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有上下五千年的灿烂文化,中国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农业社会,有着悠久的农业生产历史。
而农业生产活动,受气候、地形、土壤和水源等自然区位条件的制约,特别是受气候条件的制约,在农业生产过程中需要不违农时,为此,我们的祖先发明了中国的传统历法,也就是俗称的农历。二十四节气之小雪
中国农历是根据月相的变化周期,每一次月相朔望变化为一月,参考太阳回归年为一年的长度,并且通过设置二十四节气以及闰月以使平均历年与回归年相适应。农历中的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地球在黄道上的不同位置来确定的,反映的是季节的变化,是我国在农耕社会时期重要的农业生产指导策略,同时也是日常生活中预知气候冷暖雨雪的重要依据。
二十四节气表
二十四节气分别是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和大寒。小雪是二十四节气当中的第二十个节气,也就是太阳达到黄经240°时,约在立冬节气之后15天,是冬季的第二个节气,一般每年在公历11月22日或23日,2018年11月22日为今年小雪节气。
小雪
小雪是一个反应天气现象的节气,小雪节气时期,位于亚洲蒙古西伯利亚的亚洲高压势力开始强盛,冷空气开始频繁南下影响我国,我国东部季风区主要受冬季西北季风影响,在冷空气入侵的过程中会产生降水,由于天气较冷,常伴有入冬以来的第一次降雪,主要的降雪范围包括华北及以北地区,而秦岭淮河以南地区,由于纬度较低气温较高,还难以有降雪现象。此时,我国纬度较高的东北和西北地区,大地已经开始封冻,进入到了严冬季节。
小雪节气
对于我国华北地区来说,小雪节气的降雪具有重要农业意义,俗话说“瑞雪兆丰年”,冬季的降雪积雪一方面可以通过低温冻死越冬的病虫,减轻第二年的病虫害影响;另外积雪的覆盖,对于冬小麦还可以起到保温作用,所以又有“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的说法。我国北方地区,小雪节气之后户外农业活动基本停止,东北早已进入“猫冬”的时节。
小雪
在我国北方地区,小雪节气多有吃涮羊肉的习俗,冬令进补,增加人体抵御寒冷的能力,这个时节还适宜吃的温补食品除了羊肉外,还有牛肉、鸡肉等,在我国南方地区在小雪节气还有吃糍粑的习俗。冬季的低温和干燥的气候,是保存食物的良好条件,小雪节气后很多地方都开始制作香肠、腊肉等美食。
晾晒腊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