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有野草,可以当野菜吃,有很高的药用价值,是天然消炎药,解热解毒可以抑制细菌。这就是农村常见的高药材败酱草。
败酱草又称山苦荬、遏蓝菜,因全草味苦,有股腐败的酱味,故名败酱。败酱草为多年生草本植物,高达1米。它喜好生于山坡草地和路旁,在我国除西北地区外,其他地区均有分布,但主要分布在江苏、浙江、湖北、安徽等省。在上述省份的农村不少地方,人们习惯采摘败酱草的幼苗嫩叶当野菜食用。
败酱草每年六月开花,分白、黄两种。在《神农本草经》中,败酱草被列为上品,为常用的清热解毒药。中医认为,败酱草性味辛、苦、微寒,入肝、胃、大肠经,有清热解毒、消痈排脓、祛瘀止痛之功。
现代药理实验证实,败酱草还是一种天然消炎药,有一定的抗菌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对白色葡萄球菌、类白喉杆菌有轻度抑制作用,对内毒素有明显的减毒作用。
败酱草也一定的抗病毒功效,有抗肝炎病毒、使肝细胞炎症消退和毛细胆管疏通的作用,可促进肝细胞再生,防止肝细胞变性,改善肝功能作用。另外,黄花败酱中含有的硫苷对HIV有显着的灭活作用,对柯萨奇病毒、合胞病毒有显着的抑制作用。
败酱草其实是中国人最早食用的野菜之一,作为中药,败酱草市场上来源比较复杂,各省所用习用品较多,又分黄花败酱或白花败酱,因此大家一定要做好真假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