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想分享给大家的是,范登老师解读的心理学书籍—— 《非暴力沟通》。
非暴力沟通是打开爱和理解的密码。
为了常年漂泊的打工,春节最开心的是和家人聚会聊天。
除夕,我小姨一家都去外婆家拜年了。
初三表哥在准备考研的时候,小姨问表妹复习得怎么样了。
表妹说:“现在复习还有点早。”
“这孩子,做什么事都拖拖拉拉的,完全不知道早点制定计划。”
“我怎么拖?我的事不用你管!”听到小姨子这么说,表妹生气地喊道。
本来和睦的聊天气氛突然变得尴尬起来。
阿姨悲伤地抱怨。
“这孩子现在什么都不听,不和我好好沟通。我问她考研的事,她就是这种态度。”
这种场面我们并不陌生,胡乱判断、指责和对比的都是语言暴力。
马歇尔卢森堡博士在《非暴力沟通》一书中总结了阻碍我们沟通的沟通方式,形象地称他们为“疏远生命的语言”。
判断性语言是其中最重要的语言。
01
什么是判断式语言?
不久前,一则新闻在网络上沸沸扬扬。
天津交通广播节目《红绿灯》中,男女主持人因讨论“干隆白菜”而发生激烈争吵。
男主持人控制不住情绪摔门,引发了严重的直播事故。
当网友不断评论男女主持人的对错时,我注意到了这些细节。
节目开始后,男女主持人在关于“北京美食”的讨论中意见不一,但仍在正常沟通。
矛盾的爆发集中在女主持人对男主持人说这些话上。
“你为什么要跟着所有的马跟着酒吧走?单击
之前两个人努力如何缓和气氛,但这句话完全激怒了男主持人,他粗暴地后摔了门。
你就是喜欢抬杠!你总是这么自私!你太懒了!
请想想,在我们的沟通中,这些话是否总能起到使气氛紧张、使矛盾立即升级的作用。
这些语言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充满了主观的评价颜色。
有人说情商高、爱说话的人不容易评价别人。
因为在沟通中观察和判断是保持理性和善于沟通的人最需要的能力。
但是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不自觉地使用判断性语言。
妻子对晚归的丈夫说:“你根本不关心家人。”
妈妈对把脏袜子放在地上的儿子说。“你总是乱扔东西。”
经理对印错文件的职员说。"你最近总是心不在焉。"
这种语言不仅表达了我们观察到的事实,还表达了内心的评价和判断。
马歇尔卢森堡博士在《非暴力沟通》一书中说:
“指责、侮辱、贴标签、批评、比较、分析都是判断的形式。”
当你用“刻薄、冷膜、愚蠢、懒惰”一词评价一个人,或者用“总是、总是、经常”一词描述一件事时,判断不知不觉就存在于你的语气和态度中。是你。
这种表达方式经常受到沟通对象的防卫和拒绝,导致悲剧结果。
02
暴力沟通会暴露低情商。
我们常说所谓的高情商是指。
在与人沟通的同时,
我们都希望听到客观真实、诚恳善意的话语。评判性语言,却总是充满了情绪、偏见和敷衍。
(1)评判式沟通,是一种情绪的爆发
与陈述事实相比,语言评判无疑是引发情绪反应的助推器。
因为评判意味着你用自己的价值观和对善恶好恶的理解去分析一个事实。
人类天生会对和自己价值观不符的东西,对不能满足自己需求的行为产生厌恶,所以评判必然引发情绪。
男朋友约会迟到,你生气地说他“自私”;
孩子没写完作业,你忍不住骂他“贪玩”;
客户修改你的方案,你觉得他为什么这么“挑剔”。
当你有这样的想法或者说出这些语言时,想想你到底是想和他们沟通解决问题,还是仅仅发泄了自己的情绪。
(2)评判式沟通,是一种偏见的表达
《非暴力沟通》中有一段歌词,深刻地说明了评判性语言是如何表达我们的偏见。
早上九点没起床的人就一定懒惰吗?
没有按照你的吩咐做事就一定是愚蠢吗?
一个在做饭的人就一定是厨师吗?
很多时候,眼见未必为实,即使你看到的事实也并非事物的全部真相。
认知水平越低的人,就越容易随意评价。
因为在他们的认知里好坏永恒不变,世界非黑即白。
如果你用发展和变化的眼光看问题,就不会贸然评价他人。
因为你只是知道他的名字,却不知道他的故事,你只是听闻过他的行为,却不知道他的经历。
评判,最容易导致偏见。
(3)评判式沟通,是一种懒惰的思考
美国记者李普曼说:
“多数情况下,我们不是先看到,然后定义。而是先定义,然后看到。”
评判式沟通,就是一种先定义性质后看到事实的行为,这其实是一种偷懒。
因为我们的大脑,并不是时时刻刻喜欢思考。
把原本固有的判断直接套用在发生的现象上,无疑是最省时省力的方法。
看到一个孩子骂人,你没有想他为什么做出这种行为,而是直接在心里判断他不讲礼貌,所以你说“你怎么这么粗鲁?”
看到老公没有洗碗,你没有考虑他是不是有临时工作,而是直接把这种行为等同于懒惰,所以你说“你就不能勤快一点儿?”
当我们把自己的主观评判当做通用指标时,一旦他人不符合这个指标,评价性语言就会呼之欲出。
03
沟通的态度,决定生活的温度
马歇尔·卢森堡博士说:
“也许我们并不认为自己的谈话方式是“暴力”的,但我们的语言确实常常引发自己和他人的痛苦。”
评判式沟通,是引发我们痛苦的一个根源。
学会以下几个非暴力沟通技巧,就能掌握人际交往的神奇密码。
(1)用描述性语言代替评判性语言
《非暴力沟通》中有这样一个故事。
卢森堡博士在处理一个小学校长与教职工之间的纷争时,问大家:“校长做了什么不符合你们的需要?”
有人说:“他是个大嘴巴!”
有人说:“校长的话太多。”
还有人说:“他认为只有他想说的话是重要的。”
卢森堡博士认为,这些都是评判语言而不是描述语言。
可以想象,如果校长在场,他一定会想,凭什么说我是大嘴巴?我怎么话多了?什么叫我认为最重要的?
一场争吵就是这么产生的。
而用描述性语言应该是这样的:在全体教师会议上,校长讲述他的童年和战争经历,导致会议超时。
这完全是一个事实,校长无可反驳。
当我们和别人沟通时,用描述性语言比用评判性语言可以减少90%以上的纷争。
而描述性语言的关键是说具体,说细节。
(2)用观察事实代替评价判断
曾经看过这样一个故事。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学校看到一个男生和别人打架,他制止了男生后让他去办公室等自己。
男生以为自己肯定会被批评,没想到陶行知先生来了以后却奖励了他四颗糖。
因为陶先生通过调查发现,他打人是为了保护受欺负的女同学。
陶先生没说这个男生一句责备的话,男生却已经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主动道歉。
设想一下,如果陶先生在没弄清事实就训斥男生会是什么后果,男生绝对不会这样心服口服。
从这里,我看到了陶行知先生伟大的教育智慧。
观察而不评论,是一个人最高的情商。
(3)把评判藏在心里,说出具体需求
日本著名作家黑柳彻子在自传体小说《窗边的小豆豆》一书中,讲过这样一件事。
小豆豆在一次上厕所时把心爱的钱包掉进了便池,脑洞大开的她竟然找来工具去排污口掏粪便。
如果一般的老师和家长看到,肯定会觉得这孩子真能搞事情。
于是批评、训斥,一场矛盾似乎不可避免。
可小林校长看到后却只是对小豆豆说:“弄完以后,要把这些都放回去啊。”
小豆豆就听话地把弄脏的地方恢复了原样。
如果你只是想让孩子保持整洁,请把说他邋遢的话藏在心里,你只要说“把书桌收拾一下”就可以达到目的;
如果你只是想让爱人多陪伴你,请把他冷漠的话藏在心里,你只要说“今天陪我吃晚饭吧”就能避免一场争吵。
卢森堡博士说:“当我们在分析和评判时,其实都是在表达自身的价值观和需要。”
与其让评判性语言阻碍我们的沟通,不如直接告诉对方我们的需求。
印度哲学家克里希那穆提说:“不带评论的观察是人类智力的最高形式。”
在对与错、好与坏的区分之外,还有一片不带任何偏见的广阔田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