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农村和农民知识共享者#
门
俗话说“孔丘凉爽,毛丘凶猛”,是什么意思?2021年是公推还是母推?
目前,窗外仍在猛烈地吹着热气,温度仍然很高,走在外面浑身是汗。
这时候,大家可能最盼望的是秋天到来。希望高温酷热的夏季早点过去,温度逐渐下降,秋高气爽,温度更加宜人舒适。为此,老祖宗们总结出了丰富的谚语,说:“公秋爽,母秋凶”,哪今年是公秋还是母秋呢?又是怎样区分的呢?我是畅谈生活点滴,今天就围绕这个话题和朋友们畅谈交流,先看看今年立秋的具体时间,用以判断公秋和母秋。
一、看看2021年什么时候立秋,有什么特点?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3个节气,也是秋天的第一个节气,从立秋开始,就正式进入秋天了。通常是在农历七月份,阳历一般是8月7日、8日或9日。
立秋,通常会出现三种征侯。具体表现为凉风至,俗话说:立了秋,早晚凉飕飕,就是这个道理;而且早上出现白露降临,大地上会有雾气产生;就连寒蝉也能预感到秋天的到来,而发出留恋不舍的悲鸣,感叹夏天的离去。
那2021年立秋是什么时间呢?
答案:是8月7日14:53:48,正式进入立秋节气,也就是农历六月二十九日。大家可能最关心的是今年到底是公立秋,还是母立秋?我们一起进行分析,先看看如何区分公立秋和母立秋。
二、公秋和母秋区分方法
根据老祖宗留下来的经验和方法,通常,公秋和母秋区分,有三种方法,具体按照:入秋月份、日期和时辰三个方面区分,详细看看。
一是按照入秋月份区分。
立秋,一般在农历六月份或者七月份,通常六月份为早立秋,七月份叫晚立秋,我们先看看怎样区分公秋和母秋。
公秋:是指在农历六月份入秋。
母秋:是指在农历七月份入秋。
常言道:“早立秋凉飕飕,晚立秋热死牛”。可见,农历六月份为早立秋,也是公秋;而农历七月份是晚立秋,也叫母秋。
二是按照入秋日期区分。
这个方法区分比较简单,通常按照单双日区分,不是按照阳历日期,而是依据农历立秋的单双日。具体方法:
公秋:是指农历的单数日子。
母秋:是指农历的双数日子。
三是按照入秋白天和黑夜区分。
主要根据入秋时间的白天和黑天区分,方法如下:
公秋:是指白天入秋。
母秋:是指黑天入秋。
俗语说:“朝立秋凉飕飕,夜立秋热烘烘。”以上是区分公秋和母秋的三种方法,相对比较简单,那公秋和母秋有什么说法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三 、2021年,到底是公秋还是母秋呢
我们知道了区分公秋和母秋的三种方法,下面我们先看看入秋的具体时间。
2021年,入秋具体时间:是农历六月二十九日14:53:48。
从月份上看,是农历六月份,属于公秋;从日期上看,是二十九单日,属于公秋;从白天和黑夜上看,是白天,属于公秋。
俗话说:“公秋爽,母秋凶”,意思非常明确,如果是公秋天气比较凉爽,而要是母秋,则天气仍然炎热,是秋老虎发挥余威。也有的说:“公秋凉飕飕,母秋热死牛”,道理基本一样,如果是公秋则天气变得凉飕飕,但是,如果是母秋,则仍然高温不下,天气持续酷热难当。
综上所述,2021年,通过月份、日期和早晚分析,三个方面都推测是公秋,“公秋爽,母秋凶”。可见,入秋以后,天气变得凉爽,不再那么炎热。
【小结】
我们知道,2021年是公秋,是“公秋爽,母秋凶”,天气会越来越凉爽。还有的说:“公秋农民忧,母秋遍地收”呢?这又是为什么呢?
原来,这是老祖宗根据立秋月份推算得出来的经验。公秋在农历六月份,入秋比较早,天气会很快凉快起来,这不利于农作物生长。因为粮食作物需要充足的阳光、酷热的温度,还有充足的雨水,如果提前入秋,天高气爽,雨水减少,反而不六月粮食作物丰收。可见,老祖宗留下来的谚语,还是有一定的道理,也是经过长期实践经验的结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