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天生丽质

【一升等于几毫升】郝万山:经方计量的换算

经方测量的转换

(郝婉山原创,周培培收尾)

功效是中医药持续发展的根本,提高中医药功效是振兴中医药事业的最重要的策略。

提高中医药疗效的首要举措之一就是合理使用中药的剂量。而《伤寒论》是汉前经方治疗疾病有效的临床经验总结,经千百万人体的实践验证,数十代医家的科学总结,系统论述了外感疾病的辨证论治规律,其中也包括了常见的各种杂病。经方药少而精、配伍严谨、法度森严、出神入化、效如桴鼓,为历代医家所推崇。很多医生苦读《伤寒论》,理法方药了然于胸,却逐渐疏忽中药学的重要性,自古医与药从不分家,用药的剂量、部位、炮制的方法以及产地和服药习惯不同都可以影响疗效。

《伤寒论》用的是汉代的度量衡制,往往不同于我们临床上的习惯用量,所以汉代的度量衡制和经方药量的折算是每一个中医药工作者必须掌握的知识。有一句话我们都很熟悉,“经方之难精,由来尚矣”,经方用于临床不仅需施用得当,还要精确剂量才能效如桴鼓。

张仲景是汉代人,所以他所引用的方剂,应当是汉代的度量衡制[1]。在班固的《汉书·律历志》记载说“千二百黍,重十二铢”,1200个黍米,有12铢这么重。还说“二十四铢为两”,也就是两个12铢是1两,那就是24铢。“十六两为斤,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明确的指出了汉代的度量衡制,计量单位用了铢、两、斤、钧、石。它们的进位关系是两个12铢是1两,16两是1斤,30斤为1钧,4钧为石。在这里提醒大家这个「石」字在后世,它是作为一个容量单位,它念[dan],但是在汉代,在这里,它是作为衡重单位,它念[shi]。那么那时候1斤和现在的1斤是一回事吗?从出土文物的考察来看,历史博物馆藏着东汉司农铜权,这就是国家的一个农业管理的最高的行政部门,它所制定的这个标准的衡重器具。按照当时的衡重器具的系列来看,这是个12斤的权,那么实际称下来,汉代的1斤等于250克,相当于现代的半斤。刚才说到汉代的一斤等于汉代的16两,那么说明现在的250g就是汉代的16两,那么一两就需要用250g除以16,等于15.625克,我们为了计算方便起见,就把1两说成是15克。

《伤寒论》中五苓散用「白饮和服方寸匕」,方寸匕是边长为1寸的一个扁平的药勺。「取散以不落为度」,把这个药散抄起来,晃一晃,不再掉了,就是这么多。那么方寸匕,边长到底1寸是多少?涉及到了度量,麻子仁丸这张方子里头,用了厚朴1尺,那么1尺到底是多长?《汉书·律历志》说“以子谷秬黍中者,一黍之广,度之九十分,黄钟之长。一为一分,十分为寸,十寸为尺,十尺为丈,十丈为引,而五度审矣。”黄钟是什么呢?汉代海昏侯墓中出土了一件玉质的黄钟律管,长9寸。《汉书·律历志》中指出汉代的律、度、量、衡都是以黄钟为基准。音乐和度量,这是两个完全不同领域的事情,怎么混到一起了?《汉书·律历志》说,“五声之本,生于黄钟之律。九寸为宫,或损或益,以定商、角、徵、羽。”说明黄钟之律奠定了五声的基础。黄钟上不同的孔能发出不同的音,以此定五声六律。《汉书·律历志》又说“本起黄钟之长”,黄钟律管长9寸,法定以此为尺度,黄钟的长度又可以作为尺子来使用。黄钟律管不是家家户户都用得起的,于是汉代规定了一种“累黍定尺”的转换方法,就是把黍米排列起来,一粒黍米就是一分长,以此作为测量标准。这种方法简单易行,家家户户都能随时随地的找到黍米拿来测量,但是这种方法精确吗?有人多次试验,用山西、北京等地产的浅黄色或深褐色的黍米,横排100粒,测量约合23厘米,竟然与汉代的一尺相合。这就说明这种“累黍定尺”的方法还是相对精确的。

有意思的是,我们看到《汉书·律历志》里多次用黍米作为度量衡的参照物,中国之大,黍米的产地多,品种也多,究竟什么样的黍米才能拿来作为度量的标准呢?是拿新生产的黍米呢?还是放了一年,陈的,已经比较干燥的黍米呢?你是拿河南产的黍米呢?你还是拿北京产的黍米呢?所以这些都存在着问题。秬黍就是黑黍,意思是选用北方黑色的谷子,大小适中者,一粒黍米的宽度就相当于一分长,90粒黍米横向排列起来就是90分,即9寸,也就是黄钟的长度。这样用于测量十分为寸,十寸为尺,十尺为丈,十丈为引。所以分、寸、尺、丈、引,是汉代关于长度的5个计量单位,它们的进位关系非常规律,都是十进制。那么1分是1个黍米的直径,所以1寸就是10个黍米的直径。从出土文物的考察,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收集了全国博物馆所保存的,14把出土的汉代的尺子,或者是铜尺,或者是铁尺,或者是木尺,或者是竹尺,通过测量发现,1寸等于2.3厘米,1尺等于23厘米。不过应当引起我们注意的是,出土的这14把尺子都没有刻分,可见汉代在量长度的时候,不用特别精确。三国的五虎大将关羽,身高8尺,乘以23厘米的话,一米八四,在当时的年代里的确算是高大威猛。

尺子

我们再谈谈容量,“以子谷秬黍中者千有二百实其龠”这句话,意思是把1200个黑黍米,放到一个容器里,这个容器叫什么呢?叫龠,是汉代最小的容量单位,它能够盛1200个黍米。“合龠”就是把两个龠扣起来,两个龠的容量就叫合,为什么容量单位中用了一个“合作”的“合”字?意思就是把两个龠合在一块,就取了这个合在一起的合字。注意,作为一个容量单位的时候,它就不读[he]而读[gě]。「十合为升,十升为斗,十斗为斛」,那么龠、合、升、斗、斛,这就是汉代班固《汉书·律历志》所记载的关于容量的5个计量单位。它们的进位关系是什么呢?龠到合之间是二进制,合到升,升到斗,斗到斛之间是十进制。汉代出土的铜合[gě]、铜升、铜斗、铜斛,在北方的许多博物馆里头都放着,故宫博物馆就有许多小铜合,铜合小到没有办法用手直接拿着。有文物存在的话,这个问题就很好考察了。根据文物实际测量得出结论,1合等于20毫升,1升等于200毫升,1斗等于2000毫升,1斛等于20000毫升了。

比方麻黄汤,每次吃8合,那就是160毫升。那么《伤寒论》里说桂枝汤[2],每次吃1升,那就是吃200毫升,和我们今天的人喝药量差不多。麻杏石甘汤方后有一段话说「温服一升」、「本云黄耳杯」,这里出现一个问题,什么叫黄耳杯呀?我们历史博物馆,有好多好多的黄耳杯,是古代的一种喝水的饮器,为了喝东西方便把黄耳杯做成椭圆形的,常常是用木头的、雕漆的,有一个耳朵,贵族家庭都镏上金,所以就叫黄耳杯。这个黄耳杯盛多少,现在的计量单位计算可以整整盛200毫升,也就是汉代时的一升。「本云」就是原本说的意思,在「温服一升」后面为什么要加上一句「本云黄耳杯」,什么意思呢?可能是整理《伤寒论》的人不是王叔和了,还有人在整理和抄写,抄的那个版本原本写的是「温服一黄耳杯」,而校勘的人他根据当时的习惯,或者是希望后世人更精确的理解具体的容量,所以改抄成「温服一升」。因此我们现今在《伤寒论》中看到的「温服一升」,在很早的版本里原本写的是「温服一黄耳杯」。

《伤寒论》在后世流传抄写中还有没有改写原文的情况呢?晋朝在衡重的两和铢之间加了分,6铢等于1分,4分等于1两。在《伤寒论》中,以分来作为衡重单位的,只有一个方子,那就是麻黄升麻汤,出现了分。张仲景那个时代还没有出现“分”这个衡重单位,因此麻黄升麻汤肯定是晋朝以后的人在抄写的时候,把药量给改了。由此可见在《金匮要略》里不少方子出现了以分作为衡重单位来计量的,也肯定是晋唐以后的人,在抄写的过程中给折算的。所以这就使我们明确知道,这不是张仲景原来的东西。当然有的方剂,比方说三物白散,它说桔梗三分,巴豆一分,贝母三分,那这个分呢,它不是指的实际的衡重单位,而是指的药物之间的剂量比例,也就是说,桔梗三份,巴豆一份,贝母三份,还有四逆散中,柴胡、枳实、芍药、甘草各十分,这个分呢,也是指的剂量比例,是各十份的意思,也就是各等分,所以我们在读《伤寒论》的时候要注意剂量中的这个「分」字,除了麻黄升麻汤,它是具体的衡重单位之外,其它的这个「分」都是剂量比例。

从晋朝到宋朝,中国的度量衡制,发生了特别明显的剧烈的变化,变化到什么程度呢[3]?1斤由250克一直上升到600克左右,1升从200毫升上升到1000毫升,扩大了5倍,那么1尺呢,由23厘米上升到33厘米。不到一千年的时间,为什么度量衡制发生了这样翻天覆地的剧烈变化?根据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的理解认为,这主要是由于当时社会,地主收租都想多收一些,国家征税也想多收一些,所以常常把这个斗就偷偷地给扩大了,你家扩了,我家也跟着扩,最后国家只能重新制定标准,而这重新规定的标准肯定就比之前的大。所以随着容器的扩大,那么你说衡重能不扩大吗?你说长度能不扩大吗?可是到了宋朝以后,一直到了清代的库平制,中国的度量衡制,基本就稳定下来了,没有那么再随意扩大,为什么后来这1000年,就没有那么随意的扩大呢?这主要是因为中国经济,流通的方式发生了变化,那么国家征税、地主收租,不再单纯收粮食,而靠货币的流通。你看过去的小说,都是拿银子来支付,拿银票来支付,这样的话,还有粮食收进来,你还要卖出去,你总不能收进来是大斗,卖出去就是小斗吧,你没有信誉的话,你还怎么继续做买卖,所以从宋朝以后,随着商业的发达,随着货币的流通,度量衡制就稳定下来了。

因此,从中国历史上来看,从汉朝以后到宋朝以前用的都是汉制,经过剧烈的动荡变化,宋朝以后到清朝用的都是宋制,一直到我们解放初,度量衡制基本稳定[4]。直到我们解放以后,对度量衡制进行了一些改革,为了换算方便,把1斤变成了500克,但实际上在中药计量上变化不大。

《晋书》和唐代的史书上也有说明,古代很重视天象,它认为天象是一个国家兴亡的,国家衰亡、国家兴盛的征兆,而这个医药更是人命关天的事情,所以说天文和医药一定要保留古制,不得随意篡改。而社会上的一般的商业那就用新制,所以到了唐代,你看孙思邈的《千金要方》,王焘的《外台秘要》等宋朝以前的中药书,它的药物剂量仍然是保留的是汉制。

宋朝在多方面进行改革,包括中药的服用方法,包括中药的剂量。服用方法上,宋朝改用了煮散,就是把药物做成粗散,然后煮散,连药渣子一块儿吃,这是宋朝的独特的服药方法,如果连药渣子一块儿吃的话,那你药量绝对要减少,你看宋朝书的药量都是很小很小的。宋朝当时的度量衡制,它从衡重的计量单位上用了斤、两、钱、分、厘,所以当我们看到一个中药书上是用这样的计量单位来计量的时候,就可以知道这是宋朝以后写的书。由于宋到清的度量衡制,基本上没有什么变化,所以从宋代到清代的中药书基本用的都是宋代的度量衡制。个别的地方,它在度量衡制改革的时候,和我们大多数地方不一样,黑龙江在度量衡制改革的时候,它就把1两当作50克,1钱是按5克来算的,所以他看到我们关内的人开方,3克、6克、9克、12克,而他们那个地方呢?是5克、10克、15克、20克,以5为单位来计量。

郝万山伤寒传承初级班网络直播授课首期正式招生

2002年郝老师《伤寒论课程精讲》视频风靡一时,曾激引无数学子踏上悬壶济世之路,

如今16年过去了,比起当年,郝老师对《伤寒论》有了更多的感悟和不同的理解,宝剑封藏十年终出鞘,郝老师将重讲《伤寒论》。

由国医大师倾心讲解,干货满满,网络直播《伤寒论精讲》课程40节,授课时长4个月。

福利:顺利通过毕业策论考核的学员可以申请获得郝万山教授唯一认证《重温伤寒论》学习电子证书和在工作室跟诊学习工作的名额。

详询:刘老师,

关于作者: admin

无忧经验小编鲁达,内容侵删请Email至wohenlihai#qq.com(#改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