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海中上游地区的傣族和其他地区的傣族一样,源自古代可怜的人。
哀牢人是云贵高原的古人类之一。公元前五世纪左右,哀牢人在澜沧江、怒江中上游地区创立了达光等部落联盟国家。公元前二世纪末,达光王国开始与汉朝接触,因当时的达光王叫“哀牢”,汉朝开始把达光王国称作“哀牢国”。在这之前,汉朝只能通过滇国居民了解到哀牢人,公元前109年,汉武帝发兵滇国,以其地设置益州郡(今云南晋宁),滇王成为汉朝统治滇国百姓的工具。公元14年,滇王若豆率部起兵反汉,杀死益州大尹陈隆遣。王莽先后派遣“平蛮将军”冯茂以及宁始将军廉丹和史熊率兵前来平叛。公元25年,在廉丹的血腥镇压下,若豆为首起义军受到重创,被迫从滇池地区转移至汉朝势力相对薄弱的洱海地区(属哀牢国领土),大量滇国百姓也随滇王转移至洱海地区。公元42年,滇王的部属栋蚕率部在洱海地区起义。公元43年,汉朝派将军刘尚率汉军3000余人进行平叛,栋蚕主力被刘尚追至哀牢王城附近(保山坝子),滇国王室以及百姓及当地哀牢百姓为躲避汉军开始沿红河水南迁。沿红河水南迁的滇国王室以及百姓和哀牢百姓,有一部分携带太多物件且穿着光鲜的贵族行动迟缓,落在了这支南迁队伍的后面,最终定居红河中上游地区,成了今天的玉溪傣族。玉溪傣族生活在封闭的峡谷地带,与外界的接触很少,所以他们到现在还保留了很多古滇国的风俗。
葬礼也是沿袭了丧俗古风,千百年基本没有变。傣族十分看重长者的丧事,认为去世的老人劳苦一生哺育几孙,现离开了人世,应倾全力办好丧事,将其送到阴间过上更好的生活。因为在古代先民意识中,认为死亡仅是阳间生活的结束,阴间生活的开始,所以要举行各种仪式和隆重葬礼,让死者到阴间生活富足。《百夷传》是这样记载的:“父母亡……诸亲戚邻人,各持酒物于丧家,聚少年数百人,饮酒作乐,歌舞达旦,谓之‘娱死’;妇人聚众,击椎杆为戏,数日后而葬。”
傣族实行火葬,葬礼当天,孝女身穿盛装,孝男身披孝服、佩长刀,仪式盛大而隆重。
出殡这天,村子里只有丧者家生火做饭,其他人则带着酒物到他们家里吃饭,由于家里一次坐不下那么多人,其他人只好在村里的广场上等待。
广场在一棵大青树下,是村里议事的地方。
灵堂设在一间偏房中,灵柩停在顺墙的一侧,放在两条长凳上,与汉族的棺木相似。灵枢上覆盖着三层白布,再上面是一块红布,这些布是死者家属献给死者到阴间的被盖。灵柩上边高约1米的地方还吊着一根竹杆,上面挂着几件日常便装,这是献给死者到阴间的服饰。灵枢的尾端放着一顶斗笠和一个央箩,这是死者的遗物。灵柩旁站着三个中老年妇女在守灵,她们低声吟唱着哭丧调。
守灵仪式结束后就开始宴请客人,由于人多,房里房外、房上房下都坐满了人。屋子里面坐着的吹鼓手不停地奏着哀乐,死者的家人穿着孝服忙出忙进的招呼着客人。
死者的女性后代们拿出自己的盛装,穿戴整齐,准备参加出殡仪式。
老人咽气后,要杀1头10多斤重的小猪接气,以使家族延续兴旺和繁荣。
穿戴节日盛装的妇女们都打着鲜艳的大红伞,罩住自己的灵魂,不跟死亡的老人到另一个世界去。
死者的亲属头戴拽地孝布,表示以孝布为死者铺路架桥,通向天堂。
傣族实行火葬,死者的女儿在准备火葬的火把。
准备火葬的火把
死者生前的一些物品会被拿去烧掉。
墓地离寨子不远,是一片长着几棵大青树和杂草的斜坡地,这儿也称“竜林”,是寨子的集体墓地。
坟场上,男人们在棺木周围架起木柴,点火化棺。
女人们在另一旁焚烧死者的遗物,让他带到阴间用。
死者的家人用斧头把灵柩的两端辟开,让孝男们把点燃的火把塞进棺内,为死者举行火葬。
火葬后,死者的遗骨并不立即下葬,根据习俗要进行晒骨。晒骨的时间在20天至l00天之间,示情况而定。晒骨结束后,再次举行隆重的葬礼下葬遗骨。
死者的女儿,在整个葬礼的过程中一直不停的吟唱着哭丧调,后来问她调的内容,她说是:“你去到那边就好好在那边生活吧,不要再回来了......”
二次葬将在7天甚至3个月后进行......
来源:本文发布于「 玩转云南 」微信 ID:wanzhuanyunn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