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夏天
连续加班一周,我的心情很焦急。
看到儿子把玩具塞满整个地面时,无名的火焰立刻越过山倒下了。我压着声音,冷冷地对儿子说。
“你能帮我收拾玩具吗?”
儿子不抬头回答我。
“不行,我还要玩。”
我一听,立刻火冒三丈,拿着垃圾袋开始装地上的玩具,怒吼着对儿子说。
"如果你不接,我就把你的玩具都扔了。单击
儿子一听就哭,阻止用手装玩具。
我再次威胁儿子。“你接不接。”
儿子放开我的手,蹲在地板上哭着,把玩具一个个收了起来。
我以为儿子收得好的话会对我发火,想一个人呆着。
没想到,儿子来了,抓住我的手,抬起有泪痕的脸对我说。
“妈妈,别生气。我爱你。”
那一刻,我真的很抱歉,很温暖。
对不起,我怎么能向孩子倾诉我工作中的不快。(莎士比亚)。
温暖的是,不管我多么凶他,不管我是多么坏的妈妈,他总是爱我。(威廉莎士比亚,哈姆雷特,爱情名言)
对我的无条件的爱和包容令人惊讶地安慰了连续一周忙碌而辛苦的我。(原谅莎士比亚)。
想起了一位母亲说的话。
我们一直以为我们为孩子们付出了很多,其实孩子们给了我们更多。
有了孩子,有了弱点,也有了盔甲
闺蜜生完孩子后,好像换了别人。
不情愿地哭的她现在可以忍受乳头裂开的疼痛喂奶了。(莎士比亚)。
以前动不动就退缩,想放弃的她现在不仅能忍受堵奶的痛苦,还能咬紧牙齿,一边喝奶,一边用泵沟通。
更令人惊讶的是,学生时代一看书就头疼的她现在重新学习了英语,研究了各种育儿书,笔记被记住比大学考试更认真。(威廉莎士比亚,《哈姆雷特》,《读》)。(《读》,《读》,《读》)
我忍不住取笑她。“你现在吃了什么神坛药水脱胎换骨了吗?”
闺蜜瞥了我一眼,说。
“永远不要低估一个母亲的力量。为了孩子,我可以无敌。(莎士比亚。)
是的。
有了孩子,妈妈有了软弱的肋骨,穿上了盔甲。
因为每个母亲都想成为孩子的盖世英雄,不会吓到他,免于他的辛苦,周密地守护他的一生。
乌兹别克斯坦的秋索维金娜是一位值得尊敬的母亲。
她17岁获得奥运会女子体操团体赛冠军,21岁退休结婚生子。
27岁的时候,3岁的儿子被诊断出白血病,她卖掉了所有的家产也负担不起。
高昂的治疗费。为了救孩子,已经退役整整6年的她决定复出,用体操赚钱救孩子。
因为一枚世锦赛的金牌等于3000欧元的奖金,于是,她先后6次参加奥运会。
为了能够赢得更多的奖金,她还在一次巡回赛中参加了全部女子项目比赛,之后更是获得过跳马金牌,平衡木铜牌。
为了救孩子,她真的是拼尽了全力,激发了自己全部的潜能。
即使她已经33岁高龄,她依旧充满活力地和一群小丫头一起征战赛场。
她说:“对我来说,儿子就是我全部的生命。只要他还在生病,我就一直坚持下去,他就是我的动力。”
41岁时,她第七次参加奥运会,她选择了最难的动作,却在两次落地时出现了失误。
这是她最后一次参加奥运会,虽然她没能拿到金牌,但她却得到了全场最热烈的掌声。
白岩松曾评价丘索维金娜说:
“她是体操史上的奇迹,是一位伟大的运动员母亲。”
是啊,她不但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妈妈可以为孩子拼到什么程度?也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孩子赋予妈妈的神奇力量。
《找到你》中有句台词说:
“该感谢的应该是孩子,是他们带给父母成长,让我们体验到那种无私付出的爱,让我们内心更坚定,变得勇敢而强大。”
很多时候,我们都以为孩子弱小,需要我们去保护。
却没有发现,我们也正因为孩子变得更勇敢,更坚强。
我们爱孩子,为孩子付出了一切,孩子也让我们拼命努力地成为了更好的自己。
孩子爱我们,远胜于我们爱孩子
一个五岁左右的小女孩刚被妈妈批评了一顿,眼泪还没有干呢,就拿着纸巾帮妈妈擦拭湿了的鞋子。
看到这段视频的时候,我想起了一句很感人的对话:
——“如果有一个人每天都因为同一件事气你,你还爱他吗?”
——“如果这个人是妈妈的话,我就还爱。”
是啊,很多时候,孩子爱我们,远远超过我们爱他们。
我们对孩子的爱是有条件的,我们会因为孩子不听话而对孩子发火。
但孩子对我们的爱却是无条件的。
不管我们如何对孩子生气,孩子的内心永远都想着“对妈妈好”。
记得有一次,我在儿子的书包里发现了半根已经被压成泥的香蕉,香蕉泥把书包弄得很脏,我有点生气的埋怨孩子:
“你把香蕉放书包里干什么?你看看,你把书包弄成这样,妈妈还要洗,真是一点儿都不懂事……”
儿子委屈地哭了起来,哽咽着对我说:“可是,妈妈爱吃……”
那一刻,我真是百爪挠心。
儿子把他最好的真心给了我,我却辜负了儿子的一片真心。
还有一次,儿子发烧,非要把我轰出房间,让我到沙发上睡觉。
我生气地质问他:“你凭什么让妈妈睡沙发?”
儿子低着头,小声地嘀咕道:“我怕妈妈像我一样难受。”
也许是因为孩子不善表达,所以我们常常会忽略:
原来,不是只有我们在付出,在爱,那个小小的人也正在用尽浑身力气地爱着我们。
樊登曾经说过:
“很多父母觉得,看管孩子最重要的就是该严肃严肃,该凶就凶。
事实上,孩子能够跟你和好的原因,不是你的教育方法有效,而是因为孩子爱我们。”
的确如此,我们总是在孩子犯错时喋喋不休,在孩子落后时埋怨打击,我们希望孩子可以变得更好,更懂事,但孩子却从未要求过我们。
他们总是能很轻易地原谅我们的不是,并竭尽所能地讨好我们,他们对我们的爱更纯粹、更温暖。
正如作家冯尘所说的那样:
我原本以为自己为你付出了一切,到最后才发现,
成全的,原来是我自己。
所以,永远不要低估一个孩子对父母的爱。
更不要忽略身边那个默默爱着你的孩子,因为我们爱孩子,远远不如孩子爱我们那么多。
孩子与父母之间,是一场渐行渐远的离别
黄多多第一次站上话剧舞台的时候,一向宠爱女儿的黄磊却意外没有到场,他在之后的采访中忧伤地说道:
“我怕看到站在不远处舞台灯光下的她,突然想到她已长大,想到她即将渐行渐远,想到她已经是一个独立而勇敢的小姑娘,我怕这份惊喜来得太快太突然,我还没有准备好。”
事实上,哪个父母不是像黄磊一样:一边渴望孩子独立,一边却又害怕孩子独立。
因为孩子对我们的依赖一点点减少,孩子留给我们的时间也会越来越少。
有人算了这么一笔账,看完很是扎心:
0-3岁,你是孩子的全部;
4-12岁,你是孩子的晚上;
13-18岁,你是孩子的周末;
19-23岁,你是孩子的寒暑假;
23岁以后,你仅仅变成了孩子的春节……
一生很长,但我们和孩子相处的的时间真的是转瞬即逝。
那个无比依赖你的孩子,很快会学会走路,学会说话,学会自己去探索这个世界。
那个听你话,总是缠着你的孩子,很快会犟嘴,会反抗,会想要跟你划一点界限。
那个依靠你,被你照顾的孩子,很快会学会照顾自己,照顾自己的人生。
所以,珍惜现在和孩子在一起的每一天,每一刻,好好地爱孩子,好好地陪伴孩子,才是我们最重要的事情。
—— End ——
作者:夏天,怀着一颗对文字敬畏的心,写让你我舒服的文。部分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