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第34个教师节。
今年年初,《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正式印发,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以党中央的名义专门印发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文件,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今年的教师节,也是文件印发后的首个教师节。
1985年1月21日,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作出决议,将每年的9月10日定为我国的教师节。 当年9月10日,新中国的教师们迎来自己的第一个教师节。
教育部表示,今年教师节的主题是:“弘扬高尚师德,潜心立德树人”,并推出了8项主要活动:深化教师队伍建设改革会议、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推选活动、教师题材优秀影视作品展播、当代教师风采公益广告展示、寻找最美教师大型公益活动、 “春华秋实”教师节文艺晚会、城市亮灯感念师恩尊师活动、教师志愿服务品牌示范活动。
澎湃新闻(www.)梳理教育部官网信息发现,给每一年的教师节定主题,最早可追溯至2004年。当年5月,教育部下发通知,将该年教师节主题确定为“光荣的人民教师”,号召“掀起崇尚师德、弘扬师德的学习宣传教育的热潮”,增强广大教师的光荣感、责任感和使命感。
澎湃新闻梳理和采访发现,设立教师节34年来,尤其是2004年后每年教育部都会确定教师节主题及相关活动,教师节的变迁和时代的发展紧密相联,在教师节确定主题至今的15年中,有四大关键词见证了教师发展的每一步,这四大关键词分别是: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教师待遇、乡村教师和师范生从免费到公费。
关键词1:师德师风建设
继2004年教师节主题“光荣的人民教师”后,次年教师节主题“爱与责任”继续强调“师德”。教育部发文要求全国教育系统掀起崇尚师德、弘扬师德的学习宣传教育,增强教师的光荣感、责任感和使命感。此后,教育部每年安排教师节主题活动时,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均会被重点提及,且逐步由“宣传教育”向“制度建设”转变。
2008年5月汶川地震,教育系统涌现出不少抗震救灾先进个人和集体,诸如吴忠红、谭千秋、向倩等教师均为救学生而牺牲。当年教师节前夕,教育部颁布了新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这是继1997年以来我国首次对师德规范进行修订。鉴于上述两个背景,当年教师节主题定为“学习英模教师,弘扬伟大师魂”。
2014年教师节,加强师德建设仍是重头戏,时年主题是“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部要求各地各校组织教师开展职业道德大讨论。相较以往不同的是,教育部提出要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项治理,对违规违纪的及时严肃查处。
据新华社报道,2014年教师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师范大学考察时号召,全国广大教师要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而在2013年~2015年三年之间,教育部先后印发《关于建立健全中小学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关于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以及《严禁中小学校和在职中小学教师有偿补课的规定》等文件,为教师划了“师德红线”。
2015年教师节,教育部要求各地各校切实将师德制度建设落到实处,且特别提出“针对性地开展严禁教师违规收受礼品礼金、严禁有偿补课等专项治理”,对违规违纪的及时严肃查处。
最近两年,个别教师师德失范行为经媒体曝光后掀起舆论热议。今年第34个教师节,教育部发文称,今年主题为 “弘扬高尚师德,潜心立德树人”,各地各校在节庆活动中“突出师德第一标准”。完善师德制度规范的同时,加大师德问题查处与惩治,对查实的师德失范问题公开通报曝光。
河南灵宝拥有32年教龄的乡村教师贾站顺9月6日告诉澎湃新闻,教师本身的使命就是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弘扬高尚师德、潜心立德树人”要求教师站正位置,为未来培育德才兼备的人才——自己德行不端,如何培养有道德的学生?
在今年入选全国教育楷模的新疆大学教授于炯眼中,“爱学生”是教育的基础。“要关注学生的成长,一生的成长,这是作为教师最基础的原则。”于炯告诉澎湃新闻。
关键词2:提高教师待遇
2004年、2005年,教育部部署教师节庆祝活动时,均要求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关心教师工作、生活、学习与职业发展”,切实帮助教师解决实际困难。特别是2005年教师节,教育部提及地方教育部门需落实《教师法》,为教师排忧解难——此时尚未直接提及“待遇”问题。
到了2008年教师节,除了上述表述外,“依法保障教师待遇”也出现在了教育部文件中。次年,“保障待遇”变成了“提高待遇”——教育部在教师节庆祝事宜安排中明确,“要在政治上、思想上和生活上关心教师,依法保障和大力提高教师待遇”。
2010年7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发布,“依法保证教师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或者高于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并逐步提高;落实教师绩效工资”等内容写入其中。因此教育部在部署2011年教师节庆祝活动时,关于“教师待遇”的内容更为明确——“认真落实绩效工资等各项政策”,但未提及平均工资水平“教师应不低于或者高于国家公务员”。
直至教育部发文安排2018年教师节庆祝活动时,明确提及“健全中小学教师工资长效联动机制,优化经费投入结构,确保中小学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或高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教育部要求各地“不打折扣”地“落实公办中小学教师作为国家公职人员特殊的法律地位”,表态可谓“掷地有声”。
据中国政府网消息,在今年7月30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就要求,“必须压实地方政府责任”,确保义务教育教师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没有达标的省份要限期整改达标,“不能再耽误了,一耽误就是一代人”。8月底,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调整优化结构提高教育经费使用效益的意见》,称力争三年解决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工资待遇问题。
眼下,教育部正在推动《教师法》的修订。“待遇问题不解决,其他问题都很难落实。”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司长王定华近日在新闻发布上称,正在研究健全中小学教师工资待遇联动机制,启动研制完善教师绩效工资总量核定和内部分配办法,完善教师待遇保障机制,有效体现教师工作价值和工作绩效。 “出台真招实招,让老师们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
关键词3:乡村教师
教育部在部署2007年教师节活动时,也将目光投向乡村教师,要求“对农村边远贫困地区、民族地区的教师队伍建设给予更多支持”。教师节前,教育部特意向全国农村教学点教师赠送教学培训光盘,“为农村偏远贫困地区教师学习、工作提供帮助支持”。
2009年教师节,教育部组织看望了“长期坚于职守的农村教师代表”,此后走访慰问农村一线教师的“教师节传统”一直延续下来。值得注意的是,2010年教师节,教育部专门致信慰问投身于农村教育事业的全体“特岗教师”,向特岗教师赠送学习用书。
2015年4月2日,中央深改领导小组审议通过《乡村教师支持计划》,提出要把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诸如拓展乡村教师补充渠道、提高乡村教师生活待遇、职称(职务)评聘向乡村学校倾斜等举措被明确。
当年教师节主题为“落实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聚焦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教育部要求各地“因地制宜”抓紧制订《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实施办法。“乡村教师”进入年度教师节主题,这是首次。2016年教师节主题为“守三尺讲台,争做四有老师”,教育部遴选了一批优秀特岗教师代表组建报告团,教师节前后赴全国师范院校巡讲,鼓励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投身乡村教育。
四川射洪乡村教师黄小林在农村学校呆了30多年,现在他独自一人带着7名学生。他的妻子,也是他的同校同事,今年刚刚退休。尽管工作在偏远乡村,但黄小林对这些年来的收入颇为知足:“每月会有边远山区补贴,一万多元的年终目标奖,以及每个学期的绩效工资,加上基本工资,我认为可以了。”
去年教师节,他和妻子去县城参加“优秀教师”表彰会,次日清晨回校,发现大门口摆着一束刚采摘的花,那是一名教过的学生留下的礼物。“那是最好的教师节礼物。” 黄小林告诉澎湃新闻,正如歌里所唱的那样,每一个孩子都应该被宠爱,他们是祖国的未来。
关键词4:从免费师范生到公费师范生
2006年、2007年,教师节主题连续两年与“尊师重教”相关,分别为“尊师重教,为人师表” “尊师重教,奠基未来”。值得注意的是,2007年为我国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试点首年,作为当年教师节主题活动的一部分,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均对免费师范生举行了入学教育活动。
彼时,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推出后效果不错,吸引不少“考生踊跃报考”,录取分数也大幅度提高。比如陕西师范大学曾发文称,部分省份由于第一志愿报考该校免费教育师范生的高分考生远远超过原定计划,在当地招生主管部门的一再请求下,学校不得不征得上级主管部门同意做出调整,适当增加免费师范生的招生人数。
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转眼已过10年,其间试点范围也由教育部直属师范高校扩大到部分地方院校。今年8月,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通知,转发了《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公费教育实施办法》,将“免费师范生”改为“公费师范生”,履约任教年限调整为6年。
8月31日,教育部金秋系列发布会上,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司长王定华回应澎湃新闻称,教育部“修订了过去免费师范生的实施办法,现在经国务院批准,叫师范生公费教育实施办法,主要变化是把原来的试点现在改成了正式,在部属的六所师范大学正式实施”。
在王定华看来,免费变公费,体现了这件事情的重要性和荣誉感。履约的年限从10年变成了6年,则体现了教育自信。对于这份给师范生的“大礼包”,王定华表示,目前看到,履约的变化有利于推动年轻同志踊跃报名,并且6年之后,大部分还会留在中小学教书育人的岗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