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到底是什么性质的书?有人说,它包含宇宙万物形而上的真理,是一本哲学书,它涵盖了天地之间的所有知识,是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总和。
也有人说它只是一部上古的卜筮工具书,是那个时代从事卜筮工作的筮官的通用的工作手册。几千年来,聚讼纷坛,莫衷一是。在周代及其以往的上古时期,使用文字来记录事务和思想还不是下层阶级的事务,这个权利和能力还仅仅掌握在贵族们的手中。自上古时代起,天子们便开始设置专门掌管文书、负责记事的官职,称为史。史官负责记录国家大事、帝王的言行,以及编纂前朝或当代的历史。
《尚书》和《春秋》都是周代史官为我们留下来的史书。《诗经》则是由周代的采诗官从各地收集并由乐官大师编选而成的。《礼经》也极有可能是由负责文书的史官编辑造册的。由于在上古时代识文断字是贵族的专利,记言记事、编辑造册则是官方委托专门的官员负责完成的。因此,在那个时代不可能会有某个哲人出来著书立说,即使有也不可能流传下来。
在我国历史上,出现以哲学家和思想家的身份独立著书立说的,是自孔子以后的事。孔子生于东周末年,那个时候封建制度正处在逐渐解体的过程中,由于各诸侯国的强盛,新兴的地主阶级已经掌权,以周王室为首的世袭贵族阶层便走向了没落。贵族平民化的同时,也将他们的知识和受教育的权利带入平民阶层,从而促使了新兴知识阶层的兴起,为春秋战国时代的学术争鸣、百花齐放的局面创造了先决条件。而这一切,在周初还是不可想象的,那时阶级对立森严,平民与知识和教育是绝缘的。
《周易》是周初的作品,那么它也只能是官方文献,是由周代掌管卜筮事务或从事卜筮工作的筮官编辑成书的。它被创作的目的是为了实用,而不是某个哲人的玄思妙想。《易经》是一部上古的筮书,而且它还是上古时代众多筮书中的一种。作为古代从事卜筮工作的筮官的工具书,它是他们工作时常置案头的实用手册。所以,《易经》里也不可能包含有多么深奥的哲理。
在古代卜和筮是有区别的。一般而言,卜是指龟卜和骨卜。龟卜和骨卜盛行于商代,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书差不多全是占卜用的,它们是商王朝王室卜官所保存的档案。当国家遭逢诸如祭祀、征战、灾荒等大事,或者国王有所疑难时,国王便向卜官请示。这个时候王室的卜官便取一块龟甲和兽骨,在其一侧进行钻凿,却不令穿透。然后在钻凿处灼火,另一面便出现了裂纹,这就叫做“兆”。
卜官就是根据“兆”的某些特征而定疑难、决嫌疑的。很显然,兆与所问所卜的事物之间不可能存在任何必然的因果关系。这在今天的我们看来,用这样的方法来释疑解难绝对是幼稚可笑的。这么没有技术含量的鬼把戏居然能骗到人,您说古人多么愚昧又迷信!可是古人为什么会相信它呢,并且还将它奉为金科玉律?这是因为问卜不只是在与卜师打交道,它的目的是求取神明的指示和帮助。卜师是神明在人间的代表,是神灵们的喉舌,龟卜和骨卜存在的根据是它背后神明的力量,而不在于它所使用的规则和方法是否合理。所以在人们普遍信奉神灵的上古时代,龟卜是有其存在的社会基础的。
卜官将与所问所卜毫无因果关系的事象—“兆”视为神灵启示的征兆,用作释疑解难的根据,从而能够预测事物的吉凶祸福。这完全是由于上古先民们敬畏和惧怕神明的缘故。伴随着人们认识的进步,理性的开化。当兆与日常生活中各项事务之间的必然联系被认为是不存在时,龟卜和骨卜便不能再继续迷惑众人了。所以,龟卜和骨卜便早早地退出了历史的舞台。而另外一种占卜方式——筮法却一直流传至今。
筮法为什么能流传下来呢?就是因为《易经》这部书流传下来了。在周代,筮法的依据就是《周易》这部书里的内容。在这里,我们先做一个类比,来说明筮占与《周易》这部书的关系。假如说,我想学习中医这门技术,计划学成后为人诊病用药做医生。这个时候我就需要学习很多门中医课程,比如《内经》、《伤寒》、《温病》、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等等。还要学习望、闻、问、切等诊断疾病的基本技能。因为一位未来的中医师就是依靠这些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来为人诊病用药的。
同样的道理,一位周代的筮官也是需要学习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才能从事卜筮这项工作,而这个专业知识和技能就是《易经》这部书里的内容。筮卜又称为数卜,它的工具是蓍草。筮的时候,筮官先取五十茎蓍草,依据一定的程序加以撮弄, 并根据某个数理依次画出六爻,从而得到某卦。最后,再对照《易经》里该卦的卦辞和爻辞的内容来论断吉凶休咎,从而实现决嫌疑、定犹豫的目的。
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周易》只是一部上古的筮书,是它相应时代中从事筮占事务的筮官的通用的工作手册。我们现代人想当医生就要去医学院学习医学知识和技能,上古的先民要想从事筮占这一工作就需要先掌握《易经》里的内容。这就是我们针对《易经》这部书的性质的问题所做出的一个暂时的假定。
在上古时代,筮书也不是只有《周易》这一种,它只是古代众多筮书中的一种。据《周礼》记载:“大卜掌三易之法,一曰《连山》,一曰《归藏》,一曰《周易》。”相传,《连山》为夏代易,《归藏》为商代易。只可惜那些筮书都没有能流传下来,今人不能见其真面目。但《周易》是周代筮人主要的工具书应该是确定无疑的。另据《左传》和《国语》的相关记载,至迟至春秋战国时代,《周易》还是作为筮书而流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