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天生丽质

【哪个朝代能吃到玉米】舌尖上的丝绸之路之玉米旅行记

舌尖上丝绸之路神秘谷物——玉米

文/吴志伟吴凯平

玉米,学名玉蜀黍,四川蒲谷,上海叫珍珠米,东北叫棍子,粤语叫玉米,闽南语叫半密,有玉米、玉密等很多名字。


玉米是世界上总产量最高的粮食作物,也是世界上分布最广的作物之一。玉米能够走向世界,要归功于哥伦布。它被带往欧洲又来到中国后,不仅满足了人们的饮食需求,还促进了畜牧业的发展,更融入了中国的吉祥文化。

玉米神像香炉 墨西哥国立人类学博物馆藏


01

崇拜玉米的美洲原住民

玉米原产地是拉丁美洲的危地马拉和墨西哥等地。


大约在公元前7000年,印第安人就开始在墨西哥中部高原谷地栽培玉米了。印第安人一直把玉米视作太阳神的化身,认为是它拯救了万物生灵,是它给人们带来了幸福。


这件15至17世纪的玉米神像香炉,就是根据玉米神的形象制作出来的。每当举行隆重的祭祀仪式时,它就是沟通人与天地的法器。


而在拉丁美洲国家尼加拉瓜,至今还保留着过“玉米节”的风俗。玉米节期间,成千上万来自全国各地的农民聚集一地,举办全国玉米展览会。人们从年轻貌美的农家姑娘中选出一位玉米皇后,乘坐用玉米叶和杆装饰起来的彩车在手风琴的伴奏下缓行,向人群展示其风姿,将节日气氛推向高潮。



02

玉米的环球旅行日记

玉米传播到了世界很多地方,这要归功于哥伦布。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不久,欧洲开始了向美洲、非洲的殖民扩张。为解决向南美洲贩运奴隶时所需的粮食问题,葡萄牙人于16世纪初将玉米引入了非洲。与此同时,葡萄牙人把玉米传到了印度、孟加拉国等地;1579年,他们将玉米传入日本。玉米栽培技术广泛传播之后,因为产量很高,拯救了很多人的生命。


玉米传入中国的路线有两条陆路和一条海路:陆路上的一条由印度、缅甸入云南,另一条经过伊朗到甘肃;而海上路线,则由东南沿海省份传入内地。


玉米在传入之初,是被中国人当作珍稀之物的。因为是进贡物品,在明代时被叫做“御麦”。到乾隆时期,玉米还是皇家御用之物。到18世纪中到19世纪初,玉米才开始在中国大规模推广。经过几百年的栽培和选择,也出现了糯玉米、甜玉米等很多新品种。


石雕玉米摆件 福建博物院藏


03

传统美食工艺中的玉米

玉米不仅适合山地种植,而且产量也高,来到中国后很快就被广泛种植,成为重要的粮食作物,促进了人口的增长。人们还把玉米和中国传统的五谷放在一起,称为“六谷”。


不同地方的人们还给玉米取了个性十足的“昵称”,如包谷、苞米、棒子、粟米、番麦等。在端上餐桌的同时,玉米也融入了中国的文化之中,代表着吉祥之意。玉米多子,寓意子孙满堂、多子多福、五谷丰登。佩带玉米图案的翡翠,则预示着金玉满堂、生意兴隆。


由于玉米的寓意如此美好,也成为了常见的雕塑题材。说起适合表现玉米的材料,非寿山石莫属了。寿山石产于福州市北郊,种类繁多、质地脂润、色泽艳丽、柔而易攻,是名贵的观赏石和雕刻石,历来有“天遣瑰宝”“石中之王”的美誉。


这件寿山石雕玉米摆件以玉米苞叶为地,上面有两童子,一个侧卧于地,一个在玉米尖上荡秋千,形象生动,工匠精湛的手艺把人们寄托在玉米上的美好希望全部展示出来。

(注:本文作者吴志跃系福建博物院院长,吴凯萍系福建博物院助理馆员)

石雕玉米摆件(局部) 福建博物院藏


《文化生活报》版面


—END—


文化生活报社出品

国内统一刊号 | CN35-0042

新媒体责编 | 汪明权

新媒体主编 | 邹璐

关于作者: admin

无忧经验小编鲁达,内容侵删请Email至wohenlihai#qq.com(#改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