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曲子的创作者是聊城大学音乐学院党总支书记的刘哲,演奏使用的乐器叫做——尺八。尺八的声音可高可低,音色可脆如银铃,也可细腻如丝,要求吹奏者有相当的把握能力。
4月11日,记者在聊城大学音乐学院的琴房见到了正在练习尺八的刘哲,他给记者讲述了他和尺八的情缘。
(资料图片 )
一枚本土失传东瀛流行的遗珠
“尺八”这个名称,对于今天的中国人来说是很陌生的,但在盛唐时代的乐府和宫庭乐舞中,却是重要的乐器之一。顾名思义,尺八的标准长度是一尺八。据了解,这里的尺是唐朝的度量单位,跟现在的尺有所不同,一尺八大约是现在的56厘米左右。尺八在唐代是极其盛行的,在中日往来日益频繁的时期,它被作为艺术瑰宝和友谊象征传入日本。
根据史料记载,从圣德太子开始,日本就派“遣隋使”和“遣唐使”到中国来,在天武天皇时代,曾邀请中国专家到日本去传授音乐文化:在当时的天武天皇的宫中,就专门设有包括尺八师在内的唐乐师十二名,为日本培养了三十六名唐乐生,其中就有专门的两名尺八生。当时传入日本的尺八并不流行于民间,它仅以其“高贵的乐器”的身份,用于宫廷雅乐之中,或者仅作为显赫人物的玩物,现日本著名的奈良正仓院完好地珍藏着唐代传人日本的尺八。
墙里开花墙外香,现在,尺八是日本最为普遍流行的吹奏乐器之一,成为日本传统音乐文化的典型代表。
(刘哲在吹奏尺八。)
一个被世人忽略的尺八故里
《中国音乐辞典》中有以下说明:“尺八,古代吹奏乐器。唐代已出现,相传吕才善制此器。”“唐代已出现”一语,并没有把尺八出现的具体时间说清楚。善制尺八的吕才,是隋唐时期人。《旧唐书·吕才传》中提到:“贞观时,太宗诏侍臣举善音者。王硅、魏徵盛称(吕)才制尺八,凡十二枚,长短不同,与(乐)律谐契。”这是尺八最早的出处,由此可见,实际上尺八这种乐器,唐代之前就早已存在,只是名称不同而已:唐以前叫笛,唐代始有尺八的称谓。尺八,经吕才定为一尺八寸,并成为唐朝雅乐的主要演奏乐器,吕才也因此被尊为尺八之祖。
吕才, 博州清平(今高唐县清平镇吕庄)人,出生于隋,成名于唐。吕才学识渊博,通晓天文、地理、医药、制图、军事、历史、文学、哲学乃至五行等多种学问,尤长于乐律,并且大都有专门创作。创作并谱曲《功成庆善舞》(后更名为《九功舞》)、《七德舞》(后更名为《秦王破阵乐》),之后又创作了《上元舞》。不久便传至日本、印度等国,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影响。现今,齐鲁乐团、陕西省歌舞剧院以及日本的艺术团体,仍在演奏《秦王破阵乐》和《上元舞》等。千余年来,吕才及其《秦王破阵乐》等歌舞曲,一直受到史学界、音乐界的重视。
我国宋代以后,箫笛等乐器逐渐取代了尺八的地位,逐渐不再使用,而尺八在日本却得到了更广泛的流传。目前在日本流行的五孔“尺八”,则是日本镰仓时代(南宋诏熙二年至元朝至顺元年)由日本普化宗的禅宗和尚觉心来中国杭州护国仁王禅寺学禅期间,向同门居士张参学习吹奏的尺八,他回国时带回了尺八及《虚铃》和《虚空》 等尺八曲,同时还带回了四名善吹尺八的居士,其中一人是现在的济南人氏。后来,觉心在日本创立普化宗,传授尺八技艺,将尺八吹奏融入修禅。
正因为如此,杭州的护国仁王禅寺被尊为是尺八的祖庭,几乎每年都会有日本的演奏者赴杭州寻根认祖、祭拜祖庭,但那里只是将中国尺八传去日本的地方,很少有人知道,吕才的故乡高唐,才是尺八真正的故里。
(刘哲在吹奏尺八。)
一份锲而不舍的尺八情缘
刘哲现任聊城大学音乐学院党总支书记,多年来一直担任学院多门专业理论技能课的教学,同时也是一位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的音乐人。
因为自己学习的是民族吹管专业,刘哲在上学的时候就知道尺八这种古老的乐器,因为尺八在日本大为流行,他还一度以为尺八是日本的乐器,不知与中国有渊源,直到2008年,很偶然的机会,刘哲看到了《聊城通史》和吴文立先生整理的一篇《吕才与尺八》文章,才知道尺八不仅是中国最古老的乐器之一,而且聊城在尺八发展史上有着不可磨灭的重要地位,尺八的故里竟然还是自己的出生地高唐!
于是他开始研究尺八,寻找关于尺八各种文字、视频、音频等资料,并结识了同样醉心于尺八收藏与研究的冠县商人丁文彬。因工作原因经常往来于中日之间,丁文彬不仅带回了尺八,而且带回了千年以前的尺八经典曲目,对尺八越了解,刘哲越觉得心痛可惜,越觉得应该让尺八这种古老的乐器在故里发扬起来。“在尺八的故乡竟然无人会吹奏,这真是大大的遗憾”,于是他开始学习演奏尺八。
据了解,国内真正能熟练演奏尺八的人少之又少。为什么不会吹尺八?暂且不谈历史断层的社会因素,仅就尺八本身这一乐器而言,也让不少人望而却步了。据刘哲介绍,在日本,一支最普通塑料管,也要八九百人民币,演奏级的尺八更是几万、几十万人民币不等。据说“尺八是用竹子制作的,对竹节、粗细、开孔、每节的长度都有着非常严格和精准的要求,选材非常困难,一万支竹子里也只能选出一两支。”这样的竹子至少需要长5、6年时间。而且找到这样的竹子,不能烤,只能靠自然风干,又需要好几年。制作也至少需要两个月时间。所以,其价格也自然很高。“目前国内很多乐器厂开始尝试制作尺八,但因为失传太久,和我国古代的尺八还是有差距。”
但越是困难重重,刘哲“要吹好”的意识越来越强,现在,不论多忙,每天他都要坚持练习三四个小时的尺八,“尺八距今已超过1300多年,它和古琴齐名,更是唯一一个起源于聊城的大雅古乐器,只有坚持把技艺练好,尺八才有传回来的希望”。
(刘哲在吹奏尺八。)
一个盼尺八叶落归根的心愿
对于尺八,刘哲有自己的心愿和期待,尺八作为中国“国宝级”的古乐器,他希望政府和有关部门能加大对尺八的研究和推广,让更多的人知道尺八,知道尺八的故地在高唐,让尺八在故里发扬光大。也希望学术界对尺八的的研究再深入些,对当年尺八为什么忽然在中华大地消失了约800年之久,能有更科学、合理的解释。
在1977年发射的旅行者一号卫星上,搭载了27首世界名曲,其中有中国的古琴曲《流水》、日本的尺八曲《鹤巢》。“尺八的故乡在中国,明明是我们国家的乐器,却被我们自己国人所遗忘,被作为日本的民族乐器而被世界所熟知,这是我们多大的遗憾。”刘哲认为,要对尺八做深入的研究和推广,找到适合尺八演奏的中国人自己的音乐才行。
“现在,我们演奏的要么是日本的乐曲,要么是觉心禅师当年带过去又回传的曲目,乐曲也深深打上其民族的烙印。所以要让尺八回家,我们就要有自己的曲目。”刘哲说,所以除了苦练尺八的演奏技巧,他还在创作具有中国传统音乐特色的尺八曲,《清平月夜》就是他最新的创作曲目,之前根据古曲改编的《渔舟唱晚》和《耕莘钓渭》也在业内引起了强烈反响。
创作更多具有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特色的尺八曲,录制一张中国尺八曲目专辑,是刘哲的一个心愿,对于这张专辑,刘哲很有信心:“尽快让这张专辑面世,让更多的人听到属于中国的尺八曲,是我对自己的要求,也是我的责任,叶落归根,让尺八重新在吕才的故里安家 !”(聊城晚报记者 吕晓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