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天生丽质

【人字加一笔】高考题里“人”字的运笔问题

2021年高考语文试卷一出,书法爱好者们激动不已。在全国新高考II卷中,作文根据漫画的内容和寓意写一篇文章,反映认知和评价、鉴别、取舍等,反映新一代青年的思考。

这幅漫画,是以楷书“人”字为素材,在运笔上提炼出三个关键点:起笔、行笔、收笔,并提炼了三句话,分别为:逆锋起笔、藏而不露,中锋用笔、不偏不倚,停滞迂回、缓缓出头。有网友说:书法中的退让取舍,呼应转承,个中道理,其实也是我们国人自古以来的处事哲学。

教育部考试中心的专家解读道:新高考Ⅱ卷作文“写人与做人”的漫画材料,文字内容语带双关,借“学写字”喻“学做人”,蕴含着古代“为人之道”,包括儒家的“中庸”观念。任务要求“反映你的认识与评价、鉴别与取舍,体现新时代青年的思考”,意在引导考生对材料寓意所蕴含的传统文化精神进行“有鉴别的对待、有扬弃的继承”,站在当代青年的角度去认识和分析材料,体现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正确态度,使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

不过,也有细心的网友发现,在这幅漫画中,“捺”画收笔前画了个360°的圈圈,标注为“停滞迂回”,这个书法运笔并不符合书法规律,担忧以后很多学生因为这张图而学习了这种写字的方法。微博网友@老新—故今乐道表示:考题很新颖,很不错,首先必须赞一个!但这个捺笔写法实在是有问题啊!写捺笔不都是靠一点腕力,再加上点技巧,稍微顿挫一下就舒展出去了?怎么还要绕这么个迂回?这样写不成一坨赘肉了?另外不怕这捺笔在宣纸上驻笔时间过长,晕化出去么?写在生宣或者毛边纸、报纸上倒是没问题,但也直接影响到书法的顺畅感,不妥不妥!

杭州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丁万里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人’字起笔可以直接落笔,不一定回锋,收笔的‘停滞迂回’太夸张了,略微停顿慢慢出锋就行了,”他认为示意图里的写法是书法学习中的通病,很多人小时候就是这么写的,不过这道试题出现在高考试卷中,本意也不在书法。

网友@陈伟认为:“这张图片表面看是书法用笔图,实际却是作者借书法用笔示意图创作的漫画,因此也就无所谓书法用笔示意的正确与否了,显然是漫画作者有意为之,借以表达某种观点和内涵。”同时,他也认为这也有可能因此误导了不了解书法的朋友,认为书法用笔本该如此。

网友@卢剑表示他虽然不赞成笔锋绕圈,但也认为,“写捺脚除了顺势下压后提笔出锋,手上多一个动作,先提再按再提笔出锋也是可以的,示意图画出来就是这个样子。”

抛开这道作文题,单纯就“人”的书写运笔来讲,应该怎么写呢?

赵孟頫在兰亭十三跋中的第七跋表示:“书法以用笔为上,而结字亦须用工。盖结字因时相传,用笔千古不易。右军(王羲之)字势古法一变,其雄秀之气出于天然,故古今以为师法。”这段文字讲述结字和用笔的辩证关系,既讲的结字用笔,又指出古法不可失,也是强调要学习古人。书法用笔是第一位,结构安排也很重要。字的结构和结体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但是用笔是千古不变的。王羲之的笔法和字形结构,以变古借古而自法创新,出自于自然天成,所以王羲之的书法成为了书法之宗法。

“人”字,一撇一捺,很简单,但其实越是简单的字形结构,越是不容易把握。网友@永龙书法教育认为“捺”应该:逆锋轻落—铺毫斜下—按后稍回锋—横向出锋。

有书法爱好者表示,捺画的二次发力,是上一笔势连接下一笔势的间隙停留,是为了更好地蓄势发力而“稍停”,并且是主动“稍停”,而非被动“停滞”。古人写字实用是第一,书法从实用中诞生,从实用中发展,即使发展到“唐楷”阶段,记录,抄写仍然是第一实用需求。

不过,也有网友认为,笔法是一个历史概念。不应以对错简单批判。唐人笔法入笔多露锋,逆入是因笔势,顺势而已。行笔未必中锋,总在中侧转换。到清代,工具环境变化,笔法传承变异,写法必然不同,大多如文中图示,藏锋起笔,收笔绕圈。

笔法到底要如何,相信这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启功先生曾在书法课视频中,对“藏锋”笔法是这样理解的:停顿一下就算是了,用不着来回的在纸上拖。同时,他对执笔,也表示不用附会什么“手心放鸡蛋”,“笔管夺不动”,只要舒舒服服,不松不紧顺利地写字,就是好的笔法了……

不过,值得引起注意的是,在现在很多进校园的书法教材中,很多用笔轨迹图都有问题,错误的用笔轨迹图已经误导了很多人。如果能借此次高考语文试题的热度,让用笔轨迹图这类基础性问题得到重视,也是一件有意义的事。(俞越)

来源: 美术报

关于作者: admin

无忧经验小编鲁达,内容侵删请Email至wohenlihai#qq.com(#改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