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个城市的花卉现状:几个幸福的几个忧虑
佐罗
20世纪80年代,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伟大成就,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极大地推动了城乡园林建设和花卉事业的蓬勃发展。
在此背景下,我省不少城市相继命名了“市花”。1982年,洛阳市人大常委会将牡丹定为市花;1983年郑州、开封等市分别命名月季、菊花为该市市花,1984年月季成为焦作市花,1992年石榴花定为新乡市花。1995年,南阳市命名月季为市花,而济源、周口、驻马店等市市花的确定则是近几年的事。市花是一个城市文化内涵、人文精神和地域特色的象征,是现代城市的重要标志和个性名片。市花的评选一般是采取自下而上的形式。具体由园林部门先提出市花的候选方案。方案通过多种渠道向社会公开,经过市民投票、专家初评、专家评审等流程,在政府审定名单之后,提交给人大审议。表决通过后才能最终确定一个城市的市花。
当时全国掀起了评选市花的热潮。不同于国外的城市,会选那些当地特有的野花作为市花,在全国204已选市花城市中只有57种花,84%的城市市花集中在15种花之内。评选出现了千城一面的现象。我省全国“十大名花”占了五个,分别是牡丹(洛阳)、菊花(开封)、荷花(许昌、周口)、月季(郑州、南阳、平顶山、焦作、濮阳、漯河、三门峡、商丘)、桂花(信阳),其中月季出镜率最高,有8个城市作为市花。不仅河南,放眼全国月季都是高人气市花,有51个城市把月季花选作市花。如果中国城市要按花划分门派,那“月季派”毫无疑问是天下第一大派。此外还有几个相对小众的市花:紫薇(安阳、驻马店)、石榴(新乡)、迎春花(鹤壁)、刺桐(济源)。总的来说豫北地区“花样”相对多些,而月季在全省分布范围最广。
之所以市花评选会出现扎堆、“撞衫”,那是因为这些“爆款”市花大多具有美好的寓意,象征着市民幸福美满、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牡丹:
中国传统十大花卉之一。在清代末年曾被当作中国的国花。牡丹花型宽厚,被称为百花之王,有圆满,浓情,富贵,雍容华贵之意。
菊花:
四君子之一,因菊花具有清寒傲雪的品格,才有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悠见南山”的名句。中国人有重阳节赏菊和饮菊花酒的习俗。
荷花:
清白、高洁,“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表示坚贞、纯洁、无邪、清正的品质。
月季:
又称月月红,四季开花。一般为红色或粉色,偶有白色和黄色。红月季表示纯洁的爱,热恋或热情可嘉、贞节等,人们多把它作为爱情的信物。
桂花:
清可绝尘,浓能远溢,堪称一绝。尤其是仲秋时节,把酒赏桂,陈香扑鼻,令人神清气爽。中国人寓意桂花为“崇高”、“美好”、“吉祥”、“友好”、“忠贞之士”和“芳直不屈”、“仙友”、“仙客”。
紫薇:
紫薇树姿优美,花色艳丽,开花时正当夏秋少花季节,花期长,故有“百日红”之称。民间传说如果家的周围开满了紫薇花,紫薇仙子将会带来一生的幸福。
石榴:
石榴以它绚丽多彩的花朵闻名于世,特别是在春光逝去、花事阑珊的时节,嫣红似火的石榴花便跃上枝头,夺人眼目。其花语为:美丽、富贵 、子孙满堂。
迎春花:
又名小黄花、金腰带、黄梅,因在百花之中开花最早,花后即迎来百花齐放的春天而得名。迎春花不仅花色端庄秀丽,且不畏寒威,不择风土,适应性强。
刺桐:
刺桐生长得花繁叶茂、花红似火,寓意红红火火,吉祥富贵,充满了人们对未来的美好希望。
改革开放以来,洛阳、郑州、开封、焦作等第一批确立市花的城市,有的举办花会节日越做越大,有的默默无闻甚至消失匿迹。还有的地方这几年也搞得风生水起。
洛阳、开封、郑州、南阳已举办大型花会
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
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前身为洛阳牡丹花会,1983年4月25日,洛阳市举办了首届洛阳牡丹花会。自1983年起,洛阳市按照历史习惯年年在4月举办牡丹花会,现已经成功举办34届。2010年11月,牡丹花会经国务院、国家文化部正式批准升格为国家级节会,更名为“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洛阳市还专门成立了“牡丹市牡丹协会”和牡丹研究室,收集牡丹品种多达千余种,种植面积万余亩,建立了国家牡丹基因库,成为我国最大的牡丹园游览胜地。
洛阳种植牡丹始于隋朝,隋炀帝在洛阳建西苑时就有。到了唐朝,长安、洛阳一带,朝野牡丹园甚多。关于武则天贬牡丹至洛阳,虽然只是一个有趣的民间传说,却道出了洛阳牡丹之盛。北宋文人欧阳修在洛阳为官时,写有一部《洛阳牡丹记》,介绍了当时的“姚黄”、“魏紫”等牡丹品种,并赋诗:“洛阳牡丹名品多,自谓天下无能过”,自此“洛阳牡丹甲天下”的美誉延续至今。
中国开封菊花文化节
中国开封菊花文化节始办于1983年,现已举办34届。1983年10月26日,开封市举办了首届开封菊花花会,同时命名菊花为开封市市花。1994年,开封市第十二届菊花花会更名为“中国开封菊花花会”。 2012年开封菊花花会更名为开封菊花文化节,2013年升级为国家级花会,开封是唯一一个以菊花为主题举办花会的城市。
开封养菊历史悠久,种植菊花的记载可以追溯到南北朝
时期,在唐代已经初具规模。唐代诗人刘禹锡对开封菊花“家家菊尽黄,梁园独如霜”的描述就可见一斑。至北宋,开封菊花更遐迩闻名。每逢重阳佳节,不仅民间有花市赛菊之举,而且宫廷内也养菊、插菊花枝、挂菊花灯、饮菊花酒,甚至还开“菊花花会”。明清时代开封养菊、赏菊之风依然盛行,清代乾隆皇帝南巡来到开封禹王台赏菊时,就留下了“枫叶梧青落,霜花菊白堆”的著名诗句,并被刻在当今禹王台公园保存的“乾隆御碑”之上。
郑州月季花会
1984年5月1日,郑州市园林部门在碧沙岗公园举办了首届郑州月季花会,此后连续三届郑州市在碧沙岗举办月季花会,不仅使碧沙岗公园声名大震,也使毗邻的中原路叫响全国,“走遍京津沪,不如郑州中原路”的民谣不胫而走。据《郑州市志》载,到1990年,郑州市拥有月季花120万余株,月季花坛1500余处。
令人遗憾的是,不像洛阳、开封两市花会从未间断,郑州月季花会从1995—2004年中间中断了十年。2005年4月28日—5月16日,郑州市在西站路上的月季公园成功举办了中国首届月季展览会;2007年5月第二届中博会期间,郑州恢复举办了第13届月季花会,将1095个品种、共计7万株月季在月季公园展出,赢得来郑开会的宾客和广大市民的好评。
南阳月季展
1995年月季被南阳市政府命名为市花。南阳月季展连续举办多届。2000年南阳市石桥镇被国家林业局、中国花卉协会命名为“中国月季之乡”。南阳市现已成为中国最大的月季苗木繁育基地,月季总供应量占国内市场的80%,年出口量占全国月季种苗出口总量的70%。2015年中国月季花展在南阳举办,2016年10月2日南阳成功申办了2019世界月季洲际大会。
南阳有两千多年月季种植历史。据说当年南阳人光武帝刘秀登基前,为躲避王莽追杀,曾在如今南阳市卧龙区石桥镇的月季花丛中躲过一劫,称帝后,刘秀感念月季仙子救命之恩,奉月季为“花中皇后”。宋代诗人杨万里在其诗中赞美月季,“只道花开无十日,此花无日不春风。”
鹤壁、许昌另辟蹊径举办花会节日
鹤壁樱花文化节
鹤壁市原定市花为迎春花,于1983年7月14日经第三届市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研究通过。迎春花被确定为市花后,因群众认可度较低等原因,未能得到广泛种植,也未能发挥市花应有作用。2009年鹤壁市初步提出把春季桃花、梨花,夏季荷花、秋季菊花四花组合作为城市主导花卉。市花由一增多。为了走出“有市花无花会”的怪圈,2015年起,鹤壁另辟蹊径,每年四月份在新世纪广场将举行樱花节,五万株樱花盛开在“最美樱花大道”,现已成功举办2届。
中国鄢陵蜡梅文化节
鄢陵是许昌的市辖县。许昌的市花是荷花,许昌因此被称为“莲城”,可是由于许昌中心城区护城河环通工程的实施,以前栽植的荷花被全部清除。莲城无莲固然名不符实,可是许昌鄢陵的蜡梅却是一枝独秀出墙来。
鄢陵花木栽培始于唐、兴于宋,盛于明清,素有“花都”“花县”之美称。一年一度的中国·中原花木交易博览会,成为享誉全国的一张特色名片。鄢陵蜡梅因“蜡质厚、香味浓、花期长、颜色艳”闻名遐迩,享有“鄢陵蜡梅冠天下”之美誉。2006年,鄢陵被命名为“中国蜡梅文化之乡”,2009年,鄢陵“古桩蜡梅盆景制作工艺”被列入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鄢陵蜡梅文化节每年1月举办,现已成功举办6届。
上述的城市凭借花会把市花打造成一张名片,起到了积极推介的良好效应。不仅为市民提供了赏花品花的场地,而且丰富了自然与人文环境,使二者相得益彰。但是省内其他城市市花的现状却“不那么有名”。
比如月季是焦作的乡土花卉,焦作北部山区及博爱、修武两县境内仍有大量的野生蔷薇(即月季)的次生林。月季被定为市花后,虽然建有月季公园,但是并没有举办过大型的月季展;还有新乡的石榴花,1992年新乡市人大将石榴花定为新乡市市花,并把石榴花作为新乡市徽的造型,寓意新乡人民开拓进取、奋发有为、与时俱进的优秀精神风貌,可是石榴花这张好牌并没有打好,“石榴花城”的美誉还没有形成。其他地方的市花更是默默无闻,当地市民甚至不知道市花是哪个。而周口、驻马店这两年才把市花选出来,也没有形成气候。
著名美学家朱光潜在《花会》一文中说,“游春自然是赶花会。据说今年花会未经政府提倡,没有往年的热闹,外县以及本城的名园都没有把他们的珍品送来。无论如何,到花会来的人重要目的并不在看花而在凑热闹看人。”上世纪80年代,市花的评选工作开展的如火如荼,以“市花为媒,经济唱戏”让许多地市尝到了旅游经济的甜头。当然不是
每个城市都必须要把举办花卉节日当成终极目的,这并不是评选市花的初衷。只要能提高城市的美观度,市民的幸福感,市花“甲不甲天下”也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