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读研究生小陈觉得,在事业单位的父母一辈子安安稳稳也备受周围人尊敬,于是自己参加这次考试希望可以去到理想的岗位。
父母对小陈的影响特别大,小陈特别喜欢父母的书香气质和为人处世的温和气质,所以小陈一直都在向父母取经,梦想是去外交部。
小陈也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父母们都说这个公务员最好找对象,别人找对象都要找公务员,于是小陈觉得干脆一箭双雕,把自己下半辈子的饭碗也找到了顺便可能幸福也不远了。
在企业摸爬滚打数载的小谢也决定参加考试,主要是因为在职场拼搏惯了累了,想过一过比较稳定的生活。小谢以前觉得考公务员不太可能,因为总觉得体制内的人缺乏创新也古板守旧。自己不一样,喜欢冒险,喜欢挑战不可能。
所以这些年又是打工又是创业的,经验是累积了不少,人脉也有,但就是觉得天天在职场商界杀来杀去,有点疲了。但看到很多政府开始着重科技创新和人才引进,有一点业务水平的小谢决定试一试。
与前两位不同的是,刚毕业工作两年的小杨觉得,比起周围在普通企业里朝九晚九的朋友,有那么一两个公务员的朋友貌似在不断地学习努力,各方面都让小杨羡慕不已,于是小杨也希望加入考公大军,实现人生更美的境地。
小杨说现在社会变了,公务员好像也和以前的公务员不一样了,以前感觉就是喝喝茶看看报纸。
现在打开一个微信,发现里面的公众号上有趣的内容居然是政府部门宣传处发的,自己要在外面参加一个业余体育活动发奖的居然是电视上以为现实中见不到的政府领导。
所以你会发现疫情过后,在经过企业的生死存亡后的苦苦挣扎的老板们和打工人们,内心多多少少对那个风雨来了依旧稳如泰山的政府部门有所想法。
以前是觉得不太想去,现在觉得可能还是在“编”里好。
人的安全属性更加让编制的工作变得更有吸引力。正是因为有了编制,所以有了一个稳定的小圈子,有了被保护和被管辖的感觉,不用自己操心,不用自己费心,多好。
加上工资收入还不错,然后福利待遇也好,甚至家庭朋友聚会也可以说一下国家的最新政策和现在最前沿的科技是什么样子,这个编制,不管自己有没有这个能力水平,先试一下再说。
为什么你会削尖脑袋不惜一切时间精力扑在考编上?那是因为那是一个散发出光环的地方,你觉得你应该是光环里的一员。
经济学上,最好的企业往往因为报酬环境的关系有最好的人才,而这些人才将会紧紧地抱在一起成为精英团体,随后吸引更多的人进来加入,最终形成一个光环和势能,导致这里面的人其实是可以互帮互助,成为社会的人才聚集地。
除了名企名校,政府单位由于拥有最顶级的资源配置成为很多人趋之若鹜的地方。而为了城市的发展和国家的富强,最近几年很多政府或者事业单位下调门槛,以达到虹吸人才的目的。
虹吸现象指的是由于两端重力和压力的不同,高处的水会被吸起来的现象。也就是说强者愈强,弱者愈弱。
因为你向往美好生活,所以你会不惜一切去找可以让你过上美好生活的工作,好工作无非就是收入好,稳定和福利好,有地位能进步,这个不就是编制的最大优势吗?
所以无论是多么痛苦的考公之路,还是多么小概率的梦想实现,甚至你觉得其实你可以有别的路可以走,你还是不由自主地选择了看上去最安全最理想的那条路,叫做编制。而后果就是,你在不断地与优秀人才竞争的过程中越来越身不由己,一边压抑也一边安慰自己继续。
其实说到底,我们就是在作茧自缚。多数人原则让我们坚信跟着群众走才是最安全最正确的选项。我们应该跟着大部队走,活成大家都期待的样子,我们的想法应该符合社会的主流,应该是社会大部分人的选择。
我们的视角就应该是别人的画面,看上去最光鲜亮丽的,就是我们应该有的样子,无论这条路我们适不适合,喜不喜欢,跟着大家走就对了。挤一点无所谓,反正不能走偏了。
人越多其实越容易产生比较,而后我们会在大大小小的编制考试中死去活来。而终于考上了编制,又会在被众多人才和管理人才的规则约束下郁郁寡欢,因为我们的思想已经被困住了。
被困住了,其实是被吸住了。
我们的大脑不由自主地变成考试的机器,我们的大脑不由自主地被发配各种任务进行学习工作,我们的人生被吸向了社会的最高处,以至于我们把脚抬起来,方向就已经定好了。
说到底,也就是我们自己由于害怕放弃了选择的权利。
我们害怕风险,害怕未知,害怕失败,害怕别人的看法,害怕自己不被理解,所以我们不思考,只行动。
但每当我们在我们选择的人生中遇到小小挫折的时候,我们的灵魂就会跑出来跟我们说,“我真的好痛苦”,于是你会安慰你的灵魂说,“请忍一忍”。不光要忍,还要痛,因为不疼痛,就无法感知人生。
尽管很小部分人考上了编制,也过上了锦衣玉食受到了周围人的羡慕眼光,但是总觉得在人云亦云中失去了什么,那就是自我,所以依旧感到疼痛。
我们不会为自己的成就总感到喜悦,让我们感到踏实的,是我们不断鞭策自己的不满足和对自己的一次又一次怀疑和自省。
这几年你会发现,很多人不要编制了,曾经在银行的人出来打工,大学任教的开始上网课,曾在政府单位工作的人开始自己下海创业,这些“异类行为”比比皆是。
为什么这群本来可以在成功的道路上四平八稳走着的人为什么都改变了前进的方向?
因为我们永远怀疑自己的人生,我们永远都在痛苦中感知自己的存在我们很害怕,没有了自我的牢笼,我们的灵魂会无处安放。
说到底,不被限制的人不叫现实生活的人,不被束缚的人生不叫人生。
我们该自己画圈,给自己找圈,找墙,找边,我们就希望有个东西把我们牢牢地绑着,感到被挤压被摩擦的疼痛感。所以围墙再美,也会有人跳出来,当然还会有更多人跳进去,在跳来跳去的过程中,我们只是喜欢那堵墙而已。
不要说“编”不好,因为没有人编不起来;也不要害怕制,如果不是人多,也不需要制。
与其研究我们如何逃离困境,摆脱束缚,不如仔细想一想这个困境如何产生,这个网是不是我们自己吐丝把自己一圈一圈围起来,直到特别稳固、特别安全直到透不过气来为止。
更不要说什么如何破局,破墙,破茧,因为我们本来就是蝴蝶,为什么自己要把自己当成虫子呢?
从来就没有任何一个人或者事可以束缚你的思想,因为你的思想、你的意识是独立的存在,除非你自己想被束缚,仅此而已。
- The End -
作者 | Bear
编辑 | 一粒米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参考资料:[1] Phillip L. rice. Trans. Shi Lin et al. Stress and health. Beijing: China Light Industry Press, 2000
[2]Ricoeur, P. (1966). Freedom and nature: The voluntary and the involuntary, trans. Erazim Kohak. Evanston: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Press.
微信公众号:第一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