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天生丽质

【新闻的三个特点】假如新闻欺骗了你

现在,信息不再像过去那么昂贵了。我们总是可以很容易地从各种渠道获得很多信息,因此很容易出现意见分歧,认为哪些是真的,哪些是假的,相比之下,新闻报道更权威,更能得到我们的信任。

所以,我们也会像阿兰·德波顿那样,时不时看看新闻资讯,看看这个世界发生了或正在发生什么,确认我们一直与这个世界保持着可靠的关系。正是这样的心理,我们很容易就陷入一种离开新闻就窒息的恐惧与焦虑之中。毋庸置疑,新闻影响着我们。不仅如此,作为新闻界以外的非专业人士,以及只是普通人的我们,无时无刻不被新闻牵着鼻子走。

阿兰·德波顿与我们不同。他试图审问新闻的当下,也试图探寻新闻未来的方向。其实这样的“试图”,早在2014年他就已经着手做了。这一年他出版了The News:A User's Manual,就是这本《新闻的骚动》原版。

阿兰·德波顿


The News:A User's Manual

新闻是严肃的,它的责任是客观中立报道事件真相,但严肃的报道往往乏味,让人疲倦又困惑。然而现在科技尚发达的时代,每天都有不少大大小小的事情在发生,它们在当事者以外的人看来就是新闻,面对“新闻”轰炸,时间精力有限的我们也不得不选择性看新闻,甚至谈不上消化。很多时候,看个标题就当是知道这个新闻内容了。亲近读者的标题起码能先激起读者好奇心,让读者关注新闻的内容。

但是,新闻有个无奈的特点,那就是,报道突发事件,比如凶杀案,它需要警方,需要时间去调查与厘清一切的来龙去脉,而新闻追求即时性,一两次短表述的报道根本无法呈现事件的真相。新闻保持每日跟踪的状态,或许读者还会在意,但如果事情要好一段时间之后才有进一步结果,那这个新闻就会被其他新闻覆盖,读者也很快会忘记这个新闻。不过要是标题取得易懂易记,读者还有些许记忆,利用互联网检索功能,还是能把事件的全貌重温一遍——如果互联网没有抹去这些记录的话——这也是大家笑称的“互联网是有记忆的”。

可是,能让读者记住的标题,又满足读者猎奇心理的,往往都是难以处理的信息。普通读者可能不在意,但新闻专业工作者难度增加不少。如何用YYDS来报道严肃的事实?阿兰用了一个有意思的词,“偏见”来描述新闻该如何处理这类问题。这个“偏见”包含意思很多,有上述说的新闻应该严肃冷静的态度,也有新闻工作者与观众如何理解新闻的态度等等,“新闻机构值得称道的殊荣,不应该是简单收集事实的能力,而是明智地运用偏见,从事实中梳理相关性的技能。”其实,阿兰说的“偏见”,可以理解成把握新闻的分寸。正如他所讲的,我们其实不缺乏事实,但如何了解事实在于我们,个人见识的局限会影响我们如何看待事实。而了解清楚新闻的立场与态度,包括我们自身先入为主的立场与态度,才能看清事实究竟是什么。

或许也是我们总认为新闻最是权威、值得信任的“偏见”,我们反而忽略对新闻报道的监督。不难发现,只要我们关注热点,真真假假的消息混合而至,“打脸”和“反转”又成为我们看新闻的两种新的态度,不管如何,大家都没发现,其实我们的情绪一直被新闻带动,我们已经失去应有的理智。

这不禁让人想到尼尔·波兹曼所著的《娱乐至死》。如果我们没有看到新闻其实也有它表演的成分在,也有作为舆论引导的任务,我们就会成为如尼尔·波兹曼所说的被动的受众,“讲述者的可信度决定了事件的真实性”,而讲述者的可信度取决于我们对他们的信任。

阿兰在书末为个人定制新闻、政治新闻、国际新闻、经济新闻、名人新闻、灾难新闻、消费新闻提供了未来解决方案(当时还是2014年),放眼今天,我们或许需要反思:

  • 我们对于自己在新闻的需要方面,有高度成熟和全面的认知了吗?
  • 政治新闻的监控对象覆盖了阻碍社会发展的系统性痼疾了吗?
  • 国际性新闻让我们摆脱全球化带来的狭隘了吗?(这个问题,纳达夫•埃亚尔的《逆流年代》似乎可以给出漂亮的答案)
  • 经济新闻让我们更理智看待市场波动了吗?
  • 名人新闻是传播善良与尊重为多,还是起到了不该有的坏榜样的作用?(劣质艺人这方面,怕是阿兰也没想到的)
  • 灾难新闻让我们领悟生命,善意对待他人了吗?
  • 消费新闻,让我们沉迷物质还是让我们充实了内心的需求?

保持谨慎,是阿兰建议我们看待新闻的最佳态度。

《新闻的骚动》

关于作者: admin

无忧经验小编鲁达,内容侵删请Email至wohenlihai#qq.com(#改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