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有很多传统节日,如除夕、春节、端午、七夕等,但比较独特的传统节日鲜为人知。
如今快要进入农历二月份了,其实农历的二月初二也是一个传统节日,不过现在很多人都不太了解。这一天又被人们称为“春耕节”、“青龙节”等。
关于这个节日的来历和习俗,民间也有很多与之相关的传说,俗语“二月二,龙抬头”,这6大讲究必不可少,老祖宗的美好寓意。
一、“龙头节”的来历
传说二月初二这一天是尧王的诞辰,位于山东省日照市的尧王文化研究中心,还会在这一天举行纪念活动。并以此来弘扬尧王文化,同时也通过此次活动祈求来年风调雨顺,百姓们能够个好收成。
二月份正好是农民准备春耕的时候,这时候天气开始回暖,田间地头耕牛的数量也多了起来。关于“龙头节”的来历,民间有两种比较主流的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这个节日源自于伏羲时期,伏羲是一个十分注重农业的皇帝,据说伏羲“重农桑,务耕田”,每年二月初二的时候,伏羲和皇后都会亲自御驾亲耕,管理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
久而久之,后世的一些皇帝也都纷纷效仿伏羲的做法。这种传统一直沿袭到周武帝时期。
并且周武帝还将其作为真正意义上的节日来对待,在这一天不仅仅是皇帝,满朝文武官员都需要亲自出门耕种。
或许只有这样的做法才能够让那些高高在上的官员,体会一下底层百姓的疾苦,让他们从此以后不敢鱼肉百姓。这其实还是一个比较有意义的传统。
另外一种观点则是和武则天有关,据说当时武则天一介女流称帝,惹怒了玉皇大帝。于是玉皇大帝命令龙王三年不得降雨,但是善良的龙王不忍心看到全天下的百姓遭罪,便偷偷下了一场雨。
玉帝知道后勃然大怒,将龙王逐出天宫还将其压在大山之下。百姓们知道这个消息之后,每天都向玉皇大帝祈求,希望他能够放过龙王。
最终玉帝被百姓们的诚心所打动,于二月初二释放了龙王,民间也就有了“二月二,龙抬头”的说法。
二、“龙头节”的讲究
理头发:民间一直有“二月二”理发的习俗,一方面是因为“正月理发死舅舅”的说法,很多人一个月不理发,头发就会很长,于是会选择在二月初理发。
另一个含义就是希望人们可以在这个“龙头节”里,让自己也“抬抬头”,喜庆的日子里图一个吉利,希望来年能有好运气。无论如何,这都是表达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
禁做针线活:在二月二这一天,民间的妇女不能做针线活。古时候妇女不能出去工作,也没办法干体力活,所以很多人都会在家里做针线活来补贴家用。
更有甚者一年到头都不停歇,但是在二月二这一天,大家都不会做针线活。因为古人认为这一天做针线活可能会戳瞎龙的眼睛,这在人们看来是不吉利的现象。虽说这种说法并不可信,但是古人却对此深信不疑。
不磨面不碾米不行大车:这其实和前面不能做针线活的习俗类似,都是人们害怕出现伤害“龙”的情况。要知道龙在古代的地位很高,代表着九五至尊,所以古人不允许这一天出现任何的闪失。
吃手搓面条:这主要是取“鸿运当头”、“吉祥如意”的意思,也是人们对于生活的祝愿。但是不同地区吃的食物并不相同,比如山东地区吃水饺,北京地区吃春饼等等。主要还是看自己家乡地区的习俗,并没有统一的标准。
祭祖拜神:古人都崇尚神灵,所以人们会在二月二这一天举行一些祭祖活动,同时祭拜一下信奉的神灵。但是各个地区祭拜的模式并不相同,常见的就是去寺庙里烧香。
行开笔礼:这个习俗主要是针对小孩子而言的,行开笔礼的意思就是说,小孩子要正式开始学习。因为民间认为二月初三是文昌的诞辰,故而小孩子要在前一天举行开笔礼。这样日后才能够好好学习,考取功名。
结语
“龙头节”有很多的习俗,虽然很多都不是特别可信,但这些习俗都是人们对于生活的向往。
现如今因为这个节日少有人知,这些习俗自然而然也就被大家遗忘了。希望我们的传统文化可以得到很好地弘扬,因为“龙头节”其实对于农民而言,算是一个比较重要的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