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转快了,太阳日也就跟着变短了,不再是24小时(86400秒),太阳日指的是太阳出现在天穹顶的位置到下一次出现在天穹顶的位置所需要的时间。
而我们的世界时(也就是我们的钟表)时间并没有调整,依旧是按照24小时过一天,所以对我们来说真实的时间并没有变快,我们还是在按照既定的时间过日子。
那么我们是否可以置之不理,不管地球是转快,还是转慢我们就照常按我们的钟表生活。
很明显这是不可以的,因为地球自转加速,太阳时短于24小时,而我们还按照24小时过一天,长此以往,我们钟表时间(世界时)明显会慢于太阳日;
这样会导致很严重的影响,例如太阳在天空中出现的位置会提前,甚至是早晨8点钟的时候,太阳都会出现在头顶的位置。(文后会解释为什么)
地球自转从大的方面来说其周期是十分稳定的,但是它并非是一个绝对的常数,我们能够精确到毫秒(1毫秒等于0.001秒)级别来测量地球的自转周期的变化,得益于原子钟的出现。
这种钟表依靠原子规律的震荡来计时的,可以说非常准确,数千万甚至亿年误差不会超过一秒,自从上世纪的60年代我们就利用原子钟来测量地球的自转周期;
也就是观察遥远的背景恒星出现在夜空同一位置所需要的时间,科学家发现地球的自转一圈所需要的时间总是在毫秒级别上轻微的大于86400秒,也就是比24小时长一点。
但一直以来我们一天所使用的时间是24小时,也就是世界时比太阳日短,所以为了规避这个误差,我们就发明了闰秒。
在特定的时间里,把我们的钟表拨快一秒。也就是人为加上一秒。自1972年以来,我们已经给我们的世界时,加了27次闰秒。最后的一次是2017年1月1日7时59分59秒,直接将时间改到了59分60秒。
但是现在看来我们未来一段时间内不再需要正闰秒了,甚至需要增加负闰秒。也就是在特定的时间内给世界时,减去一秒,保证和太阳日对准。
因为自2020年以来地球自转加快,转一圈不再需要24小时了,也是毫秒级别的波动,例如:2020年7月19日,这一天比整整24小时短了1.4602毫秒,是有记录以来最短的一天。
上一次出现这种情况是2005年7月5日,这一天地球自转用时比24小时少了1.0516毫秒。
所以科学家预测在未来,尤其是2021年这种情况还会持续且加剧,一年中平均每天会比24小时短0.05毫秒。
因此有些人已经提出现在不需要正闰秒了,看来要引入负闰秒了。也就是在规定的时间给世界时减去1秒。
看到这里你肯定很困惑,为什么地球自转会加速?
地球自转每天的时间都在波动,并不是一直在减小或者增加,但是平均一年来说,我们就可以看出地球整体是转的快了还是慢了。
很明显2020年、以及现在的2021年,地球整体转快了。
这里的问题是,我们已经总是听说,地球的自转在减速,因为月球潮汐制动的原因。确实没有错,从长远的方向来看,地球是在减速,例如地球刚诞生的时候自转一圈也就是6个小时;
恐龙年代地球自转一圈也就是23小时,现在地球转一圈基本在24小时。减速的大方向没有错,未来,也就是数亿年以后,地球自转一圈可能会是25个小时。
但是在小的周期内,例如数年、数十年,地球的自转速度是会发生微小的波动的(毫秒级别),这是因为地核的冷却导致的地壳收缩、以及海洋、大气等一些复杂因素引起的。
在某种程度上人类的活动也会影响地球的自转速度发生微小的波动,例如人类导致的冰川融化、地球表面质量的分布变化等等。
不过我们放心,自转加速并不是未来地球的主旋律,大的方向上还是会持续减速的。
下面我们再说下为什么非要添加正闰秒或者是负闰秒?
上图是地球轨道的一些情况,地球绕太阳的椭圆轨道、自西向东的公转和自转、黄道平面以及赤道平面的夹角等等。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给我们带来了一天的昼夜交替和一年中的季节变化。同时我们根据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规定了一天(24小时)和回归年的时间(365天或者366天)。
现在我们着重说下一天24小时是怎么来的?
要了解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仔细的看上图。
我们一般认为一天的24小时是地球自转一圈的时间,其实并不是的,地球自转一圈所花费的时间为23小时56分4.09秒。
也就是地球上的一个点从起始位置开始转一圈,再回到起始位置,就代表地球转了一圈。也就是上图中第二天地球上白色的点与紫线重合。
但是如果我们以这样的时间规定一天的话,第二天紫色的点就不会指向太阳的中心了。这样就会造成第二天正午十分,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偏向东边,而不会像第一天一样出现在天穹顶的位置。
到第三天,太阳会更低,更偏向东边,第四天、第五天...,已经中午12点了,可能还是黑夜,太阳还没出来。
这样的时间根本无法指导人们的生产生活。
因此我们规定一天的时间是:太阳在天穹顶的位置,到第二天继续达到天穹顶所需要的时间。也就是上图中,那个紫色的点,必须每天转到指向太阳中心的位置才算一天。
而地球额外转的这个角度来自于它每天会在公转轨道上前进小于1°的距离,这个距离会花费3分56秒。所以这样算下来地球自转一个太阳日就大约需要24小时。
但上文说了,地球自转不是常数,它有时慢有时快会发生波动。因此我们使用的24小时也只是个近似数。
虽然每天只是毫秒级别的误差,但一天时间,数年时间的累计也会造成我们的世界时和太阳日出现较大的偏差,导致太阳出现在天空中的位置不准确。所以我们需要用闰秒来平衡这个差距。
至于现在地球自转的加速对人类有何影响,我觉得这没啥影响,因为这完全就是正常的自然现象。大不了我们引入负闰秒就完事了。
以后地球自转变慢了,再引入正闰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