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成历史演义,和老岳谈口角,我们继续闲谈三国、品生活。
诸葛亮和周瑜的恩怨拖拖拉拉,终于到了该了结的时候了,所以当周公瑾赔了夫人又折兵,被诸葛亮第二次气倒后,刚见点好,直接上了孔明第三次当,生了第三次气。虽然在《三国演义》五十六回中留下了伏笔,没说周瑜安危如何,但只要你不是第一次接触三国,这悬念再说就有点没劲了。因此,尽管本回还夹杂着曹操铜雀台大宴,但毛批主要还是说诸葛亮和周瑜这点事儿,特别是在总结他们的恩怨纠葛的时候,毛宗岗老先生还梳理出了周瑜对刘备和诸葛亮的行动计划。先说刘备,第一次是孙刘刚结盟的时候,周瑜请皇叔吃饭,幸亏刘备身后有关羽,东吴兵将被吓住了,没敢动;第二次自然是甘露寺诓刘备,还埋伏个贾华;等甘露寺相亲假戏真唱之后,周瑜又想困住刘备,但靠着诸葛亮的锦囊,赵云的保护,以及孙夫人的影响力,刘备才第三次躲过了周瑜的毒手。
至于周郎对诸葛亮的行动,更简单直接,劫粮曹操,草船借箭以及借来东风后的追杀,也都被卧龙先生成功化解。因此,在最后毛批总结到,周瑜对刘备和诸葛亮都暗算过三次,相当于周瑜出招六式,孔明只还了三招,这不就是诸葛亮还让周瑜三招吗?结果周瑜在“赚”的情况下,还受不了,那就怪不得别人了,只能甘拜下风。
对于毛批如此点评,不知道大家是怎么看的,反正按照老乐的个人理解,说来说去还是站在替刘备说话的角度上,如果仔细琢磨的话,如果周瑜能直接除掉刘备,他应该是不会对诸葛亮继续追究的,甚至可以和卧龙先生成为朋友。毕竟在此前的内容中,毛批也提到过,周瑜忌惮诸葛亮,真正的用意,还是担心孔明帮助刘备做大做强,如果刘备这棵大树倒了,诸葛亮这条“龙”,就只能彻底的“卧”着了。
但正是因为诸葛亮巧妙地反击,特别是著名的“既生瑜何生亮”出现后,基本彻底坚固了后人对周瑜气量狭窄的看法。且不论这句话的艺术虚构成分,单纯就事论事来说,周瑜这句话的意思应该是,既然有我周瑜辅佐孙权,何必又冒出个诸葛亮帮刘备影响到我江东大业呢?归根结底,他不是不满诸葛亮的才智,只是遗憾自己生不逢时,遇上了一位强敌,使得壮志难酬,这跟心胸宽窄有什么关系?只不过从留遗言的角度上说,当然是言语越精练越好,没听说谁在弥留之际,还能絮絮叨叨地整一套长篇大论吧?
可见,小说的处理既合乎人情和更符合实际情况,过分解读是有失公允的。周瑜所谓的嫉妒,只是气刘备“有”,但并没有他嘲笑过刘备“无”,这跟我们生活中个别的气人有笑人无的家伙,是不一样的。所以,在老乐看来,一个人有进取心的嫉妒,是可以让自己越活越精彩的动力,而那些只有肤浅的自大,又不能接受事实的人,才是真的不上进。因此,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大大方方地承认自己内心的嫉妒情绪,没什么丢人的,只有干嫉妒干生气不长进,特别是又喜欢在不如自己的人身上找平衡,盲目自信,才是真丢人。