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粱是禾本科植物高粱蒙古黄柏的成熟物种。又名蜀湖、高粱、蜀水。
味甘、涩,性温,归脾、胃、肺经,有温脾止泻,化痰安神的功效。丰收的高粱穗
古医书记载其食疗功效如下:
1.《本草纲目》:“温中,涩肠胃,止霍乱。”
2.《四川中药志》1960年版:“益中利气,止泻,去客风顽痹;治霍乱下痢及湿热小便不利。”
3.《全国中草药汇编》:“燥湿祛痰,宁心安神。治湿痰咳嗽,胃痞不舒,失眠多梦, 食积。”
高粱米
综合医书记载高粱的食疗方和方解可归纳为以下2个方面:
1.用于脾胃虚寒证。高粱味甘补益脾胃,性温散中焦寒邪,味涩则止泻。如《内蒙古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用高粱60g,炒香;大枣10枚,去核,炒焦存性,共研细末,加白糖混匀。每次取6g,开水送服,每日2次。治脾胃虚弱,小儿消化不良。
2.用于痰湿咳嗽或湿痰阻于清窍而引发的失眠多梦。高粱味甘,益脾助运以化湿,湿化则痰消,咳嗽失眠可愈。煮粥食用。
高粱米饭
现代营养学研究表明:高粱主要含有碳水化合物,以及一定量的蛋白质、脂肪、B族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高粱米及其糠皮中含有一定的鞣酸,具有收敛涩肠止泻的作用。
食用方法:宜煮粥或煮饭。
注意事项:高粱不能单独食用,否则容易造成便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