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天生丽质

【男人为什么喜欢聊性】冯唐是4年前笼罩网络的文章,成年人每年都要读一次。

作者|伊万曼

四年前,2017年10月27日,著名作家冯唐发表了—— 《如何避免成为一个油腻的中年猥琐男》篇文章,这些文章后来笼罩了互联网,引起了舆论的激烈反响。

为了避免油腻消失,在这篇文章中,冯唐向中年男子提出了10条建议。

1.不要成为胖子。除了原来很胖。

2、不要停止学习。

3、不要静止不动,出去走走,去运动。

4、不要公开谈论性;

5、不要回忆过去。

6、不要教育后辈,尤其不要积极教育年轻女性。

7、不要给别人添麻烦。

8.不要停止购物,保持对新电脑、新手机等新鲜商品的欲望。

9、不要脏兮兮的,要经常修剪鼻毛。

10、不要鄙视文艺、手串、保温杯等与年龄无关的人类习惯。

这10个建议是及时和必要的,可以经常阅读遐想,可以作为苗条的参考,不仅是中年男子,而且不论男女老少,都要随时阅读和思考。

让我逐一说出我的想法。

第一,不要成为胖子

这个能做就做吧,吃饭吃清淡,吃一点,能抽出时间运动就运动,真的不行,真的只能变胖,那就行了。(大卫亚设)。

真正恶心的往往不是你的外形,而是你的言行。

外形又胖又瘦。那是你自己的事,不能打扰别人。所以没那么重要。比如千古胖仔苏东坡,我们从他的诗、他的书法、他的画、他的文章、品格来看,没有人会觉得他油腻。

第二,不要停止学习

这可能是这10项建议中最重要的一项。

你会认为很多人学习。那是书。现在网络上有大量书柜手引起不安,提供快捷的方法,助长学习的功利性,从而卖书,很多人在听到卖书视频的解说后赶紧下单,结果一买回来,书就开始守活寡。

又有点荒谬。听什么书就能考上985。可以赶紧硬塞给孩子,打麻将,刷美女,直播PK。(莎士比亚)。

对普通人来说,读书和学习的关系不是帽子关系,也不是兄弟关系。他们似乎疏远了远亲关系——关系。只能说有点关系。这种关系你不用认。(莎士比亚,莎士比亚。)

一个人在看书并不意味着他在学习。

例如,很多人读书是为了消遣,是为了打发时间。从这个角度来看,看书就像打游戏、看综艺、看体育比赛、打麻将。本质上是娱乐。

不同的是,玩麻将游戏的人知道他们的行为不值得夸耀,但很多看闲书的人反而培养优越感,认为自己比别人优越的——,这一点上,看书比打麻将更好。(莎士比亚)。

有些人认为他读书的目的只是为了巩固自己的偏见,证明作者和他想的一样。

学习不一定要读书。当然,读书是学习的重要手段,如果真的不能读书,就不必非要读。

可以通过看视频、听音频、听别人说话、观察别人的言行、反思自己的过去等多种方式学习。

学习和消遣,根本区别——消遣的目的是寻找认同感,寻找一时的快乐,学习的目的是撕裂自己,推翻自己的真见,认识到自己不好的一面。例如,你是农民,学习务农的目的是改变或颠覆过去的务农习惯和方式。

学习是为了获得新知识,新知识是对旧知识和旧观念的修正和颠覆。

因此,学习不会是单纯的乐趣。有时会感到尴尬、痛苦、自卑,但学习起来会感到舒适、清爽。(莎士比亚)。

比如昨天和朋友喝酒,在酒场吹牛,自以为是地给了大家很多建议,结果你回到家,开始回忆和反思昨天自己的言行,看到自己丑陋的一面,感到羞愧,决定改变——,这就是学习。

学习就像洗冷水澡,洗的时候很痛苦,洗完后凉爽温暖。

就个人的修炼性而言,学习最重要的方法就是“我们的事三星”、“玄奘事”、“玄玄”、“玄玄”、“自己不想做的事,不要对别人做”、“——”——”,我认为说这三句话比看书更有意义。(莎士比亚)。

第三,不要静止不动

常识性的问题,这个就不谈了。

第四,不要当众谈论性

这让我想起了我。

我十来岁的时候,在田坎上放牛,我们村有个中年男子去田里劳作,劳动完了他来找我聊天,继而就开始了他的表演,滔滔不绝地讲起他年轻时候的风流往事,说他年轻时候,找了个城里的姑娘,什么一晚上冲撞了七次……描绘得有鼻子有眼的,可我当时才10岁啊。

不知道为什么很多男人一到了中年,就特别喜欢聊性,我想大概是因为枯燥的夫妻生活,让他们像浓痰一样的欲望无处发泄,但又憋不住,只好把别人当痰盂,随便吐。无法用他的器具来泻火,只能用嘴了。

当众谈性,尤其跟一些女性在一起的时候谈性,就跟当众吐痰一样,he……tui……he…tui……你说恶不恶心。

第五条,不要追忆从前

追忆从前不是不可以,你要么跟你几个老哥们一起追忆,要么跟你老婆儿女一起追忆,这种追忆,是大家的事,所以很少有人会反感。

但如果你的追忆,是为了显示你的当年是多么精彩,那你还是快拉倒吧,没人爱听这个。

追忆从前的荣光,就跟在KTV唱歌的麦霸一样,歌声跟狗叫一样,你还一直在那儿板命,你当真会有人欣赏你的歌声吗?

还有些人,他追忆从前,不是追忆当年的光彩,而是诉说当年的心酸苦楚,目的是想让别人跟他一起“忆苦”,然后让他一个人“思甜”。

比如,一个中年人对他的孩子说,当年他的生活多么艰苦、饭都吃不上、衣服也穿不暖,所以你们小孩子要珍惜现在的幸福、要节约粮食。

很少有小孩喜欢这种说教,反正我小时候就听不进去,但说教者自己却觉得简直是天经地义、毫无问题。

都不说小孩爱不爱听了,光是这种说教本身,就是毫无道理的。你当年吃不上饭,跟是否节约粮食没有必然的关系啊,你当年吃不上饭不是因为浪费粮食,而是因为没有粮食啊。

饥饿跟浪费的因果关系在哪儿?你连自己都无法说服,怎么能说服孩子呢?

事实就是,很多长辈通过诉说当年的饥饿苦寒来教育孩子要节约粮食,并没有起到任何积极的效果,孩子该浪费还得浪费。然后长辈觉得孩子不听讲,就很生气,于是,长辈憋出内伤,孩子被打出外伤。

孩子浪费粮食,你要教育的是自己,而不是孩子。

孩子浪费粮食、或者买了一堆玩具来玩了几天就不玩了,这是你的责任,责任在于:其一,你没意识到这是一个普遍而又正常的现象,其实可以不用那么在意;其二,如果孩子浪费了,那是因为你给了孩子浪费的机会。

第六条,不要教育晚辈

糟糕的是,我们很多人,他不仅要教育晚辈,他连长辈都要教育,只要是个人,给了他机会,他马上逮住就开始教育别人。

很多人并不会觉得自己教育别人有什么问题,他会自洽,“我都是为了他好啊”——你真是为了别人好吗?

我且问你,“这个世界上,除了你的父母,或者你最亲的人,没人真正希望你过得好”,这句话你认同吗?

认同的吧,即便不认同,你也不会相信有哪个关系一般的人会真的希望你过得好吧。

既然你都承认了没人会真的为你好,那你又从哪儿来的信念会觉得自己是为了别人好呢?全世界就你一个圣人?

承认吧,你教育别人,就是为了过嘴瘾,就是想要刷存在感,就是接受不了别人跟你的想法不一样。所有主动给别人提建议、批评别人的行为,都是为了显示自己在智力、知识、经验上的优越感,这是当今社会除了新冠以外,最让人感到恶心的病毒。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呐,有人巴拉巴拉对你一顿批评你、指点你、给你提各种建议,你乐意吗?

你指点别人、劝说别人,你以为你算老几?

你向别人显示你才是老大的行为,就如同你脱下裤子向别人展现你的老二一样丑陋,除了让人感到尴尬与恶心,不会有任何积极的作用。

第七条,不要给别人添麻烦

冯唐在他的文章里称赞了日本人不给别人添麻烦的品质,我想说,其实我们中国人,也不喜欢给别人添麻烦。

我印象很深的是,我小时候,有人要来我家借东西、借钱什么的,都会坐很久,聊很多闲话,最后起身的时候才说出真实的诉求——这说明我们国人也会从骨子里觉得,给别人添麻烦是一件很难为情的事。

问题出在哪儿呢?

主要是因为我们没搞清楚什么叫“麻烦”,很多让别人感到麻烦的事,我们自己没有察觉。

比如,失恋了找别人一直倾诉,看见别人字写得好希望他免费给自己写一幅,随便给别人提建议,或者希望别人按自己的想法干事情,这些都是给别人添麻烦,可是我们很难察觉到。

我提炼一下吧,什么叫麻烦——麻烦就是:两个人的言行交流,只符合其中一个人的意愿、只有其中一个人的到了好处。

给别人添麻烦,也就意味着,当你在跟别人相处的过程中,你们的交流或者交换只符合你一个人的意愿、只有你一个人得到了好处。

比如你失恋了向别人不断倾诉——只符合你的意愿、只有你得到好处,所以这是给别人添麻烦;

向别人求一副字画或者任何让别人免费帮你,也只有你得到了好处,所有一切想要白嫖的行为,都是在给别人添麻烦;

教育别人、给别人提意见,这只符合你一个人的意愿,因为你并不知道别人愿不愿意,所以你不能默认别人是愿意的。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我们的家庭关系很糟糕、夫妻关系很糟糕,最重要原因就是给别人添麻烦,这种添麻烦主要以提要求的形式出现——孩子年轻的时候,父母对他各种要求,孩子的学习、工作、婚姻,父母都希望按他们的意愿来,所以孩子感到很烦躁;等父母老了,孩子又希望父母按孩子的意愿生活,比如叫老人别再劳动了、叫老人生病了赶紧去医院、叫老人多出去走走——这就是在给父母提要求,父母当然也会不舒服。

所以中国的家庭关系就是一种互相折磨的关系,前三十年父母折磨孩子,后三十年孩子折磨父母。谁逢壮年,谁就觉得自己是对的。

夫妻关系那就更糟糕了,丈夫看不惯妻子,于是以讲大道理、冷漠等方式提要求;妻子看不惯丈夫,于是以唠叨、吵闹等方式提要求,结果就搞得大家都很不爽。

其实,家庭想要和睦、夫妻想要和谐,并不难——管好自己、别管别人,关系就能好;管不好自己、还想管别人,关系一定好不了。

第八条,不要停止购物

这一条我不认同。

在冯唐的原文里,他说不要停止购物的理由是,要保持对新鲜事物的欲望和敏感。

我觉得吧,人到了一定年纪,不是要紧跟潮流,反而要跟潮流保持一定距离,一直消费、一直追逐、一直渴望显得年轻,是很累的。

人到中年,必然得开始向内探索,得学会独处,得在自己的精神世界开拓出一片世外桃源来,因为我们必然会退出社会的中心、必然会跟年轻人脱节、必然会朋友越来越少、必然会越来越有心无力、必然会被淡忘甚至是遗忘,或早或晚而已。

老就老吧,老土就老土吧,谁不会老呢?谁又不会入土呢?

第九条,不要脏兮兮

常识问题,不细说了。

第十条,不要鄙视和年龄无关的人类习惯

如果说第二条“不要停止学习”是最重要的,那么这一条,就是最根本的。

人变得油腻,让别人感到厌烦,根本原因就来自于表露出来的优越感和追求优越感。

你鄙视这个鄙视那个,觉得人家年轻人喜欢蔡徐坤是有毛病,而你喜欢周杰伦就是有品位;你觉得人家为EDG疯狂是有毛病,觉得你喜欢的球队夺冠了你的高兴就没毛病?觉得现在的女明星都长得不好看,当初你喜欢的林青霞王祖贤才是真正的女神?你觉得现在小孩儿的童年都没意思,只有你当年的童年才美好?

优越感是一个无比之糟糕的东西,人之所以会有优越感,根本原因还是由于知识或者见识上的缺陷。

比如一个理科生瞧不起文科生,觉得文科没用,只有学好数理化才有用,数理化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一个理科生会这么想,说明什么?说明他不了解文科,更不了解文科对于人类发展的重要性;

比如一个人觉得中文博大精深而英文啥也不是,他觉得中文博大精深是因为中文有精简的成语、有押韵好听的诗歌,所以中文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那是因为他不知道,英语也有成语,英语也有押韵;反过来讲,有些在英语世界浸泡很久的人,会觉得英文比中文更好,同样的道理,那是因为他对中文了解不够;

比如一个女人觉得男人都是下半身动物、男人都没一个好东西,女人就是比男人更优越,那是因为她不够了解男人、也不够了解女人,其实女人也有很多是下半身动物;或者一个男人觉得女人总是情绪化、女人就是笨、女司机就是容易出问题,那是因为他不知道,男人也情绪化、男人也笨、男司机也总是出问题……

所以,我们要警惕优越感这个东西,因为他会让你现出妖怪原形。你内心的优越感越强烈,你的嘴脸就越丑陋。

好了,就写这么多吧,自勉。

愿意共勉的一起共勉。

——本文完——

关于作者: admin

无忧经验小编鲁达,内容侵删请Email至wohenlihai#qq.com(#改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