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川湖南大学岳麓学院副教授
《近现代史料笔记丛刊十卷本》上海书店出版社,2020年12月出版。
据:最近获得上海书店出版社新版《近现代史料笔记丛刊》本,共收到10本、37种笔记、6000多页、近400万字,可见其厚度。其中大部分进行了审查,有些进行过精读。回想过去,集中阅读近代笔记史料的时候,已经过去了十多年,这次重新掌握,遇到老雨,难免会产生新的想法。(莎士比亚)。
笔记作为文体或史料,今天似乎不太熟悉。当然,这里有两个主要原因。第一是时代变迁。在当今普通人的生活中,很少能接触到这些文章。因此,读书人或学者不再以这种方式写作。否则,如果不做布道工作,可能很难获得学位。所以只存在于过去,现在不太显眼,没有多少参照物,这很难理解。另一个时间线索和更具结构性的变化是,现代学科形成后,将传统的书目学术体系割裂开来,其他内容的笔记分为各个现代学科。前面提到的几个例外主要是归于文学领域的笔记,以三言二拍、《聊斋志异》 《阅微草堂笔记》等为代表,可能顶着“文学名著”的招牌,可能编入语文教科书,普通人有一定数量的读者。
第二,因为自己的特性,笔记本的面貌本来也没有那么明显,对于今天的人来说更是如此。从形式上看,笔记没有诗词曲部的律率限制,也没有章回小说等主题上的一致性,公文涉及具体事务,更不是有相应的程序规范。(威廉莎士比亚,温斯顿)在内容上,笔记似乎又包罗万象。即使是最简单的“网文生的意义”的字面意思,笔记也与读者比较不接近。从当代几套笔记丛书的名字来看,有的像上海书店社一样叫“笔记”,有的叫“笔记史料”,有的叫其他形式或“笔记小说”,有的直接叫“笔记”。(威廉莎士比亚,Northern Exposure(美国电视剧),《读本》)每一个名称都是各种斋月里“笔记”,“自己”,“大会”,“回忆录”,“回忆”等现代汉语中不太出现的单词,读者们可以使用。相比之下,什么日记、文集、来往信件、公文、报纸一眼就能轻易看到。虽然现在电报已经不存在了,但以后报纸等也可能有同样的命运。
因此,笔记作为文体基本上从公众视野中消失,作为史料,根据自己的经验,很多历史系出身的本科生,甚至硕士生都茫然。
笔记一体基于“始于汉魏,兴盛于唐宋,盛于明清”的大臣观点,如他所说,笔记出现在汉魏,那时候在字意和文体上都算是兴盛了。从一开始,笔记大体上具有“散”和“杂”的特性,在成为一类人之前,“笔记”一词表示与诗相反的无规律文字。从以后的第四部分分类来看,笔记接近自部文献(这里得到同事罗津教授的提示),抛开对先进弟子的固有印象,长书(如《吕氏春秋》)和后来的笔记观差不多。以今天的标准来看,两汉魏晋之间已经出现了《十洲记》 《搜神记》等奇怪的备忘录和《世说新语》等可用作饲料的文献。对于唐宋和明清来说,笔记是大观,内容也可以说是千差万别,也可以说是万象。当然,从广义上来说,今天被认为是学术上的自传的一些著作可以进入笔记,这种自查比内容或项目更加有序和系统。(大卫亚设)。
笔记涵盖一切,但因此兼具“散”和“杂”,从其起源来看,也就是说,与地怪和传说无关,因此,当笔记用作一种史料时,往往与所谓的“Karazi关野寺”相关联,被认为是等级较低的史料。、、、所以有些新手,不敢用警告或有意识地,一旦使用这些材料来分析自己的句子,就会被认为是较低的分段,事实上,不需要解释。因为笔记本上有大量神秘主义或因果报应的内容,现代人观上可能确实不具备事实的真实性,反而有思想史水平或人心层面的真实性。可以发掘的地方非常丰富,这里没有多馀的地方。
即使抛开这种阴阳五行、往生轮回部分,笔记本上的“故事”的真实性也经常受到怀疑。这可能是因为对笔记内容有很多“道听途说”。所谓的“道听途说”当然是指很多施政故事、坊间传闻,但仔细调查的话,谁说、听什么、听什么,可能是值得注意的问题。印象中清代今天有不少带有奇怪色彩的笔记故事。作家叙述结束后,经常会出现这样的表达。这听某某的话,某某的一生很谨慎,所以通常不会虚惊一场。(威廉莎士比亚、温斯顿、读者)这种表达表明,一些作家在结束怪异或不可思议的故事后,有意识地告诉故事信息来源,也就是谁说的,并且为了提高故事的可信度,必须非常诚实和严谨地说这个人。(威廉莎士比亚,《哈姆雷特》,《史记》)笔者没有专门研究,不知道这种表达是否与清代博学的实际风格有关。但是这种情况确实会导致进一步的思考。也就是说,不单纯地把“道听途说”视为负面标签,而是深入研究笔记究竟是如何“道听途说”的,这是历史学中的一个重要命题:与寺院暗中一致。寺院一学、震源岩大成可以进一步强调历史文献中任何资料或叙述的“寺院”和挠性变化过程。如果能拓宽思路,就具有这种意识和敏感性,是可以追溯备忘录的内容来源。另一方面,近代书写史料的量相当庞大,有相互经常“借用”的地方,这当然比较接近于用文献阅读“寺院”的固有惯例。另一方面,很多笔记本上的内容是唯一的,在其他文献中找不到线索。所以,那个信息来源和传达方式,或者
对其可靠性问题有全新认识和更细致的判断。春秋公羊学中有着著名的“三世说”,其源即《公羊传》中出现的“所见异辞,所闻异辞,所传闻异辞”一句。后董仲舒将此“见、闻、传闻”作为三等不同的时代,去平分《春秋》。此后从东汉何休到清末康有为,“三世说”经过多番演绎,与治乱及各种社会性质勾连,读者必不陌生。若单单以所见世、所闻世、所传闻世作为时段划分的话,可以发现,这是以孔子作为参照标的作出的。简单来说就是孔子“作《春秋》”(《 孟子》语),书中最后的部分正是其所生活的时代,为所见世;再往前则是未见而有所闻,为所闻世;最早的部分则只有传闻流播,为所传闻世。
如果不考虑高奥的经学大义,回到之前对于笔记“道听”问题的考究上,所见、所闻、所传闻正可以被借鉴为史料史源判断的一种标准。约略判断之:同光人写同光事,某地人写某地事,某衙门人写某衙门事,大抵可以被视为“所见世”;同光人写道咸事,某地人写邻地事,京中人写宫中事,又可被看成“所闻世”;至于同光人写康乾事,又有天南海北、漫无边际者,或只能当作“所传闻世”了。当然,正如前述,清代开始不少笔记中也会给出消息来源,或曰亲历目睹,或曰闻自某某,或曰据传乃至不言消息所自。相对而言,这三世的可靠性是依次递减的。
“所见世”,最好理解,主要即笔记作者的亲身经历、观感。比如《近现代史料笔记丛刊·一》收入金梁撰《光宣小记》即可佐证。庚子之变后,因为《辛丑条约》的所谓“惩办”条例,京师不能举办科举考试,就把原先在京举行的会试移到河南开封贡院。金梁亲历此事,前往开封考试,其《光宣小记》中记述这次考试并拜谒房师、座师时的言谈,大抵可作为该年会试的“所见世”资料,亦可作为房师、座师的人物侧写使用。况且,金梁自述《光宣小记》是“检旧篋得昔年日记数册”择录而成,则更说明其来有本。有些笔记未必是记录一人一事,而是作者对于其所生活时代的现象描绘或总结感悟。比如汪康年在《汪穰卿笔记》(见《近现代史料笔记丛刊·七》)中曾谓:记者喜以“拿破仑不畏三千枝毛瑟枪,但畏一纸日报”之言沾沾自喜,而实际上根本没有此效果,仅仅相当于竹杠一杆(吴语中敲竹杠即敲诈讹钱之意)。汪康年自己就是报人,如此激烈言辞想必是对报界一些同仁所作所为较为失望,即便带有有怒其不争的夸大,却同时也能证明上述所谓拿翁言论在当日的流行。
汪康年(1860年1月25日-1911年11月4日)
《汪康年师友书札(1-4)》上海图书馆编 上海书店出版社2017年出版
“所闻世”,主要是指笔记所述内容有着明确的消息来源,而此来源当为亲历亲见者,“道听”只隔了一层,而说者又有切身体验和观察,相对来说也比较容易对可靠性有所判断。比如《梦蕉亭杂记》的作者陈夔龙,本是荣禄的心腹,后又攀上庆亲王,笔记多有荣禄亲口告知的同光间朝局内幕和大臣倾轧之事。当然荣禄作为亲历者,又与陈关系亲密,能较为详细地告知内情,信息来源比较直接,但同时也存在言者有选择性地说和听者为尊者讳地记的情况。此时就需要一些其他材料来佐证这些事情,或者根据陈夔龙的表述来判断。陈氏总体还是一个比较谨慎的人,所以有些故事并不直说人名,而是用类似“南中某侍郎”之类代称,尽管须辨明此究竟为何人,但是却也说明其充分考虑到了影响,事情本身或许更为可靠。与之相仿,《古红梅阁笔记》(《近现代史料笔记丛刊·二》)的作者张一麐,曾长期作为袁世凯幕僚,袁对其也较为器重,所以笔记所载袁世凯所言,可能也比较可靠。
陈夔龙(1857年—1948年)
张一麐(1867一1943)
《古红梅阁笔记》上海书店辑自民国期刊《人文月刊》于1998年出版,本次与张一麐《五十年来国事丛谈》合刊收入《近现代史料笔记丛刊·二》
“所传闻世”,相对而言情况比较复杂,而且大部分笔记内容可能就属于此类。或者不写信息来源,或者不知是经多少口舌的坊间流言,又或者东拼西凑,为了吸引眼球故作惊人语。在阅读笔记的过程中,大抵会发现,有些作者或是小说家之流,或是边缘报人,显然没有什么太多的消息来源,但说起宫闱秘事或朝堂内情,往往如身临其境,描摹似惟妙惟肖,细至一举一动皆记录在案者。这样的笔记可能就与所述之事没有多大关系了,只能反映某小说家某报人喜欢这么写,而此等写法又受市面上的读者欢迎,成为一种社会心态史的材料了。当然,另一种笔记,虽说从直接的消息来源而言,也算是几手传闻,但作者往往接触了大量的相关史料,甚至有些笔记已经具有一定的研究性。其中最著名者大概即是陈寅恪都称赞不已的《花随人圣庵摭忆》,自然不能以“所传闻世”框限之。
《花随人圣庵摭忆》上海书店出版社1998年出版
笔记一种,“散”“杂”而包罗万象,实是研究历史的绝佳资料宝库。当然,如何研判和利用其中所载,情况也异常复杂,绝非有几条简单的标准和则例可以尽述,而须逐条考证明辨。此处想说的只是,千万不要因为笔记“道听途说”的属性而一概否定之,而恰恰应该从“道听”问题入手,增加一种辨析笔记史料的角度和视野。
责任编辑:黄晓峰
校对:丁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