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天生丽质

【谈恋爱微信都聊什么意思】

最近又有一对高中同学结婚了,这已经是周围第三次结婚的“早恋事例”,我不禁感慨起来。今年配角成功率还是很高啊。

但是这当然是幸存者的偏差,从配角故事中分离出来,或者说是大多数。

少女突然好奇:早恋的朋友后来都怎么样了?

其实这不仅是我的疑问,也是发展心理学家一直在探讨的问题。首先产生“恋爱”的想法是什么年龄?在这个故事中,父母和周围的人又扮演什么角色?对以后的生活会有什么影响?

所以带着这些问题,我做了一个小调查,采访了身边的几个“配角朋友”。

01

“你人生中第一次喜欢异性是什么时候?”

幼儿园的求婚

@清风

记得刚进幼儿园的时候,特别喜欢一个女老师,她笑起来很甜,衣服也很漂亮。头几天去幼儿园哭了,后来去学校一看到她就不哭了,变成了放学哭。老师想和我一起回家,所以她拒绝了。

有一天在家看电视的时候,发现大哥哥在大姐的手指上戴着一个小圆圈。我问妈妈是什么意思。她说哥哥可以带姐姐回家。

所以在家门口和小朋友一起玩的时候,我拔了几根草,做了个圈,回家偷偷放在书包里做梦,很满足。(大卫亚设)。

第二天上幼儿园的时候,我把这个圈扣在那个老师身上。她很高兴,抱住了我,又给了我奶油。我告诉她要和我一起回家。她答应了。我很高兴。

放学后我妈妈来接我,我牵着老师的手不肯放手,说她要和我一起回家。

妈妈叫我不要胡闹,老师好像忘了这件事,向我做礼拜,我都急哭了,不肯去。

后来是我妈妈硬拉我走的。我哭哭啼啼,觉得被骗了。尽管如此,我还是很喜欢她,每天都想带她回家,但是过了半个学期,她就不会去幼儿园上班了。(大卫亚设)。

小学生的假戏真的很演

@明天

我上的小学在乡镇,附近很多村子和班里有很多恶霸,其中三个自称班里老大和三个,势力非凡。

他们从班里女生中挑选了三名,这三名女生在班里成绩最好,并借此表明江湖地位,不幸的是其中一名是我(排名第三)。大卫亚设,Northern Exposure(美国电视),女性)他们将以各种“奢华”的方式追赶我们,为其他男人“表率”。

有一天班主任发现了,在班里公开批评我们,我们六个人罚站了。我们三个女学生很无辜,从那时开始更恨她们。

后天班主任安排小三和我做同桌,到现在都想不通,我开始欺负他,每天销毁他的铅笔,撕他写给我的东西。(威廉莎士比亚,《哈姆雷特》,《读者》)但我发现他并不生气,总是默默地把他的文具借给我。

第二学期,他转学了,班里三巨头从此减少了一个人,另外两个男生也改变了追求的对象,在班里和另外两个女生一起玩,互相称呼为男女朋友。(莎士比亚,莎士比亚。)(另一方面,在美国,英国,英国,英国,英国,英国,英国,英国,英国,英国)。

我突然很想念那个被我欺负的男人。经常做梦,甚至哭着醒来。(莎士比亚)。

后来有一次在学校门口看到他,他也看到了我,但我们都没有打招呼。

此后每天放学后在校门观望,期待再次见面,但他再也没有出现过。

英语情书和朗读课

@七棵树

初二的时候,我暗恋班上的一个男生,他很胖,不帅,但成绩很好,字写得很漂亮。

我们很少说话,但有一天,我收到了他写给我的情书,而且是全英文的。

虽然很感动,但我以“好学生”的负担拒绝了他,说:“我们要努力学习。”

那年我是学习委员,每天早上都要早点去教室开门。

冬天去教室的时候,总是天还没亮,教学楼里一片黑暗和可怕。

/p>


看完这些故事,或许你会感慨:孩子们都好早熟啊!

亦或是:年少的感情真纯洁美好!


我们先暂时从故事的浪漫中走出来,来理性看待一下“早恋”这个词,究竟发展心理学家们怎么看待这些问题呢?


1. 多早才可以称之为早恋?


少女查了一番文献,发现有意思的是,心理学家们普遍认为“早恋”这个词不好,因为 “早” 这个词代表了存在某一种标准,但目前根本没有这个标准的界定;另一方面,很多时候大人所界定的早恋现象中,并不存在心理学意义上“恋”的标准。


所以,我们可以先用一个更大的词来概括:异性来往亲密。


2. 这些孩子真的恋爱了吗?


是否真的可以称之为“恋”,我们可以对照斯滕伯格的爱情三元素来看,即激情、亲密和承诺。


在不同阶段的孩子们,异性之间的亲密也往往存在不同的情况,心理学家们总结了以下几个阶段:


a. 性生理和性心理都还没有开始发育的阶段:


这时候的异性儿童之间的亲密,往往是 “过家家 ”活动的简单继续,或者说更多是一种对大人的模仿,本质就是异性友爱。


b.性生理和性心理开始发育,但还未发育成熟的阶段:


少年男女之间相互欣赏和喜欢,但不包含占有和性诉求的关系,更多是彼此陪伴,而没有长相厮守的想法和约定(缺乏爱情三元素中的激情和承诺,只有亲密)。



c.性生理和性心理开始发育,但还未发育成熟的阶段:


少年男女之间的相互喜欢 、互相倾慕, 并有独占性和性诉求的情感。这个时候由于孩子生理上已经出现第二性征,而心理上却还不成熟,很容易出现冲动、不计后果的感情,如果长辈能正确引导,这将成为他们非常重要的一个“试恋”阶段,帮助他们成长;但如果引导不当,反而会误入歧途。


d.性生理和性心理都已经发育成熟, 但还在中学阶段:


青少年男女之间发生相互喜欢 、互相倾慕并带有独占性和性诉求的情感 。这种情况下的恋爱如果已经具备爱情三元素,基本上跟成年期的恋爱就是一样的了,不存在所谓的“早”。


所以,孩子们真的恋爱了吗,其实也未必。


很多时候家长和老师们过度紧张,看到男女学生之间交往亲密,便急于贴上“早恋”的标签,并加以遏止,这反而造成了扩大化的后果。


那么,究竟长辈们的反应,对跟异性交往的孩子们会产生什么影响呢?



02

被发现之后,何去何从?


被拆散之后,我换了五个男友

@婷

初一的时候我在县城的实验中学,有一群特别好的朋友,每天一起玩。


我妈是另一所学校的老师,大概是所有老师家长的通病,总觉得那群朋友把我带坏了(其实明明是我带坏他们),非让我不要跟他们做朋友,我经常为这事跟她吵。


后来她以为我跟其中一个男生早恋(其实我们就是哥们),还跑到人家家里去,跟他说别打扰我学习之类的。那一次我被气得离家出走了 3 天。


再后来,我妈自作主张把我转学到她自己的学校,好看着我。


我为此天天跟她作对,故意跟班上男生搞在一起,两年内我换了 5 个男朋友,我妈拿我没办法,每天以泪洗面,我看她也挺可怜。


上高中之后,我好像突然长大了,不再跟我妈作对,好好学习也考上了一本,但回想当年的经历,还是觉得是我妈不对,过度干涉孩子的社交真的很可怕啊。


感谢一条泄密的短信

@Dv

高二时,我跟同级一个女生在一起了。


有一天,我们的短信被我妈看到了,妈妈没有当面揭穿我,而是等我回学校之后给我发了短信,说:“妈妈无意之间看到了你们的短信,非常抱歉。妈妈知道你们的感情非常美好,但是仍然希望你能以学业为重,不要错过更重要的。妈妈尊重你们的决定。”


我当时看完很惊讶,没想到我妈会这么说。


我简单回复了“好的,放心”,后来还是每天跟女孩一起学习和放学,而我妈也竟然没再跟我提起这件事,但好像我们的关系她却心知肚明。


上大学之后,双方父母都接受了我们的关系,我们谈了8年的恋爱,研究生毕业后结婚了。


聊起这件事,我妈说当年其实一万次想拆散我们,我们都笑了。


她不知道,当时她那条短信,对我有多重要,我感觉到我被信任,并且是一个独立的人了。


看完了故事,你脑海里是否也出现了当年父母的焦虑脸,以及我们背地里的各种小心思。


我们都知道,青少年时期的异性吸引是非常必然的(如果对异性丝毫无兴趣,并且无法跟异性正常相处,那才是更令人担心的),但父母们担心的,往往是影响学习,以及其他早恋带来的所谓恶果和悲剧。


但有意思的是,少女查了一番文献,发现父母对孩子的影响,不是直接作用在“早恋后果”,而是直接作用在“早恋态度”上。


也就是说,孩子跟异性交往之后,父母对其干预的方式并不能影响孩子成绩有没有变好,而是影响了他们对早恋这件事的看法和态度。


这些研究发现:父母干预越多,孩子对早恋的态度会越开放,甚至更可能从精神上的认同变成行动上的主动。


具体看来,父母的过分干涉、过度保护(以保护为由拆散孩子的异性交往)、拒绝否认(拒绝听孩子的解释,给孩子强加标签)对早恋态度影响最大。



为什么会这样呢?


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当人们的基本生存需要和安全需要得到满足之后,便会进一步追求更高层次的情感需求,也就是爱与归属、尊重。


而过度干涉孩子社交、一味扼杀情感的家庭中,我们这种爱、归属和被尊重的需要显然是不被满足的。而此时,我们便会把这种需要转向朋友,转向那些跟自己关系最好的异性,进而可能发生更亲密的交往(一起吐槽父母,很可能是少男少女们互相取暖的开始)。


相反,如果父母越愿意听孩子的心声、越多接纳孩子的感受,反而孩子越不倾向于同异性过分亲密。



写在最后

少女在看这些故事的时候,一直忍不住嘴角上扬。青涩但赤诚的爱总是最打动人,成年后发现尤其如此。


成年人有了资本,以投资的方式选择爱情;

少年们有了爱情,以相信的方式开始投资。


当我们用 “价值交换”、“互惠” 这样的词衡量爱情和婚姻时,这些片段提醒我们:原来我也曾经这样单纯地喜欢一个人。


看到这

你或许会想起某个人某些事

无论那段关系后来如何发展

我想都会在你生命里刻下烙印

无论如何

祝我们都能保存这样的少年之气

永远相信爱。


世界和我爱着你。


- The End -


少女参考的文献资料:

[1] 李阳, 王菲, & 刘艳. (2007). "早恋"概念的新认识. 中国性科学, 016(001), 33-34.

[2] 孔磊. (2016). 恋爱还是友爱?——初中生异性亲密关系问题研究.

[3] 邱丽娜. (2010). 父母教养方式对中学生早恋态度的影响研究.

[4] 杨如玉. (2020). 初中生早恋态度及其与性心理健康的关系.

[5] 钱燕. (2012). 中学生早恋现状的调查研究.

[6] Ellen McCarthy on The Washington Post (2016). Why we never really get over that first love.

关于作者: admin

无忧经验小编鲁达,内容侵删请Email至wohenlihai#qq.com(#改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