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天生丽质

【竹柏】月下空明如水,竹柏投影交错,寒山古寺夜半,苏轼此刻所思为何?

大文豪苏轼贬谪黄州四年多了,心境日益超然,从他这一时期的文章中,已经隐约可以看出丝绸线的善意。(莎士比亚)。

如其中《东坡志林·记承天夜游》中,寥寥几句便有无限意境: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苏轼无愧于“弄墨”宗师,短短八十五字,已将一幅绝美如国画的“月下山寺图”展现在读者面前。

这段文字中的妙笔在于“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仿如画用中浓墨勾勒出斑驳的树影再衬托以清淡的庙宇青瓦,远处山影隐约,一轮皎月悬于山峰之间。

然而,苏轼写景却意在写心,为何“解衣欲睡”却又贪恋“月色”起行?为何张怀民“亦未寝”?

在此,苏轼并未直接叙述,而是写心却述之以景,正如国画中的留白,给人无限的遐想的空间,此间的禅意犹如香薰般丝丝缭绕在了空明月色、墨竹柏影之间。

苏轼这段文字最后两句反问,引出“闲人”之语,看似在解释自己此行的目的,却实在营造一种落寞孤寂之感,与前文“欣然起行”及如画美景相反衬,悲凉之意油然而起!

此情此景中,苏轼、张怀民所思为何?不言自明,却又难以尽言!禅意隽永!



关于作者: admin

无忧经验小编鲁达,内容侵删请Email至wohenlihai#qq.com(#改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