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后台收到了未婚女性的提问。
她描述说,自己和男朋友好不容易结束了两年的异地恋,定居在同一个城市,男朋友希望两个人住在一起,不仅能减少一点开支,还能过上甜蜜舒适的日子。
但是对此,她有些犹豫,一直下不了决心。
结果,她担心父母的反对。因为她的家庭观念比较保守,还没有带这个男朋友正式见父母,所以这样婚前同居,父母只能有溢美之词,对未来女婿的印象可能也不好。
第二,她自己也有点不安。她觉得自己还没准备好和别人一起生活,又不知道自己这样想是不是不相信这段感情的表现,所以产生了一点犹豫和自责感。
男朋友还说,婚前同居可以看出两个人将来可能不合适,也可能提前驯服。她听了也觉得有道理。
在私信中,她问我,陈曼老师,你觉得婚前同居怎么样?你不认为婚前同居是不道德的吗?
在说我的结论之前,首先,我想声明,这些观点与道德观念无关,单纯从人性和实际出发,只谈利弊,不说别的。
首先总结一下,那就是婚前同居不利于女性进入婚姻。
不同意的人和我一样,任何性解放、风气开放、同居的男女都不掉价等我都知道,但只要政治正确,就没有用。当普通人在生活中遇到流言蜚语时,这些口号并不能安慰你的损失。
不是每个人都有面对一切的坚强的心。
按照目前国内社会风气,同居对男性来说肯定比弊好,但对女性来说弊大于利。
另一方面,在调查结婚对象的事情上,同居也是效率低、风险高的战略。
同居这件事毕竟只是个人选择,如果你想和恋人同居,谁也管不了,不会再有人阻止你了。(大卫亚设)。
但是,如果女性只是为了考察另一半,就没有必要动这个心。
这种手段太生疏,太费力,不能保证效果。天下的事物不一定要亲自尝试才能知道是否适合自己。
要想选择合适的结婚对象,关键是眼光独特,会选,和婚前同居没有太大关系。(莎士比亚)。
在之前的回答中,我说的大多数是婚后的经营,但这并不意味着我认为婚前审查是不必要的。
事实上,婚后发生的很多矛盾在婚前之间隐藏着导火索。
一个女人知道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另一半,是在为自己未来的幸福埋下伏笔。
但是相应地,如果你在选择配偶时不小心踩到了这些陷阱,那就是在你的悲剧中种下种子。
在提出女性择偶时应注意的事项之前,我想先谈谈,谈谈这个容易被踩的“坑”。
不要只画“他对你好”的画
“我不是男人的钱,也不是男人的其他东西,我只希望他对我好!”
在择偶的时候,很多女性都把这句话挂在嘴边,她们的想法可能是自己降低了其他方面的强硬要求,所以对自己有好处的地方决不能掺假。(莎士比亚)。
只要老公对自己真心,结婚后还能一直宠着自己,其他地方就差一点,有什么关系?
尹烈是这么想的,就这么做了。
她的男朋友比她家的条件差多了。个人形象条件也不如女朋友。外人看到后很好奇。这么年轻漂亮的女孩怎么能对这个男人死心呢?
尹烈认为都是因为爱。
恋爱的时候,男朋友对她极度殷勤,嘘寒问暖,可以说一切都很细心。(威廉莎士比亚,哈姆雷特,爱情名言)
月经肚子疼难受的时候,准备一个热水袋盖在她肚子上,给她嘴角送止痛药,甚至帮女朋友打扫被血弄脏的床单,说心痛,舍不得女朋友碰凉水。
每当那个时候,尹胜的心总是很甜蜜,判断这个男人一辈子都会对自己好。(莎士比亚)。
所以她不顾家人的反对,和男朋友订婚,毕业后几年后办了手续,正式结婚。
只是她梦想中美好的婚姻生活没有实现。
从蜜月开始,尹烈就注意到,升级为丈夫的男人比以前懒很多,使唤他做什么,就要“学会自己做”。
结婚后,男人的态度越来越差,和以前不同,甜言蜜语不再说了。回家就是坐在电脑前玩游戏,或者瘫坐在沙发上玩手机。他说,以前总是照顾尹烈,现在也累了,做妻子的话,她也要长大,不可能一直是备受宠爱的“公主”。
因此,虽然尹烈包揽了大部分家务,但很难得到感谢的感谢。
如果说这些她都还能忍受,最让她崩溃的却是发现老公疑似精神出轨。在家不愿和她多说几句话的男人,却和女同事聊起了化妆首饰,聊“别人都没发现你换耳环了,还是我眼睛尖”……当她愤怒地质问男人时,老公还大发雷霆,说她翻手机的行为是侵犯隐私,说她自己心里有鬼才看谁都有嫌疑。
尹悦实在是不明白,自己千挑万选的会疼自己的老公,怎么这么靠不住?
这都是因为,过于追捧“对我好”的标准,女人就容易被甜蜜的诱饵引导,主动跳进了陷阱里。
婚姻是一场漫长的旅程,其内涵不止包括“谁宠着谁”,更在于夫妻对彼此的尊重、理解和相互扶持,这些都不是靠一些简单的讨好来体现。
谈恋爱时愿意每天给你买早餐的,未必乐意在婚后帮你给婴儿换尿布;做你男朋友时费尽心思帮你买喜欢的盲盒玩偶,未必能抗拒诱惑不变心……
不要被小恩小惠误导,这代表不了一生的承诺:一个人今天可以对你好,明天也可以对你不好,后天甚至可以对别人好。
当然,这也不是说,你应该矫枉过正和对你不好的人在一起,而是提醒你,在“对我好”之外,还有更重要的品质需要你擦亮眼睛鉴别。
②不要相信“他为你改”
很多女性容易踩的另一个坑,就是相信浪子会为自己回头,海王会为自己收心。
从古至今,不断有歌颂爱情神话的故事告诉我们“真爱能彻底改变一个人”,以至于这个概念深深植入了人们的心中。
谁都希望自己获得真爱,而他们心里会觉得,证明自己拥有真爱的最佳办法就是:彻底改造一个身处人生低谷的人,证明对方可以为了自己而脱胎换骨。
很多人都会在身边听到这样的故事,越是招蜂引蝶的浪子,越容易吸引条件优越的女性为他们倾心不已,男人的每一个前任都相信自己会是最后一个,可最终的结局还是男人本性不改,移情别恋,抛下伤透了心的女人一走了之。
记住,你不是圣母玛利亚,也不是来凡间渡人的观音大士,你没有责任去拯救你的另一半,甚至是彻底改变对方的生活方式。
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选择负起责任来,你也是,你的伴侣也是。
如果对方情真意切地承诺为你改,你又心软接受,那也务必要约定期限和具体可执行的细则,如果男人到了时间又没做到,你就得果断开溜:拜拜了您那!
在感情里,被骗一次是受害者,一而再再而三地被同一个人骗,那你就得好好问自己,这到底是为什么了。
说完怎么避雷,再来聊聊到底要怎么挑。
1.明确自身需求
第一步就是要弄明白,自己到底想要什么,又愿意为此付出什么样的代价。
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伴侣,就像你也只是个有缺点的普通人,所以我们必须在不同的特点之间取舍。
例如,你想要一个沉稳可靠、能为大事拿主意的家庭顶梁柱型伴侣,可能就得包容对方固执、大男子主义等的性格特点。
又或者,你想要一个温柔敏感、能读懂你内心,陪你哭、陪你笑的知心人,就得接受对方也许没那么坚强,更需要你的关怀的可能性,
每种选择都没有高低之分,重要的是,它是否适合你。
有的人会说,我谈恋爱结婚都只看感觉,感觉对了,我才会动心,这样不行吗?
其实,你的感觉不是凭空冒出,也有其内在逻辑。
早点捋清你的“感觉”是被什么样的特质触发,才有助于你更效率地寻找自己的真命天子!
2.观察成长环境
有句俗话叫“买猪看圈”,话糙理不糙,用在择偶上也是一样的道理。
一个人的性格和观念,与原生家庭和长大之后的交际圈有很大的关系,ta的安全感、自尊水平,依恋类型等等,都和成长过程中的际遇有很大关系。
一项针对学龄儿童的跟踪研究表明,那些生活在父母相互仇视的家庭中的孩子,往往有慢性激素水平增高的症状。与其他孩子相比,他们也有更高的几率逃课、厌学、有行为问题等等。
拥有一个和谐幸福的童年,在成长中就能自然而然习得处理亲密关系中矛盾的能力;反过来,那些父母用暴力、吼叫沟通的孩子,长大后更可能不自觉地运用同样的方式对待自己的家人。
当然,原生家庭并不能决定一切,照样有歹竹出好笋的例子,但也不可轻视小时候遭遇对人的影响。
除此之外,成年后选择的交际圈也能反映出问题。如果这个男人的朋友圈子里,都觉得出轨、“找小姐”等行为无关紧要,不过是“男人都会犯的错误”,那么他出轨的几率一定比拥有正常道德观念的人大得多。
在男人pc的案例里,老实人被狐朋狗友带去“见见世面”,甚至是以此作为打入圈子的“投名状”的,可不在少数哟。
3.讨论价值观念
很多人觉得谈恋爱时不该讨论一些敏感的问题,否则两个人很容易发生争吵,影响感情。
但有一些关键的问题,就是要在婚前就吵清楚,宁可早早发现彼此观念不合,然后该分手就分手,也不要婚后才悔不当初,觉得自己嫁错了人。
对于那些避不开的关键矛盾,如果不先确认清楚,就成了埋在婚姻里的地雷,总有一天会让你们苦不堪言。
问问自己和恋人这些问题:
你们的金钱观和消费观是相近的吗?愿意把钱花在哪方面?如果相差很远,是否愿意包容彼此的选择?
你们怎么看待生育和后代?生完之后谁来带,怎样分配对孩子的责任,怎样确保另一半不在抚养过程中缺席?
对双方父母的赡养要如何处理?愿意与长辈一起同住吗?
……
如果能在这些尖锐冲突上达成大方向的一致,婚姻上的挫折可以说就少了一大半。
问题的细节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调整,讨论这些问题时,双方都必须诚恳、袒露自己的真实想法。
自然,这些问题只有在双方深深相爱时才有意义,否则便无从谈起。
能做到以上这几点,你在婚姻的起跑线上就胜过了那些糊里糊涂的人一大步。
不过,在结婚之前做好准备确实能让你在婚后省去许多麻烦,避免一对不交心的情侣最后变成问题夫妻。
但是,婚后的经营同样需要我们投入精力。
世界上没有绝对的真命天子,只有你做出的一个个正确选择,带领你通往幸福的彼岸。
好了,我是陈曼,不煽情不矫情的理性派,为你剖析婚姻里最有用的真相。
记得关注我们哦!如果你想倾诉,请【私信】我,我们会倾听你的故事,解决你的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