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的同龄人
几年前,她毅然放弃了年薪数百万美元
从南京到千里之外的山东省农村“扎根”
凭着创业的毅力和坚持,
现在她的养殖基地产业规模已经突破了1000万韩元
农户眼里有廉价的牛粪和蚯蚓
经过她的研究,成为了一个火热的婴儿
她是东南大学交通工程系的
1992年校友鲍威尔平
百万年薪放弃,“约”蚯蚓
1992年东南大学交通运输工程系本科毕业的法月萍继续在南京工作,收入非常可观。
那时候,法月萍通过培训讲课和给企业做咨询顾问,一年有200多万元的收入,“讲课费最贵的时候达到6万元一天。”然而,当谈及过去的光环时,法月萍总是一笑而过。如今,最令她心旷神怡的是红蚯蚓的培育和利用。法月萍在牛粪和秸秆堆里掏蚯蚓
多年前,一次与蚯蚓的“偶遇”中,法月萍发现了这条红色的软体动物体内蕴藏的巨大能量,于是,法月萍从南京回到千里之外的故乡山东,开始了她与蚯蚓为伴的“农民”生活。“选择农业,绝不是一时冲动。”法月萍说,“这之前我研究了两年养老地产,一直研究不出盈利模式,同时,越来越多的人来找我做农业规划,越做越有意思,越做越觉得这里面的机会很多。”
法月萍在蚯蚓养殖基地观察蚯蚓生长情况
“蚯蚓是土壤中重要的分解者,近年来过度使用农药和化肥导致蚯蚓越来越少。而秸秆等无法直接回归土壤,反而还会加重地下水污染。引入蚯蚓这个‘清洁工’,既可以改善土壤、节约成本,还可增加收成。”于是藉由一条小小的蚯蚓,法月萍从项目规划转行做起了“农民”。
小蚯蚓“身价”暴涨,竟成千万产业
“蚯蚓是勤劳的地下工作者,它们的消化系统能分泌多种酶,可以把吃进去的有机废弃物迅速分解,转化成易于利用的营养物质,经排泄后成为蚯蚓粪,是很好的有机肥,既可以改善土壤、节约成本,还可增加收成。”说起蚯蚓的独特“魅力”,法月萍的眼里闪着柔和的光。
从牛粪转化为蚯蚓粪,价值提升了数十倍,但是蚯蚓的附加值远远不止于此。
法月萍展示自己养殖的蚯蚓
位于山东德州禹城的法博士蚯蚓标准化研究中心,连夜运来的红蚯蚓经过一系列复杂的程序,在这里被提取成几种神秘的液体。“这是从红蚯蚓中提取的蚯蚓活性酶多肽液,喷施于农作物叶面,可以代替大部分的化肥农药,实现化肥减施、农业增效,让土地更有生机。我们在烟台苹果、高青冬桃、草莓等果蔬上喷施过,质量、产量有明显提高。蚯蚓体内有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和许多活性物质,我们正在进一步试验提纯,应用于健康产业方面,提升蚯蚓的产业链和附加值。”
法月萍和团队技术人员探讨蚯蚓深加工制剂
在法博士蚯蚓生态循环示范园区,法月萍谈起了她的大农业、大环保产业构想。“利用蚯蚓生态循环科技,深化废弃物的利用,通过农民使用蚯蚓粪和蚯蚓活性酶多肽液在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升农产品质量,实现农业生产的绿色循环发展。这种绿色循环的农业模式,是一个巨大的产业链,包含着三产融合和农业转型升级,这不仅仅需要人们意识上的转变,更需要在技术、农业生产结构上进行深层次的改革。这是我一个博士来养蚯蚓,真正的意图。虽然很多人不理解,但是我会坚持我的信念。”
走过的路成就了今天的自己
“农业很难做,创业本身已经很辛苦,很多问题都是慢慢在适应。不过,我真的很幸运,可以把我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转化成实战的经验。”谈及创业感受,法月萍感慨良多。
法月萍介绍自己的蚯蚓产业
“作为一个在城市长大的人,想融入农村更难,农活完全不会干,懂我的人基本没有,在农民眼里我就是个傻瓜。”然而,正是凭着这股创业的“傻劲”,法月萍辞去讲授工作引进了红蚯蚓,开始田园创业,到现在把蚯蚓粪肥用于有机化生产,蚯蚓腔体用于生物制药,她成功地将在农民眼中一文不值的牛粪和蚯蚓做成了规模千万的产业。
法月萍和技术人员在西红柿蚯蚓立体种植养殖大棚内探讨蚯蚓生长
当然,创业路漫漫,也不是一帆风顺的。2015年一场突如其来的冰雹曾将法月萍两年的劳动成果打破了。“不仅桃子、叶子都没了,连第二年的芽苞也打掉了,树皮也裂了,只能全部刨掉。”两年的心血只能这样付之东流,而且损失近40万,法月萍整整三个月没去现场,不敢面对光秃秃的地。此外,就在同年,当她收拾好心情准备大干一场的时候,父亲的突然离世却差点再一次击溃她。“父亲到去世还在为我担心,他不知道我真的可以做到,而且做到有清晰的未来。所以我必须更加努力。”法月萍的泪光中透露着坚定。
法月萍在办公室查阅绿色循环农业相关资料
“也许正是由于我的固执,才走到现在都没有偏离最初设定的目标,路本来无所谓对错,你中途退回,便是错了;只有固执的人,才能在没有路的地方走出路来;只有继续走下去,才能证明你走过的路是对的。”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百载东南辈出英豪
还有数不清的东大人
在各自人生的舞台上发光发热
为实现自己的梦想
砥砺前行,止于至善
编辑 | 苏子阳
内容来源于新华网、山东商报、大众网、新锐大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