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也是另一种社交方式。
对于现在的成年人来说,面对社交已经形成了新的状态。
如果以前大家在社交时保持热情、热情和好奇心,那么现在成人社交的状态将是克制、收敛和主动的。
一方面,因为消除孤独的方式较少,所以要开展越来越多的社交,才能丰富闲暇时间。
一方面是因为有太多的手段可以代替社交,在高强度的生活和工作压力下,越来越多的人不愿意社交。
所以为了不削弱在朋友圈的存在感,我们倾向于定期或经常发送朋友圈动态。
但是每个人发行朋友圈的频率也不一样。
喜欢发朋友圈的人隐藏着什么心态?
1、提高自己的“存在感”
想想看,你的朋友中存在感最低的是谁?
第一类:从未或很少发放朋友圈的人。
你的好朋友本来就很多,但他们很少送朋友圈,所以你也会逐渐忘记这个人。(大卫亚设)。
尤其是你俩关系不太熟悉的人,他很容易被你遗忘在角落里。
第二类:缺乏互动性的人。
根据“150法则”原则,我们可以在各自最大能力范围内与150人建立关系,开展感情,社交。
超出这个范围是我们无法控制的。
事实上,平日里大多数人打交道的人往往有朋友、同事、朋友、朋友,最多几十人保持着频繁的联系。
所以除了这些人,很多人都和你缺乏互动。
时间久了,他们当然容易被你遗忘。
这时候提高我们的“存在感”很重要。
那么,我们如何提高朋友眼中的存在感呢?
毫无疑问,用发送朋友圈的方式就可以了。
你的朋友圈里有动态的,经常动态的人。其实我有这个想法。
这是一种社交手段,也是在网络上维持社交关系的手段。
让我举一个例子。
如果你想打造自己的品牌,如果你有自己的形象,就要扩大大众的面貌,让更多的人认识你,了解你。(约翰肯尼迪)。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这属于“多看效应”。
经常出现在你视线范围内的人或事物总是能引起更深的注意。
2、特定目的性。
“面对喜欢的人,我们会显得幼稚,故意希望对方注意我们,关心我们。(莎士比亚。)
例如:
学生时代,如果男人喜欢某个女人,他会在那个女人面前尽可能地展现自己,让自己更加吸引女人的注意力。(莎士比亚)。
在球场上,他总是最努力、最大声地叫的那个人。在学习中,他总是最努力或最淘气的一个。
这样做的目的是吸引对方的注意力。
对喜欢发朋友圈的人来说:
他们发出动态的目的是给某人看或给某人看。
给某人看的东西自然是表达感情,有喜欢、讨厌、想念的意思。
发给某些人当然是想扩大自己的品牌,完成自己特定要求的手段。
3、希望得到外界的认可
心理学认为,我们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隐藏着“想得到认可和赞美”的声音。
就像子女渴望得到父母的称赞一样,爱人渴望得到配偶的支持,朋友渴望得到我们的信任。
经常做朋友圈动力学的人希望自己的生活方式、朋友圈状态和外部世界认可和赞美他。
展示生活,分享生活是一个方面
。我身边有太多喜欢展现生活的人了,每天累的时候翻看一下朋友圈,就能看到他们晒美食,晒生活,晒心得的动态。
其实通过他们发的动态,就能够感受到他们的情绪。
感受到安逸,愉快,亢奋甚至是悲伤。
而在刷朋友圈的过程中,我就能感受到人的七情六欲,感受每个人的情绪状态和心理想法。
这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
就像闲来无事时,坐在路边上观看每一个过往的行人,看他们的表情,看他们的眼睛,看他们所表现出的状态。
人生冷暖,生活万象,万分有趣。
我从来不愿诋毁每个喜欢发朋友圈的人,相反更愿意去认可或者观察他们。
通过线上的社交,去完善我们对于社交的心态。
4、“小众心理”与“社交焦虑”
你朋友圈里面有没有追求特立独行的人?
他们发的朋友圈动态,往往很深奥,想法与创意也是天马行空的。
生活看上去很精致,照片都是精心修剪过的,文案都是用心组织的语言,内容看上去十分谨慎又深奥。
其实,这属于社交中常见的一种现象:追求小众与特立独行。
但追求小众,又跟社交中的焦虑有分不开的联系。
试想一下:
在人群中,鹤立鸡群的那个人虽然承受着最多的关注,但他也同样承受着压力。
压力最终就变成了焦虑。
朋友越多,展示自己的生活越多,这个人也往往容易产生更深的焦虑感。
但无论如何展现自己的朋友圈,都应该记得:生活靠的是自己的感受与摸索,而不是虚拟地创造。
今日话题:
你为什么喜欢发朋友圈?
(文章配图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