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来源:中国之声国防时空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融媒体作者:董保华王丽涛
在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面对国际上严峻的核讹诈和军备竞赛的发展趋势,党中央做出了发展“两弹一星”的战略决策。
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大批优秀的科技工作者以身许国,义无反顾地投身到这一神圣而伟大的事业中来。他们自力更生、发愤图强、团结协作,突破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从今天起,“弘扬民族精神、奋斗精神”《名家谈军事》系列节目,将为您讲述“两弹一星”元勋的感人故事。请听《“两弹一星”元勋》第一篇:“中国氢弹之父”于敏。主讲人:董保存 采制:王锐涛
在研制“两弹一星”的过程中,广大科技工作者和一线官兵共同培育和发扬了“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两弹一星精神”,中国著名核物理学家于敏就是“两弹一星”精神的杰出代表。
大家都知道,在前不久刚刚去世的于敏是我们“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的获得者,也是我们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获得者。于敏同志身上表现出来的这种百折不挠永远向前的精神,是我们“两弹一星精神”的一个重要内容。
早在上个世纪50年代初的时候,于敏进入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这个研究所就是当时的核领域的研究所。在进入这个研究所之前,于敏研究的是量子场论,已经成为了我们国内的顶尖人才。但是这个时候,当国家需要他、民族需要他改变研究方向的时候,他勇敢地接受了组织的要求,然后进入了这个研究所。
由研究量子场论转向了原子核物理这个方向,对于于敏来说,一切是从头学起。不到四年的时间,于敏不仅掌握了国际核物理发展的趋势和现在研究的焦点,而且写出了多篇非常重要的论文,在这个领域里引起了巨大的震动。当时有一个诺贝尔物理(学)奖的获得者日本专家朝永振一郎,他就跑到中国来,他点名要见于敏,他认为于敏是一个奇才,而且这个人是一个从来没有出过国,也从来没有在那些所谓的名师指导下来学,完全是靠自己钻研,取得了这样的学术成果。这个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得主,称于敏是中国的“国产土专家一号”。
1964年10月,中国研制的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但是当时其他核大国已经研制出了威力更大的第二代热核武器——氢弹,于是,1965年初我国氢弹的工程研制迅速被提上日程。谈到研制氢弹的难度,于敏曾在2014年接受采访中回忆道:氢弹既有工程问题,又有技术问题,又有科学问题,是三者都有的一种尖端技术。我不懂的东西很多,(但是)国家需要我,我一定全力以赴。
【出录音】
于敏的确是一个天才的科学家,先从研究量子场论转行研究原子核,成为原子核顶级专家之后,又改行研究氢弹。这个时候我们中国这块土地上除了知道氢弹是一种核聚变的反应以外,对氢弹的研究基本上还属于空白阶段。于敏接受这个任务之后,他到咱们的图书馆,到各种各样的书库去找关于氢弹相关的理论,那个时候可以说是几乎根本找不到。怎么办?只有自己去研究,只有自己去碰这个硬钉子,只有自己在这条路上艰难地攀登。他们完全是没有资料支持,凭着无与伦比的智慧和思考,最后在这个领域里面有了很深的理论造诣。三年之内,于敏就解决了氢弹制造的理论问题。
从原子弹到氢弹,按照突破原理试验的时间比较,美国人用了七年零三个月,而中国只用了两年零八个月,这是世界最快的速度。于敏的同事、中国工程院院士杜详琬在2014年接受采访时回忆说,于敏洞察入微的能力对氢弹模型最终的成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出录音】
有一天很有趣的是,他说这个物理量不对了,我们去查了查,没有错误啊。逻辑上、指令上,查有没有错误,也没有。就这么追,最后发现是一个晶体管坏了,把这个晶体管一换,全部问题就都解决了。
1964年,邓稼先和于敏见了面,他们进行了一次长谈,认真地梳理了关于氢弹研究的历程,制定了一套氢弹研制的详细计划,然后两个人就开始分工合作,来完成中国第一枚氢弹的研制。他们合作不久,于敏就在上海研究所取得了决定性的突破,他非常兴奋地给北京的邓稼先打了一个电话,留下了一段非常著名的暗语对话。当时这个电话记录是这样的。
于敏在电话里说,我们几个人去打了一次猎,打上来一只松鼠。
邓稼先在电话里说,那你们就美美地吃了一顿野味了。
于敏说,不,我们现在还不能把它煮熟,要留做标本,但是我们发现它的身体结构特别,需要做一些进一步的解剖研究,可是我们人手不够啊。
这时候邓稼先在电话里说,好,我马上到你那儿去。
就这样,两位两弹元勋,他们就在上海解决了这个特别重大的问题,解决了热核武器的关键性问题。
1967年6月17日,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爆炸威力和于敏的计算结果完全一致。在2014年的一次采访中,于敏回忆说,当听到氢弹爆炸成功的消息时,自己心情很平静。
【出录音】
我这个人不大流眼泪,也没有彻夜不眠,回去就睡觉了,睡得很踏实。
几乎和我们同时,法国人也在开始进行氢弹的研究,我们的氢弹1967年6月17号爆炸,法国氢弹的研究还没有在关键的地方突破。当时的法国总统戴高乐非常的愤怒,把他们原子能委员会的人叫去痛骂了一顿,说中国人已经走到我们前头去了。
在这样一种情况下,我们这位物理天才有了更进一步的,为了这个国家为了这个民族的一种战略思考。我们的氢弹爆炸之后,于敏发现当时两个超级大国美国和苏联,他们的氢弹研究水平远在我们之上。我们如果不能够在关键技术上进行更新的突破,那么我们还是落在美苏后面,世界格局还是会两个超级大国在那里争霸。我们中国人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必须在这个问题上有所突破,而且赶上他们的水平。于是,在于敏团队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做成了千万吨级当量的热核弹。
所以我们说于敏同志的这种对中国核事业的贡献,可以说是无与伦比的。在他的身上,我们看到的这种不惧困难,这种敢于和世界最高层级的科研成果进行挑战的精神,不正是我们的民族精神吗?正是这种精神才使我们民族立于世界之林。
(中国之声国防时空·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融媒体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