到力量,现在仅有一步之遥了。这余下的一步,是虚幻与真实分界线,至关重要,那就是行动。懂得很多,知识很渊博,但是不照做,不落实,还不如无知;思路、方法、方案很好,但是不执行,到头来还是空中楼阁。将智力变成行动的能力,叫慧力。智力和慧力共同作用,才叫智慧。那些只知道死读书、尚空想、重空谈的读书人,就只能停留在书呆子、书痴、书虫的阶段,无论是距离“力量”还是“千钟粟、黄金屋、颜如玉”,都有一个不可测量的距离,或者一步之遥,或者一个筋斗云,或者生死之隔。心学大师王阳明提出了“知行合一”的主张,这是对治书呆子病的特效药,也知识和力量的鸿沟之间架起了沟通的桥梁。用知识指导行动,用行动验证、体悟和丰富知识,符合认识和实践之间的辩证关系。而且,从两者之间的关系看,行动比知识更重要。
作者声明:原创作品,头条首发,版权保留。部分图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