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农业部最近与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联合发布了《关于推进农业领域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大力推进农业领域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以下简称PPP)。
农业行业观察(公众号:nyguancha)发现,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关于创新农村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机制的指导意见》部署创新农村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机制,农林业PPP试点将破冰。同时,3月17日,新华社发布《关于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报告中,发改委指出,启动农业、林业领域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试点。实施农村新能源行动,支持中西部农村等基础薄弱区域信息基础设施和高效节水灌溉设施建设,加快完善县乡村物流网络。
农业ppp项目是啥意思?
PPP模式,又称为公私合营模式,即Public—Private—Partnership,起源于英国的“公共私营合作”的融资机制,是指政府与私人组织为了合作建设基础设施项目,或是为了提供某种公共物品和服务,以特许权协议为基础,彼此之间形成一种伙伴式的合作关系,并通过签署合同来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最终使合作各方达到比单独行动更为有利的结果。
未来农业PPP的重点推广领域
1、支持。高标准农田、种子工程、现代渔港、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及追溯体系、动植物保护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
2、引导。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农业面源污染治理、规模化大型沼气、农业资源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等项目。
3、鼓励。现代农业示范区、农业物联网与信息化、农产品批发市场、旅游休闲农业发展。
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外商投资企业、混合所有制企业,以及其他投资、经营主体。
农业ppp7大市场机会成风口
农业行业观察(公众号:nyguancha)认为:随着政府政策放开,商业资本的进入,土壤修复、农业节水、育种基地、现代渔港建设、动物福利等项目市场前景巨大。
1、土壤修复
目前,我国待修复的污染场地数量非常之多,保守估计超过50万块。2013年全国土壤修复领域企业由200多家增至500多家,产值达140亿元。我国有待修复的土壤污染面积为3.83亿亩,土壤修复市场超6万亿元,仅耕地修复市场潜在容量就达到3.8万亿,空间巨大。
2、农业节水及防污
农业面源污染包括农村生活源、农业面源、畜禽养殖业、水产养殖的污染。
近期在贵州、湖南、湖北、安徽等沿江省份农村采了解到长江流域各省在为农业生产做出很大贡献的同时,污染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也十分严重。
长江流域大部分地处亚热带季风区,光、热、水、土条件得天独厚。统计数据显示,长江流域有耕地约2500万公顷,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的1/4。流域内农业生产值、粮食产量占全国4成,水稻、棉花、油菜籽、茶叶、水果等作物和家禽家畜生产在全国地位非常突出。
自2015年中央“水十条”出台以来,各省市也相继出台《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明确本地区“十三五”主要指标,全国携手一起打造美好水环境。
3、育种基地
种业问题是国家安全问题。
种业是农业产业链的源头,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产业安全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种子工程:是包括种子资源的收集和利用,新品种选育和引进,建立原粮种繁殖种系和种子质量认证制度。是发展种子加工和包衣技术,完事种子质量监督检查体系,规范种子经营和加强种子法制管理等相互配合相互制约的体系工程。
未来种子工程将加大农作物种业基础设施投入,加强育种创新、品种测试和试验、种子检验检测等基础设施建设。鼓励“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建设商业化育种基地,购置先进的种子生产、加工、包装、检验和仓储、运输设备,改善工程化研究、品种试验和应用推广条件。
4、现代渔港建设
渔港建设对渔民而言是最大的民生工程,事关渔民生命财产安全。
渔港是渔民生产、生活最重要的后方基地和渔船重要的避风场所,是海洋防灾减灾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渔港建设对于提升沿海地区的海洋防灾减灾能力,维护渔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促进渔区的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据了解2003-2015年,渔港项目累计投资5.77亿元,其中,中央下达补助资金29352万元,占50.86%;省级下达补助资金23273.8万元,占40.33%;地方配套及自筹资金5084.2万元,占8.81%。
5、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
食品安全源头在农产品,基础在农业,既是“产”出来的,也是“管”出来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是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重要支撑,是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的重要手段。
农产品质检机构是依法设立的公益性机构,主要承担政府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控计划实施、风险监测、风险评估、监督抽查检测、标准制修订、标准化生产控制技术推广等公共服务职能,依法独立行使检测职能,科学公正出具检测报告,积极为各级政府有效履行属地监管职责,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严格执法监督发挥支撑作用,为当地农产品生产企业、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提供农产品质量安全技术服务。
2016年6月份,农业部近日公布关于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与管理的意见。
6、农产品质量溯源平台建设
农产品防伪溯源意识不强的情况下,电商行业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假冒伪劣,成为了消费者心中一大痛点,同时也是制约农村电商发展的一大问题。
加快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的意见,提出建立全国统一的追溯管理信息平台、制度规范和技术标准,力争“十三五”末,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有条件的“菜篮子”产品,以及“三品一标”规模生产主体率先实现可追溯。
农业部副部长陈晓华表示,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是当前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老百姓最为关心的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多措并举,其中很重要的一环,是要实现农产品的可追溯,建立可追溯制度。
7、动植物福利
动物福利:所谓动物福利,就是让动物在康乐的状态下生存,其标准包括动物无任何疾病、无行为异常、无心理紧张压抑和痛苦等。基本原则包括:让动物享有不受饥渴的自由、生活舒适的自由、不受痛苦伤害的自由、生活无恐惧感和悲伤感的自由以及表达天性的自由。
同时,中国首部农场植物福利尺度经由过程专家核定。此次出台的尺度《农场植物福利请求猪》是中国农场植物福利系列尺度中推出的首部尺度,由中国农业国际互助增进会植物福利国际互助委员会与周遭标记认证团体团结草拟完成,中国尺度化协会同意公布。
该从饲料和饮水、养殖情况、养殖治理、康健企图、运输、屠宰、支解加工、记载与可追溯等方面举行了迷信论述。尺度的出台对增进我国畜牧养殖业的良性生长和植物源性食物的质量宁静具有主要意义。
当然PPP不是万能,此模式只是给农业发展提供一个快速发展的机会,也会存在一定的风险与弊端,需要国家进一步立法及制度的完善,机会的公平等等。
探讨!农业PPP案例
农业PPP这么火,当前有哪些成功案例你,农业行业观察帮大家梳理4个农业PPP案例。
案例一、广西按效付费治污模式值得推广
长期以来,一些城市黑臭水体影响到城市的生态发展和百姓健康,其治理历来是一个老大难问题。全国很多城市受限于资金和治理技术等因素,内河整治总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没有采取“按效付费”的方式,结果花了巨资却没能把内河治理好。这次南宁市那考河整治创新治理模式,通过“按效付费”的PPP项目,全流域同步启动、统筹推进,从河道治理、两岸截污、污水处理到水生态修复、景观建设,实现“一条龙”治水,使政府从以前的“建设者”转变为“管理者”,做到了项目建设“价廉物美”,提高了公共服务效率,实现了政府和企业双赢。作为全国首个实行“按效付费”的内河流域治理PPP(公共私营合作制)项目,那考河的整治模式在全区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上,被提到要“各市参考借鉴”。
简单地说,那考河的“按效付费”模式,便是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让政府从繁忙的融资投资和建设业务中解脱出来;政府需要做的是,聘请有资质的第三方机构,按照此前确定的水质、水量、防洪等考核指标体系对项目定期监测考核,并按效果按季度付费。
案例二、山东首次在农业水利灌溉领域引入PPP模式
位于齐河县的全国首个平原地区PPP农田高效节水灌溉项目10日正式启用运行,项目区内规划粮田面积5292亩,共建设安装了中心支轴式喷灌机、卷管绞盘式喷灌机、固定及半固定式喷灌机4种节水灌溉设备,设施科学布局、交叉补漏,保证灌溉不留死角。
据了解,设备总投资375.12万元,其中社会资本投入占六成,也是山东首次在农业水利灌溉领域引入PPP模式。收益方面,由社会资本投入方组建农业灌溉专业合作社,为农户提供用水服务、水利工程管护,灌溉水费作为合作社收益,按投资比例分红。合作社理事长郭涛告诉记者,每年收益在70万元左右,扣除人工费、设备折旧费和合作社正常费用,收益在8%左右,如果达不到8%,由政府兜底,投资方没有风险,约七年可收回成本。
案例三、射洪高标准农田建设
2016年,射洪县农业局在申报获得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县建设资格后,代表全省唯一两家区县参加竞争国家级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试点县资格,今年有望获得亿元级别政府财政资金支持运行PPP模式,撬动民间资本进行农业基础设施改造升级。
射洪县农业局及时开展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可行性研究,因地制宜地总结出三种适合全县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的PPP运作方式:一是股份合作制,参与方为政府与社会资本,目的是实现整体规划、整体流转、整体运营、利益分享;二是财政贴息制,在农村土地确权、流转的基础上,农民以土地入股,社会资本进行一揽子生产经营,政府进行贷款贴息,实现规模化经营;三是财政补助制,农户以土地入股或提供劳动力,社会资本以资本入股,政府提供补贴,另外的参与者还有衍生的农产品产销主体及银行等。
案例四、湖北潜江PPP模式助力生态种养
潜江市老新镇农科村的波达蔬菜合作社200亩蔬菜基地完成建设。
管道通向大棚不远处一幢新粉刷的小房子,门口停放着一辆沼液运输车,这里便是水肥一体化资源利用系统所在地。从周边养殖场回收来的污水,经设备处置后,即可变为清水和沼液肥,用来灌溉农田。
“只等着沼液输送管道建好,我们就能用上好肥了。”走出大棚,合作社理事长金国龙指着一旁的输送管道说——“新装备”,便是在建的沼液还田、水肥一体化资源利用系统。
金国龙算了一笔账:全社1600亩农田,使用沼液有机肥后,化肥成本少了12.8万元;养殖企业则降低了环保成本,实现污水处理少投入、零排放。
好的项目,但真正决定做,金国龙当初也有过犹豫:整个项目投资500万元,这笔不菲的资金怎么解决?政府、合作社、养殖企业三方能否实现“皆大欢喜”?
老新镇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为了解决养殖产生的沼液回收利用,镇里争取项目资金帮助建沼液还田、水肥一体化资源利用系统,合作社负责运营管理,养殖场则付费治污——以PPP模式,有效破解了当地生态种养面临的资金、管理等难题。
作为农业大镇,老新镇每年出栏生猪超10万头,出笼家禽过百万只。来自波达蔬菜合作社的“新装备”、新模式,为该镇治理养殖污染找到新路子。
热议!代表委员建议推进PPP立法
农业部产业政策与法规司副司长郭永田表示,近几年,社会资本加快“进军”农业,投资规模逐年增长,虽然有的规模不大,不能称得上是真正的PPP模式,但是已经有了运营雏形。
郭永田认为,在新政的支持下,农业PPP投资将迎来新机遇。
从2013年底开始推广至今,PPP保持着快速发展态势。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PPP再度成为热点话题,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深化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各部委负责人在多场记者会上也纷纷对今年PPP相关工作进行了展望。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勇表示,PPP是促进民间投资的一种模式,需在实践过程中进一步总结经验,解决问题,使其更加健康、持续地发展。今年将进一步加大支持PPP模式的力度,一是希望通过政府和民营企业的合作,使民营企业能够进入更多的领域;二是能对PPP的未来有更加清晰的判断;三是可以加强学习交流,相互借鉴管理经验。
财政部部长肖捷表示,PPP在中国还处于探索阶段,随着各项工作推进,我国PPP项目的落地周期已经开始缩短,落地的速度也在不断加快。截至去年底,已经签约落地了1351个项目,总投资达到2.2万亿元,项目落地率已经超过30%,与年初相比,无论是项目落地的数量,还是投资规模,都增长了四倍多。下一步,财政部将继续发挥好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进一步优化项目融资的环境,加大业务支持和项目推介的力度,推动PPP项目更加规范运作。
值得一提的是,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化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完善相关价格、税费等优惠政策,政府要带头讲诚信,决不能随意改变约定,决不能“新官不理旧账”。多位代表委员表示,政府工作报告中的这一表述直击当前PPP中的一些问题,建议加快PPP立法。
九三学社中央在提案中就建议,目前PPP政策主要以部门规章及国务院、部委规范性文件为主,效力层次低,推进过程中内容滞后及法律冲突问题显现,影响了社会资本介入PPP项目的积极性。因此,要从较高层次立法层面上,以法律或行政法规形式,明确推行PPP的主导部门,由该主导部门制定统一的PPP操作指导性文件,避免政出多门、相互打架。
我们相信,未来,农业PPP将会更加规范。在可操作性、经验模式上、法律法规上、人才上等方面都会更加成熟。农业将会迎来又一个风口。(马云华)
农业行业观察综合参考中国网、新华社、央广网
农业企业经理人、农场主、合作社理事长、农业创业者、欢迎加入“农侠会”社群,群主微信:annibaobei0428(注明:姓名+公司+电话)
更多农业重磅新闻、产业报道、干货案例,500万三农领域的行业人都在订阅公众号:nyguanch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