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的开国皇帝,秦始皇无疑是个雄壮的天骄人物。
不过可惜的是,为了追求江山永固和长生不老,秦始皇的苛政,使得百姓苦不堪言。最终,秦朝仅仅延续了15年,就消失在了历史的舞台上。而秦始皇自己,也由于对长生的执念,死在了第五次东巡的路上。(扶苏剧照)
在秦始皇于沙丘去世后,本来留有一封给长子扶苏的信。
在没有确立太子的情况下,谁都知道这封信,必然是要扶苏即位主持大局。不过,跟随他一同出游的皇子胡亥,却在赵高的撺掇下,将这件事悄悄压了下来。不仅如此,他们还宣称秦始皇死前曾留下了遗诏,要立皇子胡亥为帝。
至于留给扶苏的信,却被替换成了一道自杀的命令。
胡亥即位后,为了确保皇位的稳定,避免后顾之忧,他将自己的二十多个兄弟姐妹全都残忍杀死。不过还没等他当几年皇帝,赵高就派人将他解决掉,另立子婴为帝,也就是我们说的“秦三世”。
那么,既然胡亥都能杀掉二十多个兄弟姐妹,为什么却偏偏放过子婴呢?难道他就没想过子婴会取代他吗?这个子婴,究竟是什么身份呢?
(胡亥剧照)
历史上关于子婴的真实身份,众说纷纭,总结起来有以下几种。
一、子婴是扶苏的儿子。
子婴是扶苏儿子这种说法非常流行,甚至在《辞海》中也是这样的解释。这种说法主要出自于《史记·秦始皇本纪》中的:“立二世之兄子公子婴为秦王。”按照如今人们对文言文的翻译,这里的“兄子”,的确是指胡亥兄长的儿子。
不过值得一说的是,胡亥是秦始皇的第十八个儿子。那么按照道理说,子婴有可能是胡亥十七个哥哥中任意一个人的儿子。认定为扶苏的儿子,稍微有些牵强。而且扶苏是胡亥的竞争对象,是胡亥最提防的人。胡亥连自己的亲兄弟姐妹都下得去手,又怎么会放过竞争对象的儿子呢?因此,子婴是扶苏儿子的说法存疑。
二、子婴是胡亥的兄长。
这种说法源自于《史记·六国年表》中:“高立二世兄子婴。”意思是,赵高立胡亥的兄长子婴为皇帝。不过,这种说法也似乎不对,按现在的翻译习惯,“兄子”应该是指兄长的儿子,而“婴”则指子婴。况且胡亥也绝不可能单独留下一个兄长不杀。
(子婴剧照)
三、子婴是秦始皇的弟弟。
《史记·李斯列传》中有一段透露出了一些信息:“高自知天弗与,群臣弗许,乃召始皇弟,授之玺。子婴即位,患之,乃称疾不听事,与宦者韩谈及其子谋杀高。”从这段话可以看出,子婴是秦始皇的弟弟,并且子婴后来是与韩谈,还有他的儿子一起,密谋除掉了赵高。能参与谋划杀人,他的儿子也不会是个小孩。这样看来,子婴应该就是三四十岁。秦始皇死的时候大概50岁,说子婴是秦始皇弟弟,也较为符合年纪。
不过,史书记载中,秦始皇只有成蟜一个兄弟。至于嫪毐和赵姬生的孩子,早在幼时就被处死了。因此这种说法依然饱受质疑。
四、子婴是成蟜的儿子。
《史记·六国年表》中,“高立二世兄子婴”一句,也可以解释为“赵高立二世的(堂)兄子婴为帝”。作为堂兄,自然就只能是成蟜的儿子。这样看来,胡亥不杀子婴,是因为子婴并没有皇位继承权,对他并没有威胁,因此才有可能放子婴一马。
如果子婴是成蟜的儿子,他有三四十岁,同时有个已成年的儿子,也是可能的。
由此可见,想要让《秦始皇本纪》《李斯列传》《六国年表》三篇同出自《史记》的史料不自相矛盾,又能让胡亥有理由不杀子婴,只有当子婴是成蟜的儿子时,才能够成立了。
(参考资料:《秦始皇本纪》《李斯列传》《六国年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